徐小利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有效地把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讲解明白,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难度。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实践证明,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发挥了微课教学的优势。
一、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按照专题或知识块的形式录制成微课,并上传到学校的微课平台,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可以根据预习要求,自主地去微课平台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后复习环节,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学过的内容再次观看;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哪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或者遗忘了,也可以从微课平台上自主选择进行观看。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教与学更具目的性。
道德与法治老师可把道德与法治知识模块录制成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按教学需要,选择播放不同的微课。使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的模块化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不能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对相关题型的掌握也不是太好。利用微课分模块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高,目的性强,可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3.打破了时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限制。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时空比较固定,学生一旦离开了这个固定的空间和时间,就无法再接受道德与法治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当堂就可以学会,而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如果当时没有学会,要想再进行学习,除非去问老师,否则就没有办法了。但是,微课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录制成微课,并存储到学校的微课平台,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这样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限制。
二、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些道德与法治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再加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加不利于初中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在微课中,教师可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把道德与法治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新颖别致,契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兴奋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節微课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10分钟以内,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接受和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参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教师可给学生播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哄抬口罩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时进行调控,让老百姓通过预约到药店进行平价购买。政府通过调节,有效地控制住了口罩的价格,在打击不法商贩的同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保障了疫情防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结合当前的疫情热点制作的微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景。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会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讲解一些新题型,或者讲解一些疑难问题,而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形成背景、学习方法等内容讲解得比较少。为了拓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扩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面,教师可利用微课把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呈现给学生,特别是把课堂教学中要讲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相关背景制作成微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用微课构建起来的相关教学情景,来学习课堂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教师可借助微课给学生构建这样的教学情景。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为了阻止疫情在全国的蔓延,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和免费给患者医治,疫情被有效控制住了。反观一些西方国家,病毒依然处于传播中。通过构建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看完微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并让他们结合身边的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以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3.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基本依靠口述、教材、粉笔与黑板。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还占用了很多教学时间,使老师很少有时间来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而利用微课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把事先录制好的微课播放给学生观看,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决定接下来的教学应注意的地方,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微课的授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而且用动画制作成的微课更直观地把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了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节了课堂气氛,减轻了学习压力。例如,在学习基本国情和重要国情的时候,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存在一定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讲解这两个概念。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明白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国情是:人口方面,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农业人口多,男女比例失调等;环境方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资源方面,种类多、总量大,但是人均少,而且存在开发不合理的现象,浪费严重。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掌握。但是如果用动画制作的微课呈现这些概念时,就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学习。教学难度和强度降低了,教学时间节省了,道德与法治老师就可以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辅导学生,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在课后复习环节应用微课。
微课可应用于课前预习,可应用于授课,更可以应用于课后复习。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遇到了难以理解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只有去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解决,这样做不但麻烦别人,而且问题多次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会产生消极学习情绪,甚至会失去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或学习信心。微课在课后复习环节的使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如果学生在复习时遇到了不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就可以去网上或学校平台寻找自己没有掌握的相关的微课进行观看学习。而且如果学生没有听懂,或者没有熟练掌握,还可以反复多次进行观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在课后复习环节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提升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有效性。
总之,微课的使用可直观形象地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可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热情,可降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效率。正确科学地应用微课,可以使微课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而微课的滥用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