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环环
(嘉思特(北京)检测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2016年12月2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1],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系统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据及洗涤消毒技术指导的医用织物洗涤标准,极大促进了我国公用纺织品洗涤卫生的规范和发展,其洗涤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洗涤质量技术标准要求
嘉思特(北京)检测有限公司是洗染行业唯一一家专业的专注于该行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对2020年医用织物洗涤质量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2020全年共检测洗后医用织物432个,涉及的产品有手术衣、手术单、手术敷料、洞巾、病员服、床单、被罩、白大衣等。其中,pH检测256个,不合格198个,合格率22.6%;卫生检测428个,不合格15个,合格率96.5%。
医用织物的pH为什么如此难合格呢,主要原因在于标准限值制定不合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2]中,对于婴幼儿纺织品pH制定的标准为4.7~7.5,而客衣执行的标准《衣物洗涤质量要求》(SB/T 10989—2013)[3]中pH限值却为6.5~7.5,范围过窄。由于《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也是参照这个标准制定的,所以医用清洁织物的pH也难以合格。目前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专业委员会正在积极修订客衣标准。相关指标要求见表2和表3。
表2 相关标准对不同类型织物pH的要求
表3 相关标准对织物pH的要求及检测方法
另外,工业纺织品洗涤剂与民用存在差别,含有更多的碱性物质,如果不按照特定的流程洗涤,很容易导致清洁布草的pH偏碱性而不合格。当然,有的洗涤企业为了中和碱性,在后期过量投入酸类洗涤剂,也会导致pH偏酸性而不合格。
洗涤工厂对实验室检测和试纸判断的区别不了解,很多企业都采取了误差很大的办法控制产品的酸碱残留。pH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试纸粗判的结果差距是很大的,主要在于实验室检测原理。实验室检测是经过剪碎,放在特定的溶剂中振荡2h再上机检测,通过大量实验,虽然两者有正向关联,但并无规律性,最大相差能到3个点。另外,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合理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或者有水洗厂使用过火碱等猛料又没即时处理好,再经过高温熨烫,碱性离子就会牢牢吸附在纤维内部,仅凭下一家水洗厂正规的流程洗涤是没办法将其洗涤出来的。
行业内有时把纺织品卫生检测又叫作微生物检测,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太准确的。微生物按照细胞结构可以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和亚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支原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霉菌、酵母菌等);以及单细胞藻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至少在目前所发现的所有细菌中都没有发现成形的细胞核,所以细菌一定都是原核生物。按照目前相关标准检测纺织品微生物指的是细菌。纺织品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殖,使沾有汗水和人体分泌物的织物产生臭味,甚至促使人体皮肤感染;霉菌的繁殖使织物产生霉斑及色变,造成天然纤维的降解。尽管合成纤维不受影响,但其吸湿性差也会直接影响皮肤微环境;医用纺织品因接触人群的特殊性,其卫生条件更是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菌落总数主要用于判定样品被污染的程度,也用于检测样品中细菌的繁殖动态,从而进行卫生学综合评价,这里指的是公共用纺织品经过采样处理,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过35~37℃、48h培养所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落的总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经常会遇到洗衣厂咨询菌落总数包括真菌吗?医院抽检出真菌怎么办?在此统一解答,我们拿到的具有CMA资质的报告中,细菌菌落总数结果是不包含真菌的。相对于更为低等的细菌来说,真菌生长缓慢,竞争力较弱,只能在不利于细菌的环境中形成优势,检测该项目的培养条件为35~37℃,利于细菌而不利于真菌的生长。实际上这也是标准没有关注到的地方。公共用纺织品所致的感染实际上很多由真菌引起,如香港玛丽医院的毛霉菌感染,20世纪70年代末明尼阿波利斯医用床单的曲霉菌感染等。真菌是一类生命力顽强且更容易传播的生物,尤其是霉菌,它们会产生孢子到处飘散,它们少数对人类有益,绝大多数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但极少数能致病或产生真菌毒素,它们的细胞较大,代谢能力比细菌强100倍以上,故在其他行业的标准限量更为严格。虽然标准没有对此类生物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从风险角度来说,如果您对当前的洗涤环境产生了怀疑,建议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提出真菌的检测要求,严格把控好洗涤质量。
如果按照标准的技术指导流程来洗涤,洗后织物的卫生是能达到要求的。现实中出现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流程洗涤,主要包括实际温度达不到要求、回用水卫生状况不合格、织物去污情况不彻底、清洁织物干燥不彻底等;另一种情况是在洗涤之外的其他环节被污染。
