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室内十分钟挑战游戏的实践

2021-12-08 22:45杨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园

杨佳

【摘   要】挑战游戏基于一定的游戏规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唤醒幼儿原有的游戏经验,使幼儿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还能推动幼儿主动交往,体验竞争带来的愉悦。十分钟挑战游戏指的是幼儿利用室内的碎片化时间进行的挑战类游戏。在开展十分钟挑战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对游戏进行调查,投放合适的游戏材料,及时指导幼儿,激发其参与兴趣,由此推进十分钟挑战游戏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挑战游戏

一、研究缘起

幼儿具有好动、好玩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为此,目前幼儿园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区域游戏、桌面游戏等形式来过渡,大部分教师选择回避规则游戏,他们认为有了规则就会失去自主性。然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活动室场面混乱,或因为时间短,使幼儿在游戏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

挑战游戏基于一定的游戏规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能力,能唤醒幼儿原有的游戏经验,使幼儿在游戏内容、形式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还能推动幼儿主动交往,体验竞争带来的愉悦。在目前时空受限的现实情况下,唯有设计简便、易操作,且在短时间内能激发大班幼儿参与欲望的游戏才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真正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因此,教师设计了“十分钟挑战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挑战意识和竞争力,使幼儿逐渐成长为快乐、自信的主动学习者。

二、研究实践

十分钟挑战游戏指的是幼儿利用室内的碎片化时间进行的挑战类游戏。游戏源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与自我需求,且由幼儿自行设计而成。十分钟挑战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区别如表1。

十分钟挑战游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宜性——动静有度。十分钟挑战游戏的时间一般是在幼儿用餐后。因此,设计此环节的游戏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游戏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应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契合。

2.自主性——自然自发。游戏的内容和环境可以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生的。它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安静平和的,也可以是闲趣幽默的,其目的在于让幼儿享受自由的氛围和自主选择的乐趣。

3.竞赛性——有规有矩。适当的竞争是幼儿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大班幼儿较小、中班的幼儿有更强的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尤其到了大班后期,幼儿十分喜欢有规则的游戏,他们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好的玩伴进行合作、竞争。

4.便捷性——收放自如。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十分钟挑战游戏的内容和准备材料应具有操作方便、收放自如的特点。这样能使幼儿在单位时间内快速进入情境,得到游戏结果,也能随时整理游戏场地。由此既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便于班级常规的建立。

(一)游戏调查与生成

本阶段,教师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调查问卷这一直观、快速的有效途径,以提问和表格的形式建立真正满足幼儿需求的游戏体系。

措施1:家长调查问卷表。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只有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才能使孩子的游戏兴趣得以保持。因此,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请家长回忆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并推荐给孩子。之后,孩子再接受问卷调查,选出自己最想玩的游戏。

措施2:家长游戏初体验。幼儿通过问卷选出最想玩的游戏,并邀请家长一同来体验。这不仅增强了家长的游戏体验感,使其熟悉各类游戏,还为家长和幼儿搭建了亲子沟通的桥梁。这些游戏成了家庭生活中最歡乐的部分。

措施3:“我最喜欢的游戏”同伴调查。经过家长的推荐体验和亲子间的初步尝试,幼儿开始向同伴征集意见,最终选出最受欢迎的挑战游戏。

措施4:“我最喜欢的游戏”集体投票。在尽量满足每个幼儿不同喜好的基础上,教师组织进行了“我最喜欢的游戏”的投票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助推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

(二)游戏内容的确定

十分钟挑战游戏内容有三种来源。

第一种来源是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生活经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幼儿推荐—集体尝试—明确规则—确定玩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发幼儿互动,给予适当的建议,满足多数幼儿的游戏欲望。同时要降低难度,引发幼儿的挑战欲望,将问题主导权还给幼儿,助推新游戏的生成。

