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2021-12-08 03:12:02赵刚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成活率造林苗木

赵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生态监测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言

林业造林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而言,具有投入大、收益慢、周期长等诸多特点。树木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从育苗到成林需要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时间。众所周知,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环境、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一旦控制不当,会直接降低树木成活率,严重影响造林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由此可见,研究林业造林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生态建设的必要需求[1]。

1 林业造林工程的重要性

1.1 保护生态环境

林业造林工程在净化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在带动社会经济稳定上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污染现象。众所周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这也进一步突出造林工程的重要性。绿植是造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称为大地之肺,不仅能够吸收和化解空气中的细菌、粉尘以及有毒有害物体,还能够美化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与此同时,绿植的根茎还能够吸收土壤中部分有害物质,达到优化土质目标,并且发达的根系分散到土层深部,可以加快土壤有机物无机化速度,从根源上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除此之外,多样化绿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群落,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工程长远发展[2]。

1.2 促进社会发展

林业造林工程除具备生态效益外,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开展造林工程,能够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生态系统中的意境之美。尤其新时期背景下,造林工程设计形式、建设手段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景观多样性和创新性,为地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林业造林工程还能够为当地人文教育提供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使社会群众自主、资源加入造林工程建设中,从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全面提高社会群众生活质量。

2 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结合我国各地区造林工程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林业规划设计不合理现象。具体来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规划设计对造林工程长远发展产生的影响,普遍将设计重点放在扩大绿化面积方面,缺乏对造林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甚至很多设计人员在造林工程设计前,为了加快设计速度,省略实地勘察这一环节,只通过现有文献资料及工作经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使得造林工程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仅降低林木成活率,还严重影响造林的工程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2.2 造林工程育苗阶段存在问题

上文提到,造林工程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想要保证林木健康生长,需要专业人员做好育苗工作。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来看,在选种和育苗阶段,越是优良的苗木品种,其成活率也越高,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侵染,并且长势喜人,有利于提高造林工程质量。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不尽相同,并且大多数造林区域都面临环境恶劣问题,所以在选种和育苗方面存在一定难度[3]。加上部分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在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苗木抚育基地简陋,无法充分保证育苗质量,不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另外,造林工程育苗工作涉及内容广泛,需要专业人员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苗木抚育工作有序开展。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造林工程并没有认识到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使各项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制约苗木健康生长,不利于增强造林效果。

2.3 缺乏健全的造林工程管理体系

林业造林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所有参建人员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操作,保证将管理制度深入落实到工程建设方方面面。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并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参建人员在工作开展时缺乏正确指导,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违规行为和潜在问题,这也是影响造林质量的根本原因。另外,正是因为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时常存在一些工序多人管理,一些工序无人问津现象,并且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互相推诿,无法及时追责到个人,导致管理现场混乱不堪。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造林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专业人员稀缺现象,很多管理人员受专业能力不足影响,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隐患,严重影响管理质量和效率。上文已经明确提出林木在造林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突出苗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管理人员针对性采取管理方式和方法,做好苗木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才能够将质量影响因素扼杀在摇篮中[4]。但结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科学流程开展管理工作,导致苗木成活率不高,为林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林业造林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做好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深入背景下,我国各地区正如火如荼开展造林工程,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相关部门做好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想要满足这一需求,需要相关部门坚持遵循环保原则和时效性原则,做好林业调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专业人员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下,对造林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勘察,充分掌握地区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造林工程建设目标及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需要做好林业规划工作,常见规划方式有两种,分别为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地勘察情况制定详尽造林规划,尽可能促进林业工程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除此之外,还应做好造林工程设计工作,该项工作需要建立在林业调查、林业规划工作基础上展开,需要设计人员明确造林需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地区造林需求的方案,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做好林木选种、培育工作

树种选择是林业造林工程的第一步,其选种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效果。所以做好选种工作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在选种过程中,最好选择优质母树的树种,保证树种颗粒饱满、完整性好。这也是提高树种发芽率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选种合理基础上,还应做好种子催芽工作,该环节需要对种植进行消毒、浸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树种催芽方式存在差异,需要培育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浸泡时间和浸泡方式,从而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3.3 提高造林工程管理水平

林业造林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只有做好各环节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造林质量和效果。想要满足这一需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①造林工程中涉及诸多不同类型树木,这些树木生长需求、管理方法不尽相同,需要管理人员做到针对性管理,结合地区气候条件、树木生长状态等要素,做好整地、浇水、施肥等相关工作,为苗木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②造林工程完成后,需要给予复植、砍伐工作高度重视。针对种植密度不合理、成活率不达标区域,均需要针对性开展复植工作,有效提高林木产出率。另外,为了避免林业工程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需求制定明确的砍伐规范,避免地区群众过度开垦,影响造林工程生产率。同时需要严禁放牧、践踏等破坏性活动,促进林业工程健康发展;③做好林木生长情况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林业部门明确划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保证做到各司其职,同时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制度严格落实到相关工作中,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林业部门可以引进现代化监督管理设施,对林木生长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将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在根源处;④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部门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本原则,了解地区病虫害种类及爆发高峰期,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针对已经产生病虫害的林木资源,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常见措施有生物、物力、化学等技术,需要林业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防治措施,将病虫害侵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提高造林工程综合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造林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所以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果控制不当会影响工程林木产出率和成活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成活率造林苗木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2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