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非遗”漆艺术的多元化拓展研究

2021-12-07 01:21卢射雕习成荪
西部皮革 2021年21期
关键词:鄱阳漆艺漆器

卢射雕,习成荪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1 赣鄱“非遗”漆艺产业分析

陶瓷、脱胎漆器、景泰蓝作为中国工艺品“三宝”,江西占其二,景德镇的陶瓷、鄱阳的脱胎漆器,二者均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与景德镇陶瓷相比,鄱阳的脱胎漆器就鲜有人知。追溯历史魏晋南北朝以来,鄱阳一直为郡、州、府所在地,是江南重要集镇,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之一。古时的鄱阳传统手工艺异常发达,仅生产和销售脱胎漆器的作坊及店铺就有八十多家,遍及鄱阳各个乡镇。鄱阳髹漆不但闻名赣东北地区而且颇受皖南、鄂东南、浙西等地客商的青睐。鄱阳县城繁荣促使各省份会馆相至设立,发达的水系交通与繁荣的商贸气息无疑让鄱阳漆艺集众所长的同时也推进漆艺产业对外的发展与拓张。

新中国成立以来,鄱阳由传统的漆艺作坊变成了“油漆生产合作社”,后演变至“鄱阳县脱胎漆器厂”,其品质优良产品远销海外,漆器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二。在一切向好发展之时1995 年厂房遭受火灾,大量技师另谋出路,加上政府未及时补救与处理导致鄱阳漆器产业日渐颓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重视与保护政策的出台,《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11 年10 月正式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鄱阳“非遗”漆艺得到重视赶上了国家政策的春风,其产业也在逐步回生,但至今历经多年也未见显著成效。贴着赣鄱“非遗”漆艺“标签”的工艺品销售模式已难以打破当下赣鄱漆艺产业颓败局面,脱离当下物质文化生活的“陈形旧器”;百年不变的技艺与不思创新;销售渠道的单一以及当下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艺繁琐、价格高昂、实用性低、样式陈旧的纵跨千年的艺术瑰宝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共属赣“非遗”文化的景德镇“陶瓷”相比,“漆器”发展史虽远超“陶瓷”直至4200 多年前的夏禹时代,“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甚至把中国以漆髹物的历史推至7000-9000 年前,历经千年技艺的演变与形式的创新都未能把它拉下作为把玩、收藏的艺术品、工艺品神坛。当下的漆艺产业长期处于没落萎靡状态,当下正急需像江西陶瓷艺术产业一样,进行一场当代传统漆艺产业转型与创新。

图1 河姆渡朱漆大碗v

2 国外漆艺多元化产业现状

纵观亚洲漆艺发展史,中国可称为鼻祖与发源地,然而论当下我国的漆艺技术,不管是从“漆艺”的技艺传承、漆艺产业的多元性,还是漆艺科技创新应用技术等方面都滞后于日、韩、越。日本的“漆器具”艺术真正做到了融入生活,其人均拥有量已位于世界第一,凸显了“工艺=用+美”,“用”在前“艺”在后的传统漆艺文化。日本漆艺注重传统“精工”文化,融入了当代艺术审美,更加强调“日用性”与“生活性”。“以人为本”的设计,在日本的“漆器具”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展现了当代日本漆艺立足传统的同时,向多元产业拓展,与应用设计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下的显著成效。韩国漆艺是最具综合应用性的,当前,韩国漆艺的产业结构、艺术观念、表现技法在某种程度上均已完成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较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体系。同时应用拓展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日用品设计”“空间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现代材料与先进的加工技术促进了漆艺的应用领域性创新,形成了传统漆艺产业模式向现代产业多元化模式拓展,使韩国漆艺在短短20 余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越南“漆壁画”艺术是从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的当代漆画艺术。发展至今,“磨漆画”已经成为越南的国家遗产。近90 年的时间,越南的“漆壁画”艺术自成一派,享誉海内外,艺术家们从传统漆工艺品中不断凝练技术,嫁接到“漆壁画”中使用,技术间的交叉融合。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创新,让越南“漆壁画”更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当地“漆壁画”市场也逐渐受到海外国际市场的欢迎。

3 赣鄱“非遗”漆艺多元化拓展途径

赣鄱传统漆艺在秉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需不断地进行艺术多元化拓展,需从艺术品、工艺品的神坛走向大众,现代日本著名工艺美学家柳宗悦(1889-1961)先生在《工艺之道》的序言中这样深情地写道:“工艺之美表现为‘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的平凡世界的深深的缘分。”[1]我们无时无刻看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美,生活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道美。让“漆艺”走入生活,审美亲民化、应用多元化、艺术形式与语言多样化的拓展是让“漆艺”文化传播最为有效的方式。

3.1 赣鄱漆艺术语言的多元化再拓展

传统的鄱阳漆艺术语言主要体现于“脱胎漆器”上,以“夏布”为底,大漆为料,利用传统的“夹苎胎”之法,历经多代改良形成了著名的“鄱阳脱胎漆器髹漆技艺”,制作工艺多达50 余道,主要分为上下两组工序,上工序为制底胎、裱布刮灰、髹漆,而下工序为装饰工序(彩绘、刻漆、贴金、隐花、变涂、台花、赤绿宝砂、菠萝漆等),而漆艺品多以日用器具与装饰工艺品两大类为主,漆盒、漆瓶、漆屏风、漆箱、漆筒、漆画、人物与观音摆件等,然而这些漆器品从视觉审美与形式创新上都处于一个瓶颈阶段,“陈形旧器”与一成不变的装饰技法。而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漆艺都属于师徒制、家族作坊制的技艺传承,美学的认知与设计领域相关的知识的缺乏,形成了难以破旧的局面。因此,首要考虑的是让传统漆艺走出家族与师徒传承的模式,其次拓展艺术语言多样化,让陈旧不变的传统漆器纹样、表现技法、表现形式等进行革新与尝试。[2]

