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研究

2021-12-08 03:12:02贺建平王安忠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树苗工程技术树种

贺建平,王安忠

(陇县国有固关林场,陕西 宝鸡 721200)

0 引言

我国林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早期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因此吸引了大量从业者,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产业业务运作使森林资源被快速消耗,加之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森林资源已经明显短缺。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造林绿化要求与目标,为快速满足要求、实现目标,相关部门应当采用林业工程技术展开相关工作,故必须了解技术应用方式,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 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

1.1 因地制宜

造林绿化面积广大,涉及各个地区,故实地作业环境存在差异,类型繁多。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就必须遵从因地制宜原则,即林木普遍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若环境不满足要求,林木可能无法存活或长势呈颓势,这些表现均不利于造林绿化,说明相关部门在应用林业工程技术时,必须根据实地环境选择树种,或根据树种选择实地环境,尽可能保障双方相符,给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若条件有限,范围内确实没有能满足林木生长要求的环境,则相关部门还有必要对实地环境进行改造,因此因地制宜非常重要,是技术应用中不可逾越的原则[1]。

1.2 生态平衡

造林绿化本身具有改造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改造作用带来的结果未必利好,也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生态平衡被破坏,即造林绿化湿地环境有原本的生态链,盲目采用林业工程技术进行绿化改造,有可能导致新植入的植被与原本生态环境中的植被之间发生冲突,诸如新植入植被可能会争抢土壤养分,导致原本植被养分不足,长年累月下来生态平衡自然被打破,而新植入植被并不能起到替代作用。因此为了良性改造生态环境,在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中必须遵从生态平衡原则,新植入植被不得对原本植被造成不良影响,只能融入原本生态中。

1.3 优化土壤

造林绿化的基础是土壤环境,在土壤环境优良的情况下造林绿化工作会事半功倍,林业工程技术应用效果也会有大幅提升,但现实情况中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土壤环境都非常优秀,事实上不少地区天然的土壤环境并不优秀,甚至存在大面积的贫瘠现象,土壤内的水分、养分不足,故在这种土壤环境下进行造林绿化会遇到诸多困难。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就必须先对土壤环境进行优化,诸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去除土壤内的有害物质等,该项工作具有必要性,因此优化土壤是技术应用原则之一[2]。

1.4 优选良种

造林绿化需要将树种栽植到全新的环境中,随后通过培育帮助树种生长,一段时间后即可实现目标,但树种是否能顺利生长,除了取决于实地环境、培育方法等技术因素以外,还与树种本身的品质有关,即假设树种本身存在病害,或者不够强壮、适应力弱等,这无论实地环境与培育方法如何,树种依旧可能无法顺利生长,使造林绿化工作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在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中就要遵从优选良种原则,该原则要求树种当具备健康、强壮、适应力强三大基本特征,最后择优而选即可。

2 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育苗

育苗是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第一步骤,其决定了造林绿化基础,因此非常重要。为了保障育苗质量,相关部门必须围绕育苗成活率这一关键指标,认真做好环境管理、树种选型两项工作,随后要根据环境条件、所选树种合理地确定栽植时间,即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栽植,有利于树种更快适应环境。关于栽植时间的选择,相关部门需要参考树种萌芽快慢、环境温度与湿度、温差情况等,通常情况下萌芽速度越快的树种要尽快栽植,而关于其他指标,则要依照树种生长要求来进行判断,以比较常见的油松为例,容器育苗播种时间应当是4 月下旬—5 月上旬,容器育苗宜采用点播方式,最晚不可超过5 月中旬,环境温度与湿度则要相对低,温差不可太大。育苗中还有一个要点需要得到关注,即树苗运输。在造林绿化中需要将外地树苗运输到栽植地,故存在树苗运输环节,该环节中如果不妥善保护树苗,有可能导致树苗损伤,或者缺水,这些现象对育苗成活率有严重影响。树苗运输中保护树苗的方法为:①装载树苗时当注意不要损伤树苗根须,同时要带土起苗,完成后需要用麻绳捆绑包括树苗根部,随后装载上车;②装载后要用紧固器件保护树苗,以免树苗在运输过程中受晃动影响而受伤;③运输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树苗根部洒水,以免树苗脱水。

