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1-12-08 03:12:02文浩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控林业

文浩

(临汾市林业发展中心,山西 临汾 041000)

自然保护区内部包含有较为多样化的物种及生物部落,其属于较为完善化的生态系统。借助对自然保护区开展有针对性的规划,可以保证其内部的资源均衡,以真正意义上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其中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全面展现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价值,以更好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基于此,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价值与定位展开系统化解析,以便更好地为林业建设的全面开展带来可参考的提升举措。

1 自然保护区的地位与重要性

1.1 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林业建设给予优质条件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环境防护举措,其隶属于珍贵生物进行专项保护的关键区域。而在林业保护区中的植被品质通常较为可观,同时内部的植物资源也极具多样化特征,因此需要有效增进对其的防护工作。

切实防护好自然保护区,可以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改善,还可以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的品质,因此而言,在林业建设中拥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因为这是林业建设得以规范化运作的基础环境保障。

1.2 自然保护区建设可全面推动林业的长期发展

现阶段,我国在对自然保护区开展整体规划与建设的阶段中,通常都会严密遵循一项工作准则,那便是对林业资源进行充分的防护,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林业的升级化发展。换而言之,自然保护区的创建是林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管理以及资源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1.3 自然保护区是林业生态体系创建的关键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核心包含有对动物、植物等多方面的防护工作,其可以显著推动林业的长效建设,因此只有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才可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系统的规范化创建。

1.4 自然保护区可以提升大众对林业发展的信心

林业建设的规范化运作可以有效推动宝贵森林资源的长效发展,因此需要对林业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关注,不断加大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力度。而近些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倡导开展规模较大的林业建设,大众也对此项工作开展的核心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不过纵观整体工作开展的情况而言,仍然普遍存在着参与度不高的情况。然而,较为可喜的是,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建设也为林业建设赋予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众对林业长期发展的信心。

2 加强自然保护区工作与林业建设的协同运作

2.1 健全有关法律条令,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

现阶段,自然防护管控系统仍亟待进一步健全与调整,核心是责任体系的完善度不足,当自然保护区遭受破坏时,不能快速探寻到核心负责人员,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对自然防火区的全面管控。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的管控部门的设置存在不合理情况,在管控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无法做好规范且有针对性,机制执行不到位。最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控理念存在着相对滞后的情况。特别是相关单位太过关注经济收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效益的保障,严重损害了林业建设的长期平稳发展。

所以,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及法规。①需要快速修正较为落后的机制,加大执法的开展力度,对损害自然保护区的行径进行严厉的惩处,从而显著提升管理工作人员对自然保护区的关注;②对自然保护区开展分区域管控,并且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行更为明晰化与细致化调整,更好地提升工作的开展效率,加强管控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责任意识,规避产生管理不规范的情况;③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控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构建专业化的巡检团队,定期对防火区开展全面化的隐患排查,并且以月为周期开展主题的林业防火专题培训与演习,持续宣传自然保护区对林业建设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其背后较为可观的生态效益,有效为自然保护区的安全带来优异的保障作用。

2.2 加强生物多样化防护,保障林业苗种的多样性

保有量相对较低的生物防护是自然防火区日常管理工作需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加强对稀有生物的防护对于推进林业长期发展有着较为正向的推动作用。国内现阶段某些生物的生存态势较为严峻,特别是某些稀有生物的整体保有量存在逐年显著下降的趋势,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民众对相关稀有生物防护的意识较为有限,甚至部分村民受到了金钱诱惑,不惜以身试法,进入到自然保护区进行稀有生物的捕获,这也对自然保护区内珍贵生物的防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开展难度。

加强生物的多样性防护。结合林业建设而言,核心需要做好相关的对外宣传工作,可以加强相关法律普及以及向周边民众宣传包含稀有生物的核心价值,来有效转变民众的思想意识,推动广大民众更为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林业建设及相关生态防护的工作中来。

同时,还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创建林业珍贵树苗防护核心区,规避所有损害防护核心区生态环境的生产运作活动,结合自然环境的具体状况,为其内部的树木赋予更为优质的生存环境。最后,通过国家层面来创建稀有树种的防护等级,对于不同的生物运用更有针对性的防护举措,切实布控好防护生物多样化的战略措施,给予现代化的防护技术,全面调研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为林业建设中树木种类多样性的保护给予关键性的基础理论。

2.3 因地制宜,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

不同的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与地质条件的不同,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而在相同的自然保护区之中,其内部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价值的作用。在未来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挑选不同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作为试验点,创建深化性的管控系统,从试验点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为其他自然保护区的管控赋予关键性的真实数据支持。在相同保护区内可以进一步开展功能区的科学化分配,将“统筹规划、科学开发”作为建设的基本准则。在某些分区之中加大生态化管控,以更好保障自然保护区的长期良性发展;在某些适宜的分区内进行专项的生态旅游产业运作。充分融合生态与旅游的同步建设,以实现更好地协同化发展。

同时,在建设自然保护区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特点。例如,对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可以建设大型的生态保护区;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东南部沿海城市则可建设一些规模较小的生态保护区。同时保证生态保护区林业资源进一步丰富的过程中要确保苗木品种能够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保证较高的存活率和建设效率。

2.4 明晰目标,保障林业建设的规范化开展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林业建设的具体阶段中,首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安全防护举措,与此同时,因为不同自然保护区内部的生物种类有着显著的区分,所以需要融合具体的情况来创建相应的管理举措,持续推动林业产业化的建设,保障林业资源的生态与经济价值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展现。实际来说,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林业资源创建的阶段中,需要对其环境以及具体情况开展全面的考究,挑选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可以在充分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增进林业的品类及体量,以实现林业资源的不断丰富化。

与此同时,还需有效加强创新,调控区域内的林业产业机构,以市场为核心导向,在保证林业建设全面运作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有效保护。

2.5 加强资源保护执法队的素质

为了进一步保障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要依靠法律制度来进一步完善资源保护执法队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关于执法知识以及执法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以及通过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来增强执法队伍的执法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养成,确保在巡查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过程中能够履行责任与义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建设在林业的建设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位置,特别是对林业建设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关部门需要加大依法管控的力度,通过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等多项举措的全面开展,以更好地推动自然保护区的良性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拉动国内林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管控林业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land produces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42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