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2021-12-08 08:00苗家铭姜丽丽
时代金融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区块供应链金融

苗家铭 姜丽丽

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逐渐成熟,其在农业供应链的应用基础已初步具备。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探索已陆续展开,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农业金融区块链的落地仍存在应用整合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到农业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助于打破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壁垒,改善传统农业供应链信息资源获取成本高、融资管理手段不足的局面,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瓶颈,进而提升农业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引言

农业供应链管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服务农业供应链主体的重要方面,是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有效融合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物流运输、农产品经销和消费等环节涉及的信息有效串联,通过对供应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等服务的金融模式。农业供应链金融推动了农业供应链运作效率的优化,为解决农业融资难题提供新思路,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广、层次多的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缓解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并不十分突出,由于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担保,农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极大阻碍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使得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仍未能全面、彻底解决农业融资相关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及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为破解我国农村供应链金融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在我国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提出,要促进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大力支持农业区块链在数据协同、大规模组网等技术的开发研究,努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农村金融保险、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要加快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将区块链排在了人工智能和5G之前。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区块链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为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契机。全面认识区块链的基本内涵,创造性地应用区块链的发展理念,挖掘区块链的技术优势,研究区块链的核心功能和应用,是区块链赋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任务。

二、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述

(一)区块链的基本内涵

区块链的概念是由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首次提出,作为比特币等多种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依靠分布式数据存储、去中心化数据传输、加密算法等技术创造了独特的新模式,将一个个区块以链式结构连接,构成一个分布式共享账本。在这个账本中,由共识算法来决定记账者,由密码学签名和哈希算法保证账本中的交易不可篡改,由时间戳和哈希函数保证区块间的链接不可篡改。其内涵构成由交易、区块和链三个要素构成。交易指数据操作,每操作一次,系统将发生一次交易。区块是用于记录交易操作过程和结果形成的相关信息的储存空间,即账本;链将每一个区块账本按照生成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形成链式结构。每产生一个新区块后,系统会自动将其连接到原有的区块链条上。

(二)区块链的技术逻辑

1.公有链。公有链没有准入要求,是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不受任何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公有链中,网络节点可以自由加入、退出、保存和参与更新交易公共账簿,并就公共账簿更新达成一致。任何个体或组织加入区块链中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每个链上的节点都可以竞争记账权。比特币区块链是公有链的典型代表。

2.私有链。私有链完全封闭,将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记账系统进行记账,记账权不公开,而且只记录内部的交易。私有链具备交易速度快、交易成本低、隐私性强的特点。私有链因为在组织内部上所有节点以职责、权限、所属权等进行分配,在链上具有很高的信任度,并不需要每個节点来验证一个交易,所以其交易速度比其他区块链要快,且交易成本非常低。另外,私有链的数据不会被公开的链接到网络上,隐私性更强。

3.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智能合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部分中介职能,由编写好的程序自动执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参与。其内置于区块链中,达到了智能合约的触发执行条件,将按照设定好的规则,改变数据的状态和值,输出变化后的数据。因此,智能合约可以为农户、采购商等供应链主体提供可靠安全的合同解决方案,使农业供应链上各主体在区块链的环境支持下进行互动,且确保各方都受到保护。

4.农产品信息追踪。依靠区块链数据追根溯源的优势,供应链参与者可以充分掌握农产品相关信息。开发适用于不同主体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流程、运输物流流程端到端连接app,可以实现供应链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终端的透明化。通过这种透明化的网路连接,整个链条上交易流程和数据传递真实可靠,进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的产品产地和其他信息追踪管理。

三、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目前,国内外农业融资服务、农产品溯源和鉴定等区块链赋能的应用项目不断落地。从农业供应链方面,区块链技术以农业供应链参与主体的信用识别难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农业供应链上的数据质量和含金量为核心,汇集了农业供应链上真实透明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制度和技术环境,为解决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难题提供了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具体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赋能农业大数据

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和深化,关联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大数据系统建设尤为重要。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是开展融资、保险等各项金融业务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决定了供应链各主体融资等金融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而目前农业大数据的记录和传递过程仍然存在失真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业产业链上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有效整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不可伪造性的同时,可以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和追溯。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信息上链后,金融机构能够迅速获取整个供应链上全过程的有效信息,极大提高了金融业务开展的准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业务开展的成本。因此,农业大数据区块链化将是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一个新起点。

(二)赋能农业贷款

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果在金融行业不断开花结果,但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区块链赋能还鲜有落地。在涉农贷款上,普遍存在涉农项目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农业行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村土地、房产、设备的可抵押性不足。之所以强化抵押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当农业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相应的信用信息,但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而区块链的透明和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为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依靠程序和算法记录的海量信息可以展现农业供应链各主体的真实信用状况,申贷时以信息抵押代替传统的物质抵押。另外,金融机构还可以作为区块链上的节点,随时监控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产品流通情况,实现贷款的风险控制。

