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倩,王 慧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030032
全身麻醉病人在术后苏醒期间疼痛感强烈[1⁃2],极易发生兴奋、躁动等现象,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危及生命安全。尽快减轻全身麻醉病人术后疼痛感,改善躁动,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对于预后至关重要[3]。已有报道指出,针对性护理结合个体差异进行镇痛处理,有助于尽快缓解全身麻醉病人术后疼痛感[4⁃5]。本研究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早期疼痛护理中,取得一定效果。
1.1 研究对象 于2019 年7 月—2020 年10 月选取我院行全身麻醉的100 例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全身麻醉指证[6];②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循环不稳定;②术前心肺功能不全;③术中大出血;④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⑤患有血液疾病;⑥患有严重高血糖或高血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6~75(60.1±11.4)岁,体重51~78(64.1±7.8)kg。研 究 组:男28 例,女22 例;年 龄47~77(61.6±12.0)岁,体 重52~79(65.2±7.1)kg。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吸痰护理、使用镇静药物、做好并发症对症护理。
1.2.2 研究组 进行针对性护理。①药物镇痛:手术结束后,采用Steward 量表和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SAS)对病人进行评估,若Steward 量表评分<4 分且SAS>4 分,遵医嘱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观察5 min,若症状未改善,静脉注射地佐辛5.0 mg;再观察5 min,若症状仍未改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10 μg。②心理疏导:病人苏醒后及时告知病人手术结果以及目前身体状况,并向病人提供心理安慰;告知病人引起疼痛的机制及正常反应,无须过分紧张或担忧。③呼吸指导:指导病人合理、有效呼吸,减轻疼痛程度。④体位干预:合理摆放体位,结合病情适当抬高床头,减少牵拉痛,提高病人舒适度。⑤风险防范:使用约束带约束病人,减少坠床、脱管等不良事件发生,合理调节约束带松紧度,锁定推车刹轮,固定床栏。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 h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干预后1 h 躁动发生情况。其中,VAS 评分总分为0~10 分[7],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疼痛感越强烈。躁动情况评估中,能够自行支配肢体动作,术后无不安、兴奋,能主动配合医护操作为无躁动;受到刺激时有不安、兴奋行为,对其进行安慰及交流后停止躁动为轻度躁动;无明显刺激时也会有不安、兴奋行为,给予制止方可停止为中度躁动;无明显刺激时也有激烈不安、兴奋行为,多名人员给予制止后方可停止为重度躁动。总躁动率=轻度躁动率+中度躁动率+重度躁动率[8⁃9]。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 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数据,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人MAP、HR 及VAS 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MAP、HR 及VAS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MAP、HR 及VAS 评分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P例数50 50 VAS(分)4.48±0.21 2.51±0.18<0.05 MAP(mmHg)117.55±8.83 117.86±8.69>0.05干预前HR(/min)98.64±3.85 98.59±3.69>0.05 VAS(分)6.79±0.22 6.82±0.21>0.05 MAP(mmHg)101.69±8.41 91.52±4.25<0.05干预后HR(/min)83.56±5.68 79.91±3.25<0.05
2.2 两组病人躁动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早期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得以恢复[10],而麻醉药效减弱,对疼痛极为敏感,一方面会提高躁动发生率[11],增加病人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护理难度,另一方面会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使病人出现生理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心律失常、血糖升高[12⁃14],甚至发生心血管意外。此外,疼痛也会降低肺顺应性,造成低氧血症或加重肺通气不足[15],提升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往对此类病人进行常规护理重在加强体征监测,难以缓解病人疼痛感,导致躁动发生率较高[16]。本研究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早期,遵医嘱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等镇痛药物[17],可以尽快减轻疼痛程度;通过体位调节,能够减少切口牵拉,缓解疼痛感;已有研究显示,疼痛与负性情绪存在密切联系[18⁃20],当病人清醒后及时告知其手术成功,提供心理支持与安慰,也能改善病人烦躁、焦虑情绪,达到镇痛目的;通过指导病人调节呼吸节律,能缓解紧张感,改善疼痛状况;通过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能减少脱管以及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有助于确保病人安全[21]。干预后,研究组病人MAP、HR、VAS 评分及总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早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确保生命体征平稳,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