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2-08 03:12:02张莹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保护意识林地

张莹

(靖边县林草资源稽查大队,陕西 榆林 718500)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需要推动林业管理工作开展,发挥其管理作用与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净化环境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不断丰富,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形成良好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从而改善人们赖以生活的生态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前我国对林业管理十分重视,推动林业管理工作开展,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新经济条件背景下,林业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林业管理质量,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林业保护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提高林业管理效。

1 新经济条件下林业管理概况

1.1 林业管理概况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林业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时,应当摒弃传统管理方式,推动林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发展战略的兴起对林业工作人员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林业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则是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则是保护资源,将这两项内容作为基础,充分保障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林业管理工作的关键则是实现林业环境与生态资源平衡发展,推动林业产业升级,积极探索信息化产业链,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管理产业外延。在此基础上,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气候条件以及地质环境等,采用高效种植方法,提高管理工作质量,推动林业生态化发展步伐,还需要制定出具有科技化水平的林业管理模式。

1.2 林业管理改革工作

1.2.1 实施生态林业管理

在林业管理工作中,生态林业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当前新经济条件,当前林业管理工作在不断完善,从原有粗放型管理逐渐向生态化管理转变。通过林业资源生态化管理,其工作内容主要侧重于保证林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需要改善传统林业管理工作中资源浪费的情况,还需要将绿色生态理念作为着手点,将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生态林业管理开展。林业生态化管理能够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充分整合林业发展特征,能够推动林业管理系统化开展,有利于保护我国林业资源,构建良好生态环境。

1.2.2 推动林业管理信息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步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林业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创新,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优化林业信息,实现林业信息化管理。在林业管理工作开展中,充分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收集并整合林业信息,同时还可设置网络服务,提供高质量且便捷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可安排专门线上以及线下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客户问题,构建林业网站以及相关公众号,充分整合相关信息并进行发布。林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林业管理变革的重要方向。

2 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现象频发

林业资源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具备一定社会效益,同时也具备一定经济效益。存在部分不法分子,为获取个人利益,对现有法规不重视,严重破坏林业资源,运用违法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例如违法占用林地资源以及擅自改变林业用途等。当前我国对林业资源缺乏完善的法律,相关部门对违法行为执行不到位,制约林业管理工作开展。虽然在多个法律中涉及林地违法行为,例如我国出台了《森林法》,但这一法律,对林地资源保护规定不明确,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有力法律依据,工作效率低下。其次当前林业有偿使用机制并不完善,制约林业管理工作开展。当前我国所制定的制度,重点为财政拨款,关于林地的使用权以及林地转让等要求不一致,荒山与荒林补偿费用较少。最后林地转让合同不收法律保护,导致大量林地资源流失严重。

2.2 缺乏林业保护意识

现阶段在多个领域中,其主要发展目标则是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部分林业管理人员出现错误思想观念,追求经济利益,将经济利益作为林业管理的第一要义,林业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同时相关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十分重视短期经济利益,忽视可持续发展要求,不重视林业自然价值,进一步开发林业资源,导致我国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由于缺乏良好的林业保护意识,因而出现违规行为。缺乏林业保护意识,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制约林业资源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在林业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相关部门只有积极转变观念,重视林业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策略,规避林业管理中的不利情况,从根本上保护林业资源。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制约林业管理工作开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则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不符合林业管理要求,因而无法提高林业管理质量。当前林业管理部门对人才十分重视,同时也积极开展招聘工作,大量招聘员工,使其参与到林业管理工作中。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部分林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缺乏责任意识,对岗位认知不充分,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其次林业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态度消极,缺乏专业性与严谨性,林业管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最后由于林业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在林业管理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则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约林业管理工作质量。

3 解决对策

3.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林业管理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多次发生违法行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林业立法工作,对法律发挥中的各项条例进行优化。在林业征占中,应当制定统一执行标准,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有偿使用林地以及依法使用林地的执行细则进行优化,为林业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其次需要充分明确林业部门的权利以及责任,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中,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林地,另一方面则是森林。林业管理主要由两部门开展,分别为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林业部门。为保证林业部门能够严格开展林业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中,应当全面规划林地征占问题,落实监督与检查工作。林业部门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做好森林资源以及林地管理工作。对不同部门进行合理分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林业管理质量。

3.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由于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不充分,林业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多种问题,为改善这一问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首先不同级别以及地区的林业部门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协作,共同开展宣传工作,对林业相关法律政策进行宣传,运用多样性宣传方式,如电视宣传、公众号推广宣传等,还可拍摄宣传视频,通过这一方式,提升群众以及林业管理人员的林业志愿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还可发挥多方力量,介绍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最新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还需要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针对随意破坏林地以及违法占用土地等行为进行惩罚,还可进行通报。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对相关政策有着深入了解,提高意识,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3.3 加强管理人员培养工作

林业管理工作涉及多项内容,林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是制约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林业部门应当重视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首先林业部门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如组织专家讲座以及培训活动等,引导管理人员参加,在培训中,会教授最新政策法规以及专业技能,丰富知识体系,引导其掌握更多专业技能,提高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知。其次应当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发展,林业管理逐渐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管理人员应当提高信息化操作水平,掌握制图技能以及电子归档技能。最后林业部门还需要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考核工作,掌握管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强化培训工作,教授多样性知识,能够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高林业管理质量。

4 结语

林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林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林业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使得管理质量低下。针对存在问题,需要全面完善法律,加强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树立良好职业挂念,提升林业保护意识,提升林业管理质量,创造出良好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保护意识林地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财会学习(2020年12期)2020-05-03 13:45:04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新农民(2019年25期)2019-02-19 15:33:43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0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专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要从小培养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