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浓,林华娟,高加龙,刘寿春,曹湛慧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食品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技术性的学科[1-2]。在食品类的专业中“食品分析”和“食品检验”是两门重要的课程[3]。该课程强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性,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而又熟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室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生从事食品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技术在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也应跟着变化,新的实践内容的制定主要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更新,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如在教学理念上,变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改革考核方式,合理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公平公正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有益处。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课时内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时间有限。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实验室环境、实验仪器、教师指导等教学资源,有计划、有条理地面向学生开放使用,增加技能训练时间,使学生通过反复规范练习,加深对操作技能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正确而又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食品分析”课程的建设,优化其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动手能力要强,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注重改革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对“食品分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以其进一步推动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团队重新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技能训练内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查资料,观看规范操作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再讲解演示,学生通过反复规范练习,正确掌握各种玻璃仪器的规范使用;正确掌握各类天平的规范性使用与维护,以及标准物质的称量方法;正确掌握其他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提出技能训练要求,包括纪律要求和实验报告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室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次,开设综合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和记忆,综合提高学生的检测技能与水平。开出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实验。例如,“边实验,边提问”等,在学生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时,通过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提问,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扩散思维,养成边看边想、边想边看的观察习惯,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适用性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实验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评定。过去,对学生成绩评定仅限于批改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以及平时成绩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改革后的考核由课堂做实验的表现、操作技能考核、检测水平考核、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组成。操作技能考核,教师制定技能考核记录表,选择考核记录表的操作技能训练内容,让学生进行规范操作。检验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和正确性,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打分,60 分以上为及格,低于60 分为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的变化,建立新的考核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更加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实验,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由于时间有限,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熟练撑握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任务比较困难。因此,要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首先是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资源利用最优化的最佳形式,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后,对学生有计划、有条理地开放使用,让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操作技能练习,进行实验探究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由于学生是使用实验室的主体,在完善本科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经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由学生组长负责非工作时间的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申请进入实验室工作,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5]。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把实验室开放作为课外延伸,不但增加学生接受技能训练的机会,同时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训练平台。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食品分析”教学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通常是由教师进行长时间实验技能操作演示,学生在旁边观看,不安排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操作,平时实验室也没有足够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没有时间和场地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练习,只能靠记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应按照学生的基础和需要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由过去的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转变为现在的学生想怎么学、怎么学习效果好,教师就怎么进行引导式、辅助式教学。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本,平等、和谐、共同探究的教学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通过考核方式的变化,建立新的考核模式,更加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本科实验室开放,增加学生技能练习时间,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本,平等、和谐、共同探究的教学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