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2021-12-07 00:04寇丹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心内科心理护理

寇丹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共计收治112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摸球法将本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护理4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满意度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焦虑、抑郁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4周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护理方法、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效果及护理形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率、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运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内科;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引言

心理护理综合性极其强,该种护理模式主要是确保患者身心都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进而促使患者可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再加上心理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法,可以从各个方面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进而保证护理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显得尤为关键。为了促进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得到有效改善,本院采取了心理护理方法,并获取了较好的效果,现选择112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12例,依照摸球法将本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34~71岁,平均56.19±4.67岁;病程1~7d,平均4.34±1.05d;身体质量指数(BMI)18~26kg/m2,平均22.41±2.06kg/m2;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8例,心肌梗死10例,冠心病4例。观察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32~74岁,平均56.31±4.71岁;病程1~8d,平均4.39±1.11d;BMI17~28kg/m2,平均22.48±2.13kg/m2;疾病类型:高血压21例,高脂血症19例,心肌梗死11例,冠心病5例。

1.2方法

對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亲情关爱:成立亲情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主观医生及责任护士。通过给予患者亲情关爱的方式来达到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的目的。因为患者在院接受治疗过程中,心理是非常脆弱且敏感的,所以相较于健康人而言,该类患者从内心上更加迫切地需要别人来给予自己关心和照护,希望引起家人和护理人员的注意。对此,给予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亲情关爱是必不可少的。②音乐治疗方法: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采取音乐疗法无疑是心理护理应用该类患者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其具有积极的作用。音乐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通过让患者在音乐中放松身心,感受生命的美好,进而可以在住院过程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前、护理后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及抑郁进行评估,分值越低,焦虑抑郁越轻。②两组护理后4周采用通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方法、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效果及护理形式调查两组满意度,每项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③在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心理评分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4周焦虑、抑郁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后4周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4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护理前应激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率、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心内科住院患者不断增加,该类患者主要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仅采取单一的护理方法,就会日渐显现出该种护理方法的弊端,对此,临床护理中开始尝试采取心理护理方法,该种护理方法能够规避单一护理方法常见的弊端,所以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贯穿心理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模式不但全面,而且富有个性,该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克服患者的心理障碍。近年来,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是否可以真正缓解患者因为病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然成为衡量现如今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关键标准。经研究发现,心理护理能够在改善患者的身心方面发挥显著作用,避免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情况。心理护理模式可以让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都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患者住院有两大需求,治疗与舒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内科患者多存在情绪和心理障碍问题,而采取心理护理则能够在消除患者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发挥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吉亚娣.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分析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6):138-139.

[2]翟媛媛.心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47+350.

[3]姚玉艳.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9):111-113.

[4]徐晓娟.心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97-298.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心内科心理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