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辉,刘现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 100081)
当前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动能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1]。同时,全球创新活动呈现多级化、集聚化特征,“多尺度、多中心、多节点”的创新网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未来发展趋势[3]。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16年,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4]。2020年3月,科学技术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5],同年5月,又批复了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6]。
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聚集创新要素打造协同创新新格局,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是树立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新标杆,是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全新探索[7],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迫切需求。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有利于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吸纳外部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业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8],推动科技农业有机融合,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助力地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9-10]。
本文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通过总结凝练国内外科技中心典型案例的先进做法,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创新”概念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被提出后,大量研究从技术经济和地理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了探索[11]。技术经济维度主要是指研究机构间、产业间以及彼此形成的创新网络。由于全球自然禀赋、经济水平、发展政策等的差异化,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创新的地理空间特征得到关注,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被提出。从空间尺度来讲,全球、国家层面创新中心首先提出,最早可追溯到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概念,随之世界科学中心、世界科技中心等相近的概念相继出现[12]。20 世纪 80 年代,对科技活动空间异质问题从空间尺度下移,开始出现更小空间尺度,如区域、城市创新中心。但目前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功能特征未形成统一界定与认知。
杜德斌等[11]认为,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在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全球或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是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体现。眭纪刚[13]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界定为在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据引领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李家洋院士[14]则从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阐述,认为国家农业科学中心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代表国内科学研究最高水平、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由来自该领域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组成;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则是在事关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域内,重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主要以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开放共享的重大科学设施、平台或综合试验基地为依托,由来自该领域多个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组成。
从研究内容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分为综合型与专业型,如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是聚焦西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需求,涵盖植物工厂、蔬菜育种、智慧农业、都市农业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型创新中心,南繁研究院则是聚焦生物育种领域的专业型创新中心。
国外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荷兰食品谷最为典型。2004年,以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为核心,着手创立“食品谷”(Food Valley NL),重点在食品产业领域,促进大学、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吸引潜在的合作者和投资者,促进农业创新和经济发展。以大学为核心形成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是该中心最大的特点:首先,中心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创建了农业“双重金三角”模式,创新和转化更多科研成果,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展,打造国内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相互沟通及国际合作的典型范式。其次,中心专门建有创新与孵化平台,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吸引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孵化器公司为上千家食品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产品创新方案、商业推广计划和员工培训等服务。荷兰食品谷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创新型食品产业集群、荷兰食品技术与产品对外展示与合作的重要窗口,被称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食品谷[15],其中政府的扶持起到了巨大作用,早期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政策及订单支持。
全球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多数涵盖了农业版块内容。美国圣何塞科技创新中心处于全球最负盛名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的核心地带,位列美国十大创新科技中心之首,近年来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向农业领域延伸;依托该中心成立的IntelinAir公司是一家通过摄像装置取得农作物的各类图像并开展智能分析的科技公司,目前成为全美最受关注的农业创业公司之一。筑波科学城被誉为日本第一科学城,现代农业是其重要的版块之一,内部研究机构涵盖了生物资源、热带农业、食品科学、农业工程、畜牧等农业科学领域[16]。
2.2.1总体概况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往往会包含农业版块。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等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均包含了生命科学或农业版块。如上海张江实验室主要在蛋白质科学领域设置了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构建生命科学研究基础设施集群,北京怀柔科学城布局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等生命科学领域重大设施[17]。二是,从2016年提出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后在南京、山西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地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探索科技产业融合互促的机制创新,构建农业科技转化“生态系统”、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与地方联合建立的区域性研究中心(所),以成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南繁研究院等为代表。
2.2.2典型代表 ①成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8月,成都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出资在天府新区鹿溪智谷核心区建设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其利用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优势,促进技术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快速转化科技成果,力争建成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人才培育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打造包括植物工厂、新型动物疫苗、蔬菜育种、作物营养强化、智慧农业等的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一期投入实验室等条件建设约11.6亿元。
②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提出了“农业中关村”概念,支持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的京瓦中心定位于打造集“技术研发、展示示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交往、战略咨询”于一体的公益性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机构。中心将聚焦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全产业链价值创造等方面,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和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打造北京市农业领域重要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孵化转化中心,逐步形成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的食品谷模式和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外农业产业价值链创新和学习的样板。
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广东省“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由广州市政府举办,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组建和管理,由李家洋院士担任主任,规划3年投资24亿元。实验室总部落户华南农业大学,采用“核心+网络”的模式组建,瞄准岭南特色农业产业,聚焦现代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与精准农业、动植物重大生物灾害防控、生态循环农业、农业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开展现代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打造岭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④南繁研究院。2019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注册成立“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简称“南繁研究院”)。南繁研究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为需求导向,以抢占国际农业科技制高点为目标牵引,打造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种业创新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更是开创了国家南繁科研力量实体化和本地化建设的先河。相继立项建设了国家南繁作物表型鉴定设施5.44亿元,种业创新实验室获得海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总投资6.5亿元。
2.2.3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受到国家及相关部委、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定位交叉重复较多。不同区域、不同能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交叉重复,不能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如生物育种,在高校、科研机构经常交叉重复建设。二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整体起步较晚,农业领域尚无系统规划重大科研设施布局设计,数量相对滞后,截至目前农业领域国家重大科研设施数量(3项)仅占全国所有建设运行重大科研设施数量(55项)的5%;没有形成国际知名科研设施群,对高水平原始创新的支持不够[18]。三是体制机制创新有待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聘用、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产学研机制、政府服务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金融支持机制等方面仍不完善,已有科技中心及属地政府,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来农业科技中心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避免贪大求全。首先,在国家层面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席会制度,在国家层面对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进行整体设计,按照前瞻布局、需求导向、产业匹配、空间优化等原则统筹考虑功能、区位等,做到“全国一盘棋”。其次,支持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为主体,利用其学科优势,在全国布局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对体制机制创新进行先行先试。
要充分利用地方自然条件、资源特色、区位优势等,突出问题和目标导向,明确创新中心功能定位。一是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的产业导向型中心,如南繁研究院,主要解决育种扩繁问题。二是以搭建科技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区域带动型中心,如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带动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三是以科技创新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战略导向型中心,如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解决西部农业发展重大问题。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创新人才、资金、项目等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要重视其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引领作用。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大信息技术、生物基因、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研究深度融合。在加强与产业匹配的前提下,要注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全域均衡、重点集群的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农业农村自然区划、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空间差异,加快基础设施区域层面的布局优化,形成相对集聚区。
多元、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是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特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开辟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构建更有利于创新的生态。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人才始终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探索人才激励机制,采用柔性引进、兼职兼薪等政策,用好用活人才,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确保科研人员有动力和获得感。二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共享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形成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主体、企业等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三是强化绩效评估。重大项目执行或验收评价中明确职责、实施奖惩,突出执行绩效,突出创新质量、贡献与标志性成果评价。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受差异化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布局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各地对农业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需求也呈现差异化特征,对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迫切。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受到国家及相关部委、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未来要充分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重点从科学顶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