(三)赋能农业保险

目前农业保险品种少、市场覆盖范围小,无法充分保障农民利益。主要原因在于对自然灾情数据无法准确把握、对农户资产状况和风险缺乏高效评估手段。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保险结合将形成信息共享、自动履约的新型保险形式,提高农业保险数据真实可靠的同时,省去诸多冗余环节,精准实现对保险标的的评估。在投保人信息核实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保险双方提供的数据不能篡改、真实可靠,形成较好的信任机制,增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互信程度,节约了保险协商谈判和服务成本。在保险赔付环节,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会让理赔变得更加智能化。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的理赔事由如发生自然灾害,区块链系统将自动执行理赔程序操作,提高保险赔付的效率。

(四)赋能农业监管服务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区块链可以将农业部门作为链上节点接入,有利于获取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数据信息,对农业供应链参与主体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同时,也能了解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通过分布式记账,在所有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数据上链后,数据不可人为篡改,有利于监管部门较好掌控产业链数据,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高效监管。通过区块链上信息的客观记录,政府可以了解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痛点和薄弱环节,主动提出信用解决方案,建立信用机制。另外,区块链可以自动识别和匹配农业供应链中需要补贴和扶持的产品和对象,剔除虚假信息,确保支农政策扶持精准到位。

四、区块链赋能农业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进入门槛高

区块链技术较复杂,在我国农村金融中的应用落地较少,现阶段很难广泛普及。从软硬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农村地区没有建设完成较为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等,导致农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一客观条件严重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在农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二是农村地区没有与技术应用相匹配的人才储备。由于农村地区条件艰苦,薪酬待遇较低,很难吸引大批人才入驻,这就导致农业区块链应用的推广很难开展。

(二)应用场景拓展难

区块链和农业供应链金融结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其在农村的应用场景。但区块链在农村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吸引投资少、落地周期长的情况较为常见。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落地后短期内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这将使农村金融机构很难负担也缺乏动力去探索区块链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再者农村地区财政资金并不充沛,很难承担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成本,科技型公司很難将目标对准农村市场,最终导致应用场景落地的遥遥无期。

(三)安全风险隐患大

区块链和农业供应链金融结合的过程中,技术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充分提高认识,主动克服安全风险挑战,避免以下情况发生:一是因区块链技术在农村金融应用尚不成熟完善,可能导致区块链滥用错用而引发应用错配问题;二是因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对数据管理不善而可能导致的客户隐私信息泄露问题;三是因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相关法规不完善、监管方式落后、监管力量不足而导致的业务监管缺位,未知风险频发的问题。

五、政策建议

(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着手布局区块链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增加农业发展的投入,积极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农业相关的生产、监控、运输等设备;加大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投资、研发和搭建区块链技术平台。另外,相关部门应重视区块链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向农业从业人员宣传普及金融区块链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展示金融区块链应用的成果,让更多的人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好处,从而乐于加入其中;另一方面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专业队伍,为区块链技术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做好长期人才储备。

(二)推动技术应用型研究创新落地

一方面,政府应注重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从国家层面落实好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立项区块链技术应用型研究和落地;建立区块链金融业务相关的指标和考核体系,积极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做好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业务标准化对接,而后通过目标化考核引导,促进区块链金融的产品落地和业务体量增长。另一方面,地方应注重对科技型公司的招揽和对接,从地区发展层面为高水平科技公司的入驻和合作创造条件。通过税收优惠、租金优惠等方式,为高水平科技公司与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多方合作共同研究区块链在农村地区的场景落地,充分发挥区块链在农村金融中的技术优势。

(三)完善区块链金融运行安全保障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区块链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应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使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供应链上的经营主体等相关方在参与对应场景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区块链金融业务的指导和监管,主动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积极做好业务风险提示,提升监管的力度和精度。最后,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设计符合区块链金融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指标,提高风险管理手段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芦千文.区块链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前景、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J].农村经济,2021(01):126-136.

[2]王宏宇,温红梅.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信息核实中的作用: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农村经济,2021(06):61-68.

[3]沈贵银.区块链技术在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探析[J].蔬菜,2020(06):10-14.

[4]赵思雅.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0.

[5]张正平,刘云华.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及完善[J].武汉金融,2019(05):67-71.

[6]康春鹏.区块链在农业中的6大应用场景与挑战[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33):62-6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0SJA2165。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区块供应链金融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君唯康的金融梦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