当代国际漆艺品的发展路线是传统技艺与设计相结合,传统手艺人与新兴学院派的融合交流,让古老的漆器工艺焕发新生。清华美术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等各国院校都设置了漆艺术专业方向,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教学。传统工艺与新型表现手法的结合,不仅将文化融入形表,更让现代漆器工艺品更具现代设计理念开拓出更广泛的需求群体。四川美院沈福文老师欲复兴我国漆艺,在漆器题材选择方面更倾向于传统纹案;中国美术学院唐明修老师一直坚持用漆从事实验美学,他的每一幅漆画随着时间的推移色彩愈加靓丽,大漆的美隐而不现含在其内;日本漆艺大师柴田是真制作的漆器类型非常广泛,如:各式餐具、茶具、文具,还有其随身用的收纳盒、箱等。现代漆器的外观颠覆传统的器型,更具流线感,贯穿在更多设计语言在造型之中,让传统工艺和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具有实用性和跨界融合的当代漆艺术作品。对漆艺品的不断创新不仅只靠匠人们的技艺,向学界靠拢能有效促使漆艺在美学、科学、设计学等多学科领域被作为专业方向、科研项目、专业课程等被不断探索与创新,这无疑是漆艺不断创新与研发的坚实后备力量;向多产业靠拢,让漆艺产品渗透于生活细节中,摆脱工艺品、收藏品的单一产品路线,形成产学互促形式,以设计作为主导引领,对其艺术语言与样式进行再设计,对其材料与工序进行置换与精简化,突出其漆产品的艺术性的同时增强其实用性,此途径是盘活当下传统漆艺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向国际审美与需求的接轨是立足民族传统,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需求,以“一带一路”跨国产业综合式多角度的发展为方向,促使国内漆器产业拓展能满足对外经济贸易和欧洲多个行业漆器产业与应用的需求。

3.2 赣鄱“非遗”漆艺术风格再拓展

赣鄱“非遗”漆艺术风格是由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而成,也是地域艺术文化发展盛衰的表现。如前文所述对比日、韩、越三国,在各国有着明确的艺术风格与定位,不难分析日、韩、越漆艺风格与定位上有着共性:传统漆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下的科技艺术备受推崇,它促使传统的漆艺术走向多元化拓展的道路。当下民族性文化的艺术品受国际贸易市场的欢迎,日韩的漆器用品、越南的“漆壁画”大受海外市场收藏者的青睐,因为在它秉承了传统技艺美与民族性文化的同时融合了当代艺术语境,表现出了当代漆艺深厚的时代特征,成为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价值导向。

在科技艺术新思潮下重塑现代漆艺术多元化风格的同时,赣鄱传统与“非遗”脱胎髹饰品漆艺有着可挖掘与创新的空间,坚持以民俗文化为基点进行挖掘与探索,从而建构具有汉民族传统性与现代派艺术独有的新型艺术风格形式。饱含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是经久不衰的,“当代文化全球化正在破坏地域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不同生态环境下差异性文化形态,应促使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扬弃中持续发展。”[3]

3.3 赣鄱传统漆艺美学价值再拓展

漆器作为鄱阳民俗艺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是维系民俗文化存续与传播的纽带,它反映了地域文化、经济文化、风俗文化等多方价值,正因为其多方价值的存在让其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传承与传播。单论其美学价值,鄱阳漆器又被称为“鄱阳湖畔的黑宝石”,黑漆的底色,更能衬出金银的绚丽,而且防腐防蚀的漆器能保证颜色经久不变。漆器的纹路繁多,有云纹、动物走兽纹、龙凤纹、螭龙纹等,生活用品类有碗、樽、杯、盘等日常餐具,也有几、案、屏风等大件家具。漆器成品质地清透、纹案大气,尽显漆器的传统工艺精湛与传统质朴的美感,然而当下科学技术与新型材料不断推新,“以人为本”的设计让产品更加科学与人性化,这使得传统的漆器除保留古朴遗风的艺术魅力之外,可向新型材料的科技美学价值拓展,也同时可与人性化、应用性强的设计美学靠拢,促使其向多领域(软装饰漆壁画、建筑装饰材料、工业产品设计、日用品等)跨界创新应用的同时对其美学价值从传统小众认知走向大众亲民,从收藏品、艺术珍品等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变为多元化的、点缀生活的种种实用物件。

4 赣鄱“非遗”漆艺文化多元化传播

赣鄱“非遗”漆艺文化的多元化拓展,是盘活当下赣鄱产业发展与传承的重要手段,科技漆语言的创新是对传统漆艺的一场“变革”,新型材料的运用、高端仪器的精密加工、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让“漆艺”走向大众生活,“科技漆艺”的艺术语言创新与变革是当代社会高度发展背景下,是传统漆艺向社会各大应用产业拓展的有效途径;是促使赣鄱“非遗”漆艺通过多领域途径、多元化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是传承与发展赣鄱传统漆艺文化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鄱阳漆艺漆器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我等你在鄱阳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漆器收藏三问
奇妙的漆艺之旅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漆器匠人坂本雅彦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