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良,程 路,2,胡淑兰,2,王 琦,张 侠,2,张文静
(1.陕西省气候中心,西安 710014;2.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16)
风是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1]。风对天气气候、环境空气质量有着重要影响[2],尤其是低空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3-4]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发展与开发,西安市城区建筑密度逐年增加,下垫面变得更为粗糙,城区气象站风速普遍呈现减小的趋势,空气污染[5]和城市热岛日益加剧[6]。由于目前国家气象观测站较少,自动站的观测点不够密,其代表性不够理想,因此仍不能满足应用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给出时间间隔短、空间间隔小的资料序列,既可用于污染参数与模式计算[7-8],又能研究区域不同时段流场主要特征与局地环流的变化规律,对合理规划城市整体结构[9-10]、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形成舒适、节能的城市空间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WRF模式广泛用于风场模拟[11-12],较前的MM5中尺度预报模式也有着广泛应用[13]。小范围风场的模拟则有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类软件[14-15]。
为了更好地获取西安的风场,选用新一代高分辨率中尺度预报模式——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 Mode1)。该模式为完全可压非静力模式,采用Arakawa C网格,为集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模拟及数据同化于一体的模式系统,能够更好地改善对中尺度天气的模拟和预报。数值模拟使用的是当前较新且比较稳定的3.6版本。
模式采用3重区域嵌套,第一重包含青藏高原及沿海等影响天气系统的地理区域,水平尺度27 km×27 km;第二重水平尺度分别为9 km×9 km;第三重覆盖陕西省,水平尺度分别为3 km×3 km,垂直模拟层数为49层。初始场利用NCEP 1°×1° FNL再分析资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水汽、风分量等。同化方案采用3DVar,将NCEP DS337.0观测数据同化到初始场和边界场中。使用数据包括:纬向风分量u、经向风分量v、垂直风分量w,主要用于分析模拟区域的流场、速度场。
图1为风场分析的模拟区域及东西向和南北向剖面选取位置。文中北部山区指渭北海拔高度大于600 m的地区,南部山区指渭河以南海拔高度大于600 m的地区。模拟区域指图1所含范围:东到渭南,西含礼泉,北达铜川,南至秦岭;西安城区指渭河以南、终南大道以北、东三环以西、沣河以东范围内人口、机构、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区域;西安周边指图1内距离城区较远的区域。
图1 西安风场模拟区域、地形与垂直剖面位置图
微物理过程:lin方案,较为复杂,考虑了水不同相态的变化。长波辐射:RRTM方案,是一种快速辐射传输模式。短波辐射:RRTMG方案,考虑到了随机云重叠的过程。表层:Pleim-Xiu表面层方案。陆面层:Pleim-Xiu路面模式,与表层方案相对应。行星边界层:Mellor-Yamada-Janjic TKE方案。积云参数化:采用NCEP业务使用的Betts-Miller-Janjic方案。
