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常州 213159)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单纯的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其不仅满足了学生精神上的需要,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
人的需要包括物质层面的需要和精神层面的需要,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更在精神上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
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求学与生活中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并且所拥有的学习资源相比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来说相对较为缺乏,这会制约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而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学生人文主义关怀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到高校进行深造,这一方面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学生可以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而中国的茶饮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人思想的转变,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我国高校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重要阶段,而要想更快、更好地完成该建设目标,除了要加强“软实力”与“硬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源质量。受到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每年招生数量逐年上升,这在为高校提供足够数量生源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教育成本。不可否认,为了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政府每年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物力。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让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可以上学,政府以及高校都制订了资助育人体系,有效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飞速发展。与过去不同,在茶文化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了新的内涵。
众所周知,高校资助育人是保障教育公平公正性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强有力手段,同时也是培养高校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高校并不是一个盈利性企业,其初衷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方向,以建设“双一流”高校为重点,不断提高资助育人水平,让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顺顺利利地完成学业,使他们不再为基本的温饱、学费等问题发愁。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资助育人体系就是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政府、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温暖,从而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人间自有真情在”。中国具有四千多年的优秀茶文化,这些茶文化往往还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很多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资助育人工作当中,以此来提高那些受到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水平,并培养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使他们可以自觉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政府在很早之前就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发展很多年,所以已经基本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由政府引导、学校主持以及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育人格局,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步入正轨,让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从中受益。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得到资助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而荣获国家奖助学金等等。与此同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补偿代偿、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的资助育人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茶文化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少,所以这就导致学校需要资助的对象也越来越少。但很明显,政府不仅没有减少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投资力度,甚至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就导致很多学校降低了对贫困学生的认定标准,甚至有些班级还存在将申请得到的资助资金平均分发给每一个学生的现象。“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国家的资助资金对于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不仅可以使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常怀感恩的心,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置于首位。然而,正是因为有些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环节,所以那些资助资金有时候不能交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学生手中。事实上,还有些学生缺乏诚信,把申请得到的资助资金用到购买奢饰品、吃大餐等事情上,让人感觉他们并不像是贫困生,而是像一个个“富二代”。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装大款”,而是让他们解燃眉之急,降低家庭经济负担,使他们可以安心的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但要想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资助资金的应用价值,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各大高校依托政府现有的资助政策体系为核心,并结合地方、学校实际情况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资助政策和方案,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但很明显,这些政策更多的是围绕经济方面开展的,与精神帮扶相差甚远。这就意味着高校现有的资助育人体系存在非常明显的短板,那就是精神帮扶。从整体上来讲,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卑,所以或多或少很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准确把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使命感。然而,绝大多数高校建立的资助育人体系都只关注于对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帮扶,却大大忽视了对他们精神上的帮扶,从而埋下了很多的隐患,不利于这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虽然高校设立资助育人体系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考虑学生的感受,那么很可能不仅不会使受资助学生产生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甚至还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异样的眼光”,从而对学校、对教师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敌对的心理。因此,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同时,更要做好精神帮扶工作,让学生能够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茶文化中蕴含了很多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做好茶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传统的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高校发展需要。茶是大自然的特殊产物,因为人们在饮用茶时保留了大自然赋予给它的原汁原味,所以饮茶可以让人们变得心平气和。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是他们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学习茶文化还可以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而使那些极其有限的资助资金可以交给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手中。但是,正如前面所阐述的那样,很多高校都只注重对学生经济上的帮扶,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而茶文化作为一种课外文化,真正愿意花费时间自主学习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少之又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不重视对学生的茶文化教育也是制约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也为政府、高校赢得了口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输血型”资助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更多的只是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随着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所以学生也有更多的选择。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该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并根据自身条件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改进方式、丰富内容,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下功夫、求实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资助”。比如,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思想,通过前期调研并分析数据,及时了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针对性的资助方案。除此以外,高校还可以设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将学生家庭收入、成员情况以及各项支出费用记录下来,从而选择出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调研工作,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提供真实信息。在做好资助育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只有做到精准资助,高校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作用,从而真正地体现出资助育人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为了保障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高校除了要在经济上帮扶他们,更重要的是做好精神帮扶工作。思想决定行为,与周围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同学相比,很多贫困生往往感到自卑,所以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就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与人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他们的发展前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高校只知道一味地给贫困生提供经济帮扶,却忽视了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养成依赖性的习惯,甚至会有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不健康心理。因此,高校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资助思想,做到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两手抓”,一方面使贫困生能安心学习并顺利毕业,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加强对学生茶文化教育不仅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首先,学校要做好茶文化宣传工作,并鼓励师生认真学习茶文化,使他们可以领悟到茶文化的精髓;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普及茶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最后,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教育有效融合,为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双重保障。
综上所述,从当前茶文化视野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现状来看,茶文化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借助于茶文化的优势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