第二种来源是主题活动的内容生成。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等,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产生一些生成游戏。在此类活动中,幼儿往往会产生游戏灵感,并且自己通过想办法收集资料或寻求帮助来完善游戏。一般步骤有:主题行进—幼儿聚焦—教师推进—玩法确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幼儿的经验迁移,当幼儿从一件事情跳跃到另一件事情时,教师要仔细观察他们的游戏反应,适当引发新的游戏的产生。此外,教师还要兼顾分层设计。当部分幼儿表现出想玩却又觉得有难度时,教师应积极创造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游戏层次,关注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高。

第三种来源是家庭游戏的互动分享。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生长环境,家长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研究的游戏设计和开展积极邀请家长参与,旨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唤醒家长的游戏精神,促进家园合作。一般步骤有:家长介绍—幼儿团讨论—投票选择—玩法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最终选择的应尽可能是经典游戏,以吸引幼儿的持续关注和探索,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激励家长共同参与和挑战。同时,游戏应按需改版,根据幼儿发展情况,对经典游戏进行规则修改,使其更适合幼儿。

(三)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归类

材料是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多寡与优劣直接影响幼儿游戏效果的好坏。十分钟挑战游戏的材料主要由幼儿自主收集、操作、改良、探索,其形态符合幼儿的喜好。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提出了如下原则。

1.安全可靠。在挑战游戏中,幼儿收集的材料应满足无毒、无害、无味、无伤害隐患等要求,并可供幼儿操作。

2.随手可得。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生活与幼儿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游戏材料时,应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使幼儿感到亲切和熟悉,由此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3.开放可变。“开放”与“封闭”相对,“可变”与“固定”相对,挑战游戏材料没有玩法的规定。所有的操作方法和过程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游戏结果也具有多样性。

基于这些原则,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了十分钟挑战游戏的材料:纸类、绳类、牌类、魔方、盒类等主要材料及水彩笔、塑料玩具、瓶子、塑料筐等辅助材料。

(四)教师加以指导与支持

幼儿的游戏是动态多变的,针对其在游戏中的新发现、新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捕捉和记录。在游戏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应邀参与幼儿的游戏,不论教师扮演的是挑战者还是旁观者,都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不断激发其挑战力,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素养,帮助其建立自信。

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允许挑战自由发生。基于挑战性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对愿意接受挑战的幼儿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励,无论挑战是否成功,敢于接受挑战就是胜者。二要明确挑战游戏规则。挑战游戏中,教师应帮助幼儿明确挑战规则。即使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教师也应引导他们约定游戏规则,不随意篡改。三要重视挑战后的幼儿心理。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其自我评价能力也逐步发展,教师尤其要关心偏内向的幼儿,避免其在挑战中产生负面情绪。

(五)挑战游戏的类型

1.一对一模式。该模式是指幼儿以两人为一组,一对一地进行游戏。该模式的游戏具有高效的特点。游戏“红黄蓝绿”就是一对一模式的一种,它由民间游戏“东南西北”改编而成,幼兒将“东、南、西、北”改成“红、黄、蓝、绿”。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对图画中的现象进行组合、创编,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该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多人对战模式。该模式是指游戏中多个幼儿一同参与的游戏模式,能够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如“造房子”游戏。幼儿要想办法让纸牌稳稳地“站”在桌子上,并且往上“搭房子”。谁造的房子高谁就获胜。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要控制好两张纸牌的角度,因为这直接影响房子的牢固度。该游戏能够极大地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耐心。

三、研究总结

十分钟挑战游戏是适合目前大班幼儿进行过渡转换的游戏模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表达、合作和对战欲望,也能较大程度地得到家长的支持,因此游戏可以在幼儿园与家庭中无边界进行。在挑战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游戏的计划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游戏中表现投入,其自我控制力和抗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其自我评价方式也从依从性向独立性发展。同时,经过游戏,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是非感、集体荣誉感,其情绪逐渐稳定,越来越喜欢与周围人交往,游戏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班级越发团结。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花园幼儿园   310030)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基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游戏化歌唱活动设计——以大班歌唱活动《顽皮的杜鹃》教学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爱“上”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大班讲述个别化活动材料的问题和投放策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