冬季包括12月、1月和2月。1月是西安平均温度最低的月份,选择2015—2017年代表月 1月的模拟结果,用于分析西安冬季的风场特征。图2为2015—2017年不同高度平均风场。1月10 m高度平均风场:模拟区域风场总体呈气旋状,中心位置在西安三环东北段附近,风速小于0.5 m/s;渭北风速大,在1.5 m/s以上,风向基本为东北风和东东北风;咸阳及其以西风速小,不足1 m/s,多为偏西风;秦岭北部风速较小,大部分为偏西风,蓝田附近则为偏南风。0.1 km高度平均风场:模拟区域风场总体也呈气旋状,中心位置在骊山附近,中心风速不足1 m/s;渭北风速最大,达3 m/s,大部分为东北风和东东北风;渭河沿线风速相对较小,不足1.5 m/s,其西部以北风为主,东部多为东北风;秦岭附近风速在1.5 m/s左右,基本为偏西风。0.5 km高度平均风场:渭北风速大,大部地区大于2 m/s,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和北风;秦岭附近风速其次,风向多为偏西风;骊山为风速低于1 m/s的低值中心,其风向多为偏北风。1 km高度平均风场:模拟区域西北部山区、南部山区风速大,介于1.5~3.5 m/s,风向多为西北风;模拟区域的中部风速小,不足1 m/s,大部分为偏北风,南部基本为偏西风。2 km高度平均风场:模拟区域西北部山区、南部山区风速大,介于4.5~6 m/s;咸阳、兴平与户县一带风速较小,低于4 m/s;整个区域均为偏西风。5 km高度平均风场:模拟区域西北部山区、南部山区风速大,介于18~21 m/s;咸阳、兴平与户县一带风速较小,低于17 m/s;整个区域均为西风。
图2 西安2015—2017年1月不同高度平均风场(单位:m/s)
风速与风向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1月,受蒙古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从渭北平原进入关中地区。由于关中盆地西部窄,南有秦岭山脉,进入气流会受阻变缓,并形成涡流状。在0.5 km高度以下,风向、风速受地形影响较大,最大风速在渭北地区;2 km高度风向已基本不受地形影响,整个区域均为偏西风,盆地上空风速受影响较小。5 km高度风向全部变为西风,秦岭上空风速大,盆地风速小,但相对差异明显变小。
图3为2015—2017年1月10 m~5 km高度上的平均垂直速度场。盆地地区平均垂直速度基本为0 m/s,南部、北部山区有弱的下沉气流。0.1 km高度模拟区域盆地地区有弱的上升气流,平均垂直速度不足0.02 m/s,周至南部山区可达0.04 m/s,北部山区有下沉气流。0.5 km高度模拟区域盆地地区有弱的上升气流,西安与咸阳以北平均垂直速度一般小于0.01 m/s,西安与咸阳以南大于0.01 m/s,周至南部山区可达0.04 m/s,西北山区、东南山区有下沉气流。1 km高度盆地大部分地区有弱的上升气流, 平均垂直速度一般为0.01 m/s,长安区有0.02 m/s上升气流,其南部山区有下沉气流可达0.03 m/s,西北山区有下沉气流。2 km高度模拟区域盆地及以北地区有弱的、零散的上升气流, 平均垂直速度一般为0.01 m/s,南部山区有下沉气流,为0.01 m/s。5 km高度气流垂直速度较小,大部分介于-0.01~0.01 m/s之间。总体上南北两端存在较强的下沉气流,盆地存在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中心位于33.7°N、108.5°E。
图3 2015—2017年1月不同高度平均垂直速度场(单位:m/s)
图4a为2015—2017年1月平均速度东西向剖面。1 km以上模拟区域风速随高度增加,东部风速相对较大; 109.1°E以西0.2 km高度以上有约0.5 km厚度、风速大于1.6 m/s相对大风速带,之上至1 km为一相对小风速区。2015—2017年1月平均速度南北向剖面(图4b)显示,1 km以上模拟区域风速随高度增加,南部风速相对较大,北部较小,中部最小。34.4°N以北0.05 km高度以上有约0.3 km厚度、风速大于2.5 m/s的相对大风速带,其上至1 km为相对小风速区。
图4 2015—2017年1月平均风速(单位:m/s)东西向(a)与南北向(b)剖面
从2015—2017年1月东西向剖面平均垂直速度日变化(图5,有些时刻省略)可见,21时低层1.5 km以下为较强上升气流,中心高度在0.5 km,近地面有下沉气流,东部比较强。2.5 km以上西部、中部为下沉气流,东部为上升气流。22时东部局地环流明显,西部多下沉气流,中、东部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之后气流不断变化,但低层为上升气流,高层为下沉气流的特点在10时前基本不变。11时起, 整个剖面基本为下沉气流,13时达到最强,在中西部1 km上下、高层中部偏东的地方有较强下沉气流,东部低层为一小范围较强上升气流。14时后,下沉气流减弱,15时1 km高度有4个较强下沉气流中心,16—19时,有零散上升气流出现、加强,下沉气流逐渐减弱,局地环流明显。20时局地环流减弱,低层以上升气流为主,高层以下沉气流为主。
