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孚明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关键在于小流域,其以村庄和水域周边为重点,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村居,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协同推广生态农业、整治流域水系、改善人居环境,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升级版。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治理与保护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实现绿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项重大社会问题。要想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并将他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向往与期待满足,就必须切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并打造优质生态的产品。这也表明了在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方面,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一项最重要的途径。
农村环境保护一直以来是一个薄弱环节。2019年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的要求,这正是对农村环境整治的高度重视。
群众对清洁水质的需求,就是要求对面源污染进行彻底治理,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创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抓手。
在党的十九大与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的基础上,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据,在严格遵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总要求的基础上,围绕村庄及水域周边,统筹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治理工作,持续推广生态农业、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协同推进流域水系整治,在增进部门协作力度的同时,共同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致力于村美、民富、水净、山青、天蓝的美丽乡村建设。[1]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甘肃省情,从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统筹考虑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与水平提高等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2.创新理念,系统治理。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理念创新,以小流域(片、区)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居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区防治,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发掘乡村特色,推广生态农业,保持田园风光,培育乡土文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3.突出重点,示范优先。根据生态清洁流域建设要求,结合甘肃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特点,以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陇南、天水、甘南、临夏等市(州)为重点,示范与建设相结合,近期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典型示范,中、远期全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4.部门联动,共同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措施种类复杂,涉及农业农村、林草、环保、水利、水保等部门较多。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共同努力的原则,合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5.选项建库,分步实施。筛选符合条件的小流域,建立全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储备流域项目库,以后由建设单位在项目库中进行选择,分步实施。
1.生态区。以生态修复为主,实施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加大人为活动限制力度,凭借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逐步促进生态植被的恢复。以流域水系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远离村庄、山高坡陡的区域,人类活动较少,自然植被较好,主要采取封育保护,并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2]
2.生产区。以生态治理为主,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将人口密集度相对较高的丘陵和浅山地带作为节水灌溉主要发展对象,同时加大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力度;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实施坡耕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和灌排结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处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在满足排放标准时才能允许排放,并严格控制施用农药、化肥的量。
3.生活区。以生态保护为主,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整治河道库区周边河道,通过封河育草促进林草生物缓冲带的形成,在植物水质净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促使河道及湖库生态系统得以维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有序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规范畜禽养殖管理。结合乡土气息,加强村庄道路、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3]
1.河西走廊内陆河区。该区涉及甘肃省河西走廊内陆河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和嘉峪关5市,土地总面积21.87万km2。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保护祁连山水源保护与水源涵养、绿洲农地与工农业水源,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治理面源污染措施为主。
2.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该区涉及甘肃省黄河流域的白银、兰州、平凉、庆阳市的全部和天水、定西、临夏等市(州)的部分县(区),土地总面积10.18万km2。该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根据小流域人口生活、生产发展情况,结合当地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以保护水环境质量、减轻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布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3.陇南土石山区。该区涉及甘肃省陇南市全部和甘南州、定西市的部分县(区),土地总面积4.05万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本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秉承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保护水源水环境的宗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突出良好生态、田园风光、美丽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等特点,布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4.甘南高原区。该区涉及甘肃省甘南州大部和临夏州的少部分县(区),土地总面积6.48万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该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侵蚀沟治理、农村居民区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与青藏高原草原风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等特点,布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