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

2021-12-08 01:47:18龚邢洁桑纹雯蔡瑶泉
关键词:时效性满意率康复训练

龚邢洁, 桑纹雯, 蔡瑶泉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老年科,江苏 南通,226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呼吸道持续性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一般具有不可逆性,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COPD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和呼吸障碍等,且易被感染,导致COPD急性发作,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临床治疗COPD以药物缓解症状为主,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探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的护理方法和辅助康复疗法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关注热点[2]。近年来,时效性激励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增加患者的体能和肺活量,对于COPD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将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18例COP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纳入标准:① 临床症状、计算机体层成像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13年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4];② 年龄>60岁;③ 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无异常,且可配合研究;④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有呼吸系统相关结核、肿瘤病史或外科手术史;② 合并四肢活动异常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③ 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肺功能康复训练 两组患者均由主治医师协同康复科制订康复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1 评估患者体能 通过胸部X线片、肺功能检查和问诊等方法了解患者肺功能的基本情况,依据患者的体能情况确定运动负荷的强度。

1.2.1.2 训练内容 ① 耐力训练:主要以跑步、动感单车、游泳和健走的形式进行,目标心率设定为100次/分,运动时长控制在30 min左右,每周 3次。② 呼吸训练:患者取坐位或站位深呼吸,每次呼吸频率控制在12~15次/分,呼吸速度由慢变快,每日2次。患者出院后,鼓励其在院外继续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

1.2.2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COPD相关知识讲解、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并发症防护知识宣讲。患者入院后进行身体信息采集、日常治疗和定时巡护等。针对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视情况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

1.2.3 时效性激励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3.1 成立时效性激励护理小组 在科室支持下,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另选择1名资历丰富的主治医师和3名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小组成员开始工作前均进行关于时效性激励护理和肺康复相关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1.2.3.2 护理模式建立 ① 患者入院后均通过微信平台扫描二维码进入COPD康复群,小组成员每周固定时间在微信群发布有关COPD的日常保健常识等宣传资料,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强化患者的健康行为和日常自我护理意识。② 小组成员每周召开例会,交流本周的护理情况,如有典型护理案例可总结提炼,丰富时效性激励护理的预案。

1.2.3.3 护理实施方法 ① 情感性鼓励:患者入院时,小组成员对其充分了解和关心,以便于医护患关系的快速升温,小组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应态度和蔼且语气温柔,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对于自身病情持悲观态度的患者要加强交流,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帮助其树立信心。② 时效性鼓励:治疗和护理全程要不定时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护理需求,针对其护理需求做到尽量满足。对于主动配合治疗并及时反馈的患者应给予鼓励和称赞,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 榜样性鼓励:每周在科室会议室进行一次患者联谊,邀请治疗过程中配合程度高且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进行经验交流,介绍自己的日常护理经验,以提高其他患者自我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取患者清晨动脉血,使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量PaO2和PaCO2。

(3)采用科室自制的COPD患者护理满意率调查表从护理技能、护理安全、操作规范、医患配合和人文关怀5个方面比较护理满意率。总分为100分,总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81~9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间FVC、FEV1和FEV1/FV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FVC、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FVC、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间PaO2和PaC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PaO2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PaCO2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吸烟和环境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病理特征为气道不可逆和气流受限,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5]。因此,在护理方式和康复疗法方面探索提高COPD康复效果的方案成为临床一线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常规护理模式无法调动患者自我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因为患者依从性较差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是近些年较为先进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护理特点为通过增加护理途径来调动患者自我护理的主动性[7]。冯敏等[8]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策略对COPD患者肺康复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评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得到显著改善。时效性激励模式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中,后被引进到护理工作中,目的在于让患者自我激励,提高自我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该护理模式在脑血管疾病护理、糖尿病护理和心血管疾病护理方面均已取得明确的效果,具有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9-11]。肺功能康复训练是通过基础耐力训练和呼吸训练来提升机体体能和呼吸功能的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是经循证医学验证证实对肺功能康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自我康复的积极性不足,往往不能发挥肺功能康复训练应有的效果,因此本研究联合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与肺功能康复训练干预老年COPD患者。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两组的FVC、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FVC、FEV1和 FEV1/FVC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PaO2和PaCO2均显著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分析其原因是,护理小组通过微信平台和线下联谊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了大量、多样的COPD自我护理指导和专业的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通过情感性鼓励、时效性鼓励和榜样性鼓励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动性[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COPD患者对于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肺功能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表现为主观满意,有助于减少医护患矛盾,为医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将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的干预中,可显著加快其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时效性满意率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新闻传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2:52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7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深部巷道锚网喷注协调支护时效性研究
煤炭学报(2015年10期)2015-12-21 01:55:41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