2.2 栽植

在栽植过程中要预先挖好栽植坑,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大要求:①每个栽植坑的规格必须满足树苗栽植要求,即栽植坑宽度当大于树苗根部0.5m 左右,深度当超过树苗根部0.5m 左右,具体视情况而定;②栽植坑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否则栽植后会出现树苗密度过大,这不利于树苗生长,总体而言栽植坑的间隔宜大不宜小,但也不能过大,以免造林稀疏。栽植坑完成后即可开始栽植,基本要求是保障树苗根部舒展入坑,且根部尽可能贴合土壤,完成后填坑,填坑高度要没过树苗根部土痕线以上左右[3]。除基础要求以外,栽植中要根据树苗类型进行初步的管理,以阔叶树为例,依照基础要求初步完成栽植后,要对其进行修剪,去除细枝、弱枝等,保留主枝,有利于树苗养分集中,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奠定良好生长基础。若实际环境相对缺水,则需要人工补水,以保障成果率。以上工作完成后,大树栽植要对树苗生长情况进行为期1 个月左右的观察;小树栽植要过一个夏季观察树苗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现某树苗生长情况不良,这要及时移除,采用健壮树苗填补空缺,确保整体造林绿化质量。另外,栽植过程中建议采用混交方法,该方法有利于生态平衡,还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促使造林绿化作用充分发挥,例如将杨树与刺槐混交,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且2 个树种在之后有良好的防风固沙功能,故造林绿化作用充分发挥。

2.3 树苗管理

栽植完成后需要安排专人对树苗生长情况进行管理,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土、肥、水进行管理,即管理人员要定期松土,同时清除周边杂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杂草的生命力旺盛,具有较强的养分争夺能力,且数量繁多,若不清理,会导致树苗缺乏养分,不利于生长,所以必须将杂草清除干净。每次松土除草时,管理人员还要根据树苗生长需求施肥,确保肥力充分,其中施肥所用肥料一般为农家肥或者是氮磷钾肥,且要根据树苗生长周期进行追肥,若有必要也可以在特定时期更换肥料种类。最后在水供给方面,建议采用沟灌、漫灌、畦灌等灌溉方式,具体视实地环境而定,例如在土层厚度较大的环境中就可以使用畦灌,不仅能保障环境水分充足,还能避免土壤盐渍化与沼化等现象发生。另外,无论采用何种灌溉方式,都要注意灌溉量及灌溉频率。

2.4 病虫害管理

树木在每个生长时期都可能出现病虫害现象,而任意病虫害对于树木都具有重大影响,且部分病虫害还具有扩散性、传染性,因此如果不加紧管理进行防治,病虫害势必会对大面积森林造成威胁,甚至有可能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4]。病虫害管理是一项全期工作,从选种阶段开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秉持“预防优先、及时防控”原则,该项工作的要点有:①选种时,除了要选择本身比较健壮的树种以外,还要确保树种无病虫害迹象,诸如树种上没有病斑、树种原本环境内没有发生病虫害,同时应当尽可能选择自身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可起到预防作用;②在栽植坑开挖以及松土作业中(其中松土宜在冬季开展),要尽可能深翻土壤,目的是杀除埋藏在土壤内的虫卵与病菌,同样起到预防作用;③定期对林区进行巡视,观察苗木上是否存在病斑等迹象、观察环境内是否存在虫害迹象,做好该项工作可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确保第一时间进行防控处理;④针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现象,要采用对应方法进行防控、清除,其中针对病害普遍可采用药物方法,即在现场喷洒相关药物,每次喷洒要注意用量,且喷洒频率要合理。而针对虫害,若规模较小则不建议使用药物杀除方法,应选择灯光诱杀、生物防治法,其中前者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野外利用大灯吸引昆虫,再通过人工进行杀除,该方法适用于小规模虫害,优点是见效快,而后者主要是根据生态食物链关系,引入虫害的天敌,通过天敌捕食虫害昆虫,一段时间后可杀除虫害,该方法适用条件广泛,但效率不稳定,一般情况下规模越大则见效速度越慢。另外,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相关人员要注意所选择的天敌本身不能对林区造成危害,否则得不偿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技术是实现造林绿化目的主要手段,故如何正确使用该项技术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着眼于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遵从技术应用原则,采用相关策略,严格依照规范应用该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作业目标,弥补当前国家森林资源的短缺。

猜你喜欢
树苗工程技术树种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巧栽树苗
三棵桃树苗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5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