湿热消毒对布草卫生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参考《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对于耐热医用织物首选热洗涤方法,消毒温度在75℃,时间≥30min或80℃,时间≥10min或A0≥600。洗涤时间可在保证消毒时间的基础上,根据医用织物脏污程度的需要而延长。在医用织物洗涤过程中,经验也证明湿热消毒是首选方式。我们曾遇到有客户因为洗涤温度一段时间的失控(低于标准要求)而导致菌落总数含量高达103数量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助调整、检测和分析发现,一旦发现洗涤卫生情况不好,就算采取高效的消毒方式,其微生物含量也是逐次降低直到符合要求的。个人觉得若是想尽快消除不合格因素,所采取的措施不能只考虑对织物的微生物起到灭杀作用,也得对洗涤环境起到消毒作用,用以保证环境微生物已达到所需水平,不再影响洗涤结果。另外,在熨烫烘干步骤,温度相对较高,尤其是熨烫,有的甚至能达到160℃,这一步虽然对布草洗涤卫生保证有一定贡献,但经验证明其贡献值可能低于预期。
纺织品的污垢清除程度及纺织品干燥程度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纺织品引起的感染风险最终取决于病原体是否能在干燥的纺织品上存活更长的时间或纺织品是否被含有病原体的物质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元素主要以相应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形式提供,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而这些也是其他有生命物体所具备的,所以在干燥无生命体表面是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的,但是大肠埃希菌在干燥无生命体表面还能存活1.5小时到16个月。对于纺织品洗涤,若洗涤去污不彻底、干燥程度不够,将不利于达到卫生要求。因污垢大部分为有机物,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条件,可以干扰消毒剂发挥杀菌作用,同时也起到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阻碍了消毒因子对微生物的有效接触。研究表明,被有机物包裹的细菌,其应对消毒剂的抗力,是裸露细菌的数百倍,甚至是上千倍。这也是为什么要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因之一。
对于医院感染控制来说,临床上85%的细菌性感染都是生物膜引起的。生物膜一旦形成,含氯消毒剂都将对它无能为力,必须借助机械力才能去除。从图1看到,最初的几个小时是细菌繁殖的迟缓期,此为细菌进入新环境的适应阶段。此期细菌不分裂,为增殖准备条件。如果能抓住机会在这个时期洗涤,可获得较高的性价比。因此,不仅要先清洗后消毒,最好还要及时清洗,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洗涤质量。
图1 细菌生长繁殖的四个时期
实际洗涤过程中,消毒过程往往更为复杂。正常情况下,机械搅拌和大量的投洗帮助去掉了大部分污垢和微生物;高温、消毒剂的协同作用可让织物的卫生程度更为彻底。但在普通布草的洗涤过程中,一旦不慎遭遇了大量的微生物污染产线,或者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消毒不到位的洗涤,可能会在某些地方产生生物膜,生物膜一旦产生,就会源源不断地大量繁殖细菌,再加上脏污织物本身的含菌量,就可能导致洗涤后的布草卫生检测不合格。这种情况下可用较强机械力清除生物膜,配合消毒工序,方能较彻底地去除。从图2可以看到,含氯消毒剂作为高水平消毒剂,单独使用都不能有效去除生物膜。
图2 仅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生物膜无效
另外,洗涤过程中对于不能高温洗涤的纺织品材料需要采取化学消毒的方法,而通常使用的消毒剂性质很活泼,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控。常用于公共用纺织品洗涤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是氯漂剂和彩漂剂。含氯消毒剂易受光、热的影响,尤其是溶于水之后,会丧失其有效成分,使用时应尽量现配现用,若长期使用,建议24h更换。因为含氯消毒剂是溶于水之后产生次氯酸(HClO)的消毒剂,其消毒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HClO为弱酸,分子不稳定,Cl—O键吸收可见光光子即可断裂,所以失效反应原理是次氯酸受光、热等条件分解,从而丧失了有效成分。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把消毒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配制后的使用液由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转变成大量的次氯酸,再遇到光、热条件即发生失效反应,所以含氯消毒剂的使用液需尽快使用,尽量现配现用[7]。氧漂剂相对于氯漂剂稳定一些,消毒能力也弱一些。氧漂剂也是强氧化剂,其主要成分一旦遇到不相容的物质就会释放氧气和氢气,还有可能形成易爆炸气体,所以也需要低温避光保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视其有效浓度。
对于洗涤之外其他环节的污染,需要关注的有洗涤环境硬表面、工作人员手、洗涤环境空气、洗涤用水,甚至消毒剂的卫生状况等。其中,手卫生永远是感染控制最重要的风险控制点,约3/4的细菌传播是通过手实现的,所以不管是医院还是洗涤场所,部分岗位如取样人员要及时有效地做好手消毒工作,现在一般采用七步专业洗手方法,可以参照《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方法做专题培训(表4)。
表4 标准要求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监测方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