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云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习,将书中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课堂,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领、夯实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全面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先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列,对于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国内外读者系统了解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只有读通原著、学懂原文,才能悟透原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能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就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同样的道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在精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上下大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著作,要在深学深悟中充分认识这部重要著作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之学也是信仰之学,是时代之学也是终身之学。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长历史眼光、更宽战略视野深化理解认识、吃透精髓要义,用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各方面实际工作。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笃信笃行中发挥领航作用,使高校建设更好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伟大实践,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高校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是把理论学习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青年一代,是青年一代的思想引路人与信仰铸魂者,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基,才能肩负起时代重任,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高校教师要带头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做知行合一的示范者,才能在涵养自身品格的同时将理想信念、价值情怀传递给学生,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信念的人讲信念,从信仰上弄通,从行动上做实,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思想文化与价值观领域内交锋深刻复杂,青年一代成长中会伴随一些思想困惑。我们必须直面当今社会存在的错误思潮及价值观念,科学、深入地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明确学生的基本需求,以引起学生困惑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说理”,才能真正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既要传递给学生科学的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运用深厚的理论根基、博学的知识底蕴、生动的语言表达去展现思政课的魅力。要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育人养料,围绕理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善于运用学生熟悉和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与授课方式进行理论讲解,润物无声传递精神内核,将真理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学生的心中,完成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构建青年一代的美好精神家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深刻认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大力推进高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是读懂弄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必然要求,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是坚持以课程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理念、目标、模式、路径等均趋成熟,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需要通过创新攻坚克难、清除顽疾。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有效供给的基础,但也是短板所在,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引擎,在机制完善、结构优化、组织变革和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创新能力提高。多渠道加大优秀教师供给,让更多优秀的教师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企业参与育人动力不足的根本性难题,除了体制机制的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企业合作的利益诉求等因素。
二是更好发挥创新型国家建设动力源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企业是引擎,高校则是动力源,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强化学科建设支撑力,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创新需要,加强顶层规划,突出急需、特色,增强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必须增强原始创新基础驱动力,加大对基础学科长期、持续的支持力度,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必须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供给力,持续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三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35 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是新阶段教育发展的目标。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要举好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凝聚民心,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育好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