图5 2015—2017年1月东西向剖面不同时刻平均垂直速度(单位:m/s)
从图6可见,21时中北部1 km高度为较强上升气流中心,其上部有下沉气流,南部有弱上升气流,最南部为下沉气流,最南部近地层下沉气流强度较大。21—11时,上升气流由强转弱,且主要出现在低中层;下沉气流则是由弱变强,由高层向地面发展。12时以后,下沉气流占主导地位,并在14时达到最强,其间,秦岭脚下存在一小块上升气流区。15时后,下沉气流开始减弱,上升气流加强,且19时的上升气流区比20时的大。
图6 2015—2017年1月南北向剖面不同时刻平均垂直速度(单位:m/s)
对21—20时平均垂直风速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东西向剖面第1、第2模态见图7a、图7b,相应的时间系数见图8a、图8b。从图7a可见,主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东部以下沉气流为主,西部存在较强的局部下沉气流。从第1模态时间系数来看(图8a),前半夜较高,后半夜较低,13—17时小于0 m/s,14时最小。此变化表明,夜间主城区上升气流旺盛,郊区为下沉气流,此循环白天开始减弱,并在下午变成主城区为下沉气流,郊区为上升气流。
图7 2015—2017年1月东西向剖面垂直速度第1(a)、第2(b)模态
图8 2015—2017年1月东西向剖面垂直速度第1、第2模态时间系数
第2模态(图7b)以下沉气流为主,中西部有多个较强上升气流。第2模态时间系数(图8b)和第1模态时间系数变化基本相反,第2模态场后半夜和白天以下沉气流为主, 前半夜则以上升气流为主。从表1来看,前2个模态方差贡献率大于70%,基本可代表剖面垂直速度的变化特征。
表1 2015—2017年1月东西向剖面垂直速度前10个模态方差贡献率 %
南北向剖面平均垂直风速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第1、第2模态见图9a、图9b,相对应的时间系数见图10a、图10b。从图9a可见,主城区既有上升气流又有下沉气流,北部以弱的下沉气流为主,南部存在较强的局部下沉气流。从第1模态时间系数来看(图10a),夜间比较高,08时后迅速减小,13—15时小于0 m/s,14时最小。此变化表明,夜间主城区有一定的上升气流,郊区多为下沉气流。此循环在日间开始减弱,并在下午变成主城区为弱的下沉气流,郊区为弱的上升气流。
图9 2015—2017年1月南北向剖面垂直速度第1(a)、第2(b)模态
图10 2015—2017年1月南北向剖面垂直速度第1、第2模态时间系数
第2空间模态显示中北部以下沉气流为主,南部下沉气流间有多个较强上升气流(图9b)。第2模态时间系数和第1模态变化基本相反(图10b),第2模态场白天以下沉气流为主,15时最强;21、22时上升气流较强,夜间其他时间垂直速度趋于0 m/s。从表2来看,前2个模态方差贡献率大于76%,基本可代表剖面垂直速度变化特征。
表2 2015—2017年1月南北向剖面垂直速度前10个模态方差贡献率 %
(1)西安及其周边区域1月流场接近地面为一气旋状,在10 m高度位于西安三环东北段附近,且随高度增加向东偏移;到0.5 km高度演变成槽状,1 km高度演变成“Z”形状,2~5 km由偏西风变化为西风。
(2)模拟区域1月平均风速具有秦岭山区、渭北山区大,渭北平原地区小的特点, 1 km高度以下大部分的平均风速不超过3 m/s,有相当一部分平原地区低空平均风速小于1 m/s。部分地区在0.3~1.4 km高度有小风速区存在。1 km高度以上风速随高度增加;
(3) 1 km高度以下,关中盆地有上升气流,南部山区、北部山区有下沉气流,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最大速率为0.04 m/s。上升气流中心位于33.7°N、108.5°E。
(4) 1天大部分时间之中,西安周边为下沉气流,市区为上升气流。此环流夜间最强,昼间开始减弱, 11时之后,整个剖面基本为下沉气流,在13、14时达到最强。15时之后,下沉气流开始减弱,有零散的上升气流出现、加强,并逐步演变为城区为上升气流,周边为下沉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