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08 10:18牛文瑞赵剑鸣
甘肃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学院

牛文瑞,赵剑鸣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报告提出的乡村发展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激起了人们对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围绕“一带一路”和甘肃扶贫开发、富民兴陇战略,设计专业框架,打造专业集群,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的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面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服务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学院涉农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走进乡村田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乡村建设模块,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专业教学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培养学生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正式提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日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到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的高度加以规划推行。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省市出台了落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响应国家政策,在涉农专业教学中,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内容,既是课程思政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基于产教融合模式,在具体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宣传国家政策,引导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一)解读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引导学生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农村建设阶段,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和机制,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美丽乡村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载体,乡村是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与自然连接的最前沿,建设好美丽乡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帮助涉农专业学生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找到相关政策资料进行研读,经分析整理,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专业课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定期辅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发展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了解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研讨国家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是培养学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能力的主要做法。

建设美丽乡村是所有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经阶段,发达国家的转型过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拓展学习思路,掌握先进技术,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业教师申报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陇东黄土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课题,集中精力研究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课题组成员针对北美、西欧、日韩等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撰写形成的课题总结材料,在课外与学生分享交流,针对国内评选出的美丽乡村典型案例,按照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休闲旅游、高效农业、农业研学等类型模式,分类给学生作专题讲座,让涉农专业学生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形成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能力。

二、产教融合走进乡村田园,夯实职业人才乡村振兴实践技能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之路。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尝试这一模式,鼓励各教学单位大胆实践,广泛开展。平凉市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新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一批镶嵌在山梁上、延伸在山路上、以文化传承留住乡愁、靠产业发展支撑新农村的美丽乡村。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紧抓机遇,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走进乡村田园,锻造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

(一)走进当地美丽乡村,深入学习乡村建设经验

学院涉农专业结合课程实践,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赴周边的美丽乡村观摩调研。2019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师生一起结合地域特色感受了环境整治、休闲旅游型的美丽乡村。康家村建有陇东民俗特色小康住宅224户,村民从沟底、山塬边搬到了塬面上,村里建有村级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和农耕文化馆、有机苹果采摘园,发展起了休闲养生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师生们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2020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当地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提出的“山区群众种好玉米养好牛,川区群众栽好苹果种好菜”发展思路,针对产业支撑和高效农业型的美丽乡村开展调研,先后去了崆峒区峡门乡和崇信县黄花乡,峡门乡把原来在大山里的村民搬到了山塬上,修建起了水、电、路、网络通的新农村,配套建设了养殖小区,把传统养牛升级成科学养牛,把小户养殖变成了规模经营;崇信县黄花乡建成了万亩苹果种植基地,通过土地连片开发和集中流转,偏远山村的贫瘠土地升值了,种养殖大户靠规模发展带动起了当地支柱产业。师生通过与农户交谈,采访乡村干部,分析产业形势,思考乡村未来,深刻领悟到产业发展才是美丽乡村的根本支撑。

(二)撰写产教融合调研报告,交流美丽乡村建设学习心得

学生每次从美丽乡村实训归来,都要认真总结学习所得,精心撰写实训报告,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点评。经过以上产教融合模式的培养,师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法和实现路径,信心更加充足,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专业技术更加渴求,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加积极有效。

三、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乡村建设模块,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系部建设的纲领文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都要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乡村建设模块,从根本上保障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进行。

(一)增设《美丽乡村建设》课程,提高师生乡村建设能力

学院涉农专业为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近年来在园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美丽乡村建设》专业拓展课程。

《美丽乡村建设》课程采用校内编印教材,以参加过相关课题研究的教师主持编写。内容包括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类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农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展望等。经过教材编写,结合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师生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保障。

(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凸现涉农专业办学特色

学院涉农专业通过开设《美丽乡村建设》专业拓展课程,坚持产教融合模式,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络,使教学过程融入到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之中,不仅保证了《美丽乡村建设》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搭建了产教融合的平台,找到了校政企合作发展的切入点,打通了职业院校走向农村的通道。涉农专业的《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牛生产》《猪生产》《羊生产》等课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均有实践机会,师生的专业技能都有用武之地,长此以往,学院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将得到实现,职业教育事业也将扎扎实实向前迈进一大步。

同时,专业拓展课程增加《美丽乡村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尝试,从当前来看,完全符合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今后伴随产教融合工作流程的日臻完善,教育教学经验的日益积累,学院涉农专业的办学特色也将日趋凸现。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也刚刚起步,伴随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未来的建设工作会迎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职业院校,坚持产教融合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破解遇到的各种难题,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水平职业人才,将是我们不懈的努力方向和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学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