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107-2306(2021)12--01
高血压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外科疾病,该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动脉压与血管壁压力值持续升高。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家族遗传史、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精神应激、长期服用避孕药、过度肥胖和盐含量摄入过多等。当患者患有高血压时,常常会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心律失常和气短等症状。若高血压患者未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患者容易产生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梗死等,此时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提升,针对这一特点,高血压也被称作“无声的杀手”。相关资料指出,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多,我国每年患有高血压的人数明显增多,已逐渐成为阻碍与影响我国群众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针对高血压,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但该方法的效果较差,且长期服药容易使患者产生副作用。因此为提升治疗疗效与安全系数,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应采用一定的护理手段,本文将对生活中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高血压的常见致病因素
(一)先天性因素
家族遗传:相关资料显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有家族遗传史。
(二)后天性因素
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每天摄入的钠盐含量过多,而摄入钾的含量则过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钠盐含量应不超过5g。
②长期过度饮酒:患者具有长期过度饮酒的不良习惯,相关规定明确指出男性单次饮酒量不得超过60g,女性单次饮酒量不得超过40g。
③患者长期精神紧绷:当患者长期处于极度愤怒、紧张不安、焦虑或烦躁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导致患者的血压异常升高。相关资料显示,当患者精神处于紧绷状态时,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为正常状态的1.5倍。
④继发性因素(并发症):当患者患有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内分泌失调、学血管疾病、颅脑病变等疾病时,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大幅提升。
⑤运动量过少:当患者运动量过少时,其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
(三)其他因素
除上述先天性和后天性的致病因素外,常见的还有年龄、大气环境和血脂异常等。
二、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及危害
(一)临床症状
当患者患有高血压时,因其舒张压与收缩压受到影响,患者常常会伴有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精神萎靡、失眠、四肢麻木和心悸等症状,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心脏、肾脏和脑部等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二)高血压的危害
①眼部病变: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眼部出血、眼底动脉硬化、视力下降等症状,个别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失明。
②肾脏损伤: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长期升高,患者肾功能下降、患有肾脏衰竭的几率大幅增加。
③冠心病:长期高血压可使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与阻塞、改变冠状动脉的功能性、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其患有冠心病。
④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容易患有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
⑤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会发生一定改变,具体如下:患者左心室向外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
⑥脑部疾病:由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过高,难以实现脑血流自动调节,进而导致患者因血流灌注量过大产生脑水肿。
三、高血压的临床诊断
①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被检者是否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症状。
②血尿常规检查:若最终检测结果显示被检者出现贫血、尿中带血或蛋白质等症状,可考虑被检者患有肾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导致患者肾脏出现严重损伤。
③血生化检查:检测被检者血钾、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等生化指标。
④血压测量:对被检者进行血压测量,若被检者在不同时间内,三次检测出的血压值均高于正常标准,即可判定为高血压。
四、高血压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①调节饮食结构,减少每日钠盐的摄入量:患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每日钠盐与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增加钾盐的摄入量,饮食以清淡、低脂、无刺激为主,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加大饮食中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含量。
②缓解负面情绪,控制患者血压指标:相关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状态与其血压指标关联较大,当患者具有紧张、不安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其血压指标显著升高。因此患者应积极调整自身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使其心态平和、情绪波动较小。患者可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参加户外娱乐活动、阅读书籍和观看电影等基本措施实现自身情绪的转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血压指标的目的。
③谨遵医嘱服用药物,合理控制血压水平:针对高血压,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但该方法的见效较慢,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实现控制血压水平的目的。而当患者更改服药量或依据个人意愿服药时,会导致其出现一定的副作用,降低药物疗效,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谨遵医嘱服药,避免私自增减服药量、停止服药或更改服药时机等。
④加强血压监测,及时明确自身病情:为确保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性,增强其对自身病情的明确度,患者应及时对血压指标进行监测与记录,若患者血压水平过高应及时用药或前往医院就医。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应静坐一段时间,待呼吸平稳、血压指标恢复正常后进行测量,同时应确保每次测量的为同一位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⑤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降低自身体重: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体重过重,运动量较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针对以上特性,医护人员应为高血压患者制定合理可行、安全系数较高的运动方案,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状况与过往运动量制定运动方案。医护人员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应注意安排难度系数较小、安全性较高的运动,如跑步、游泳和登山等有氧运动;合理把控运动量,避免患者因运动强度与运动量过大而导致自身损伤。
(二)健康护理
①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度:据相关资料统计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该疾病了解较少,未能正确看待该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科普与讲解,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及病情的了解度,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护理的必要性与如何有效的开展护理,为患者开展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病情监测,及时采取救助:医护人员应定期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与记录。若患者出现血压短期迅速升高、头痛难忍、视物模糊、呕吐不止、四肢运动障碍等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防止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