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 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政治监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树立政治监督意识,包括端正政治监督的态度,树立政治监督的自觉,提升政治监督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全党如何提高政治监督意识做出了深刻阐述。第一,要全面深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刻把握其思想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政治监督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才能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在实践中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开展政治监督的一系列工作。第二,提升政治监督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是由先进组织制度凝聚为有机整体的先进政党,是肩负着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先进政党,这决定了党所领导的政治监督必须以全党高境界的政治站位为基础。我们党必须提升全党的政治境界,更严格地加强自身监督。党的政治监督是按照党的性质和党章精神,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提出的监督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固坚持党的宗旨、坚决体现党性要求、积极投身改革实践,才能自觉践行政治监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办好。这就是从政治素养的高度对全党提出了要求。第三,提升政治监督素养。要抓住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契机,提升全党政治监督素养。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励精图治、经历苦难、创造辉煌的先进政党,本身就是一座伟大的历史思想宝库,党史和革命史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思想品格的最好精神营养。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中,我们党积累了珍贵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都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热血创造的精神财富。回顾党的历史,将给广大党员干部以最大的精神鼓舞。第四,提高政治监督自觉。我们党作为先进政党,党的纪律建设以党员的高度自觉为基础。全体党员干部应以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政治监督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这是从党员干部自身政治品格塑造的角度,提出了具体方式和目标要求。
加强政治监督,要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进行政治监督的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能力是在实践中锻造的,在政治学习中培养的,在党的组织生活和自身修养中养成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提高八大本领,第一位的就是政治本领,党中央也对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当前政治监督的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是对党内政治要求、政治活动、政治生活等政治问题保持正确判断的能力。尤其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做出正确政治判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提升政治站位,登高才能望远,方能“不为浮云遮望眼”。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明确政治标准,要善于以党的思想理论、大政方针、优良作风和党规党纪为标尺,而不是其他标准来衡量政治现象,分析政治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还要注意不为繁杂的事物表象所困扰,不为政治欺骗所迷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高政治领悟力是从全局上、本质上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其有深刻和准确理解的能力。提高政治领悟力必须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必须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善于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必须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总结提升,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领会党的政治理念和大政方针,不断提升政治认知并得其要旨。提高政治执行力是勇于政治担当,坚决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能力。提高政治执行力首先要坚定政治信仰,坚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才能焕发政治执行主体的潜能和力量。当下,集中体现于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提高政治执行力必须高效完成政治任务,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单位时间内取得工作实效。提高政治执行力还必须提高工作质量,不仅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而且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把工作做成艺术。
要深刻理解政治监督,必须明确政治的内涵。从广义上讲,政治即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局。换言之,当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上升到涉及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局问题的时候,就将上升为政治问题。而政治监督就是对涉及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局性问题进行的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践行党中央要求,就是讲大局、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治监督的核心内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与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必须做出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实际要求的改变,政治监督的重点也将与时俱进地做出新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近期而言,就是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政治监督的重点,要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党中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是否体现了这样的发展理念,必将成为政治监督的重点。现实中,仍然一定范围和程度地存在着与新发展理念不一致的做法:有的部门和单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地方为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对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置若罔闻等。这是政治监督不足或者缺失的体现。而这些问题必须在党和国家的监督工作中加以纠正、追究责任,乃至严肃惩处。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政治监督的重点。大格局才有大事业,大格局需要的是战略眼界和战略思维。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置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同时,要放眼未来,从战略长远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与新发展格局相违背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中梗阻”“末梢炎”“最后一公里问题”都是具体表现,必须通过加强政治监督给予纠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政治监督的又一重点。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要求,以创新和科技为根本支撑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才能符合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高质量发展强调的不是发展数量,而是质量。一些靠“铺摊子”、重复投资的低水平项目的发展,完全谈不上高质量,恰恰是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
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新时代政治监督也必然成为党和国家监督的重中之重。全会将加强政治监督确定为监督的首要任务,提出: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明确了政治监督的指导理念。同时,政治监督必须具体化,才能发挥监督作用,体现监督效力。对此,全会具体提出了“三个围绕”的重要部署。第一,围绕党的重大决策。这既包括上述的监督重点,又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重大决策。这些科学决策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要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加强党的政治监督,必须与错误的发展方式和做法,与危害人民合法利益的一切行为,与对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必须及时给予有效的监督和问责。第二,围绕党的重点任务。全会明确提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等重点任务。当前必须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避免简单化和随意性;必须努力补足国家发展的科学短板,集中合力提升战略性科技实力;必须在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变幻中,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为重视国内经济内部循环,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这些重点任务能否得到完成,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加强政治监督就是要倡导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思想、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具体行动。第三,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全会提出:围绕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部署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创举,是涉及亿万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问题。因此,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必然成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