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军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武威 733000)
张义灌区所处区域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寒冷干燥、多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雨量少、蒸发量大等特点。降水年际变化显著,年内分布不均匀。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西北风盛行,气候干燥、寒冷,降雨量少;春季受西北冷高压影响逐渐退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逐渐加强,气温增高,降雨量增加。夏季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抬升,印度洋西南湿气流的输入影响,冷暖空气活动较为频繁,气候变化明显,雨季从每年7月中上旬开始到9月下旬基本结束,雨量较为集中,强度较大,易造成山洪灾害;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逐渐衰退,西北冷高压逐渐增强,气温逐渐降低,雨水明显减少,偶尔年份则出现秋雨连绵现象。
根据武威市气象站多年资料显示:该地区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5.3℃,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0℃,多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29.5℃;最大积雪13.0 cm,最大冻土厚度1.81 m;由于自然条件差,农村饮水用水有史以来主要依靠窑水、泉水或井水解决。
张义人饮工程选用黄羊河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在张义渠首取水,经预沉池沉淀,埋设输水管引水至净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通过清水池调节,埋设供水管网,管网沿线修建各类减压、分水、控制阀门井,利用自然落差自压供水到户。
张义人饮配水管网地面高程2 096.34~2 370.5 m,地面坡降1/150,主要为农耕区及居民区,适宜布置树枝状配水管网。本工程配水管网按树枝状布置,按照供水厂→供水主管→供水支管→分支管→入户管依次供水到户的思路,结合供水对象及配水线路经过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布置。组内支管在已建的入组水表井内开口,埋设供水管道至各用水户入户水表井,供水管线布置在道路或渠道的一侧,依照居民点布设供水管线,管道埋设在冻土层以下,管顶以上埋深1.9 m,管槽开挖后应清除管槽底部石块杂物,并一次整平。供水入户管埋设为DN25PP-R,管道埋设在冻土层以下,管顶以上埋深1.9 m,管道入户后应设置在有取暖设施的房间或炉灶边,水龙头设置高度0.8~1.2 m。以3~5户为单位,统一修建集装水表井,内部装配水表、球阀等设备,方便供水管理。
从2018年开始,相继实施完成了张义镇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将张义大河作为主水源,解决了张义镇11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697万人和13所中小学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为确保人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目前,由于管理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业务知识欠缺,思想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淡薄,仍然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工程运行管护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全面,具体管护措施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彻底。
由于农村人饮安全用水宣传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农户安全用水意识淡薄,参与、支持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认为自来水要花钱购买,并且没有井水好喝,导致自来水使用人数较少。在水价制定过程中与群众互动不够,调研不深入,没完全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导致群众对水价制定过程参与度不够,了解不深,严重影响了群众对自来水水费的接受度,导致工程建成后的水费收缴困难。
农村供水人口大多分散居住,聚集程度较低,供水规模不大,运行成本偏高,水费收缴困难,水费收入收不抵支,难以形成规模用水效益,维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困难,运行管护资金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同时,农村供水人口大多外出,取用水量远低于规划用水量,特别是留守的老人、小孩用惯了免费使用井水,往往舍自来水而取用井水,导致部分集中供水工程形同虚设。
水表井、闸阀井是人饮工程中最重要的土建工程,点多量大。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如果工程质量把关不严,修建的阀井质量不过关,深度不够,将严重影响闸阀和水表安全。特别是进入冬季,如果群众不及时采取包裹、覆盖等防冻保护措施,可能将井里闸阀和水表冻坏,造成人饮供水中断,进而大范围影响村民正常用水。
按照管护协议、管理网格责任体系,督促各责任人、水务职工、村级管护员不间断对供水工程进行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冻了管,有人管,能管好,群众满意”。
针对张义山区群众对人饮工程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水管处职工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基层,入户宣传动员,发放宣传材料等,使广大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
接入村组内的自来水、集中供水点管网要组织人员进行防冻巡查,严禁在管线上取土削坡,严禁擅自开启控制阀井井盖,并采取培土加厚、覆盖缠绕保温材料等办法保温防冻。极寒天气时,可在支管上设置极小流量的活水管,保持管内水流流动,当冻阻物理传导或阻塞发生时,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疏通等技术及时抢修,保障供水支管畅通。
井内应干燥、无积水,避免水浸泡供水设施;下雪后及时清除井盖上积雪,避免积雪融化后流入井内;井内水表、阀门等设施应采用棉织物、海绵、塑料、泡沫等材料包裹、缠紧保温;水表、阀门下面要垫空,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井盖上一定要覆盖塑料布、旧棉絮、草垫等材料保温。
农户庭院中自来水、小电井供水管道要用棉织物、海绵等材料包裹、缠紧保温,每次使用后,打开控制阀门排掉管内余水,防止冻阻;必要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伴热带或电热丝紧贴水龙头一直铺到地下进水管阀门处,通电保温、消冻、防冻;利用阀井内安装的软管取水后,要及时放入阀门井内,防止软管冻裂折断。
采取白天晒太阳、晚上加厚门窗帘、关紧门窗和启用采暖设施等多种措施提高室内温度,防止水管、水龙头冻坏,或可采取“长流水”增加水的流动性接水方式,细小打开水龙头,让水一直流动,防止水龙头冻住。
尽量在冬季将净化设备移入有保暖措施的房间内使用,或白天上水净化,满足使用需要后排空,防止冻坏。冬季不具备运行条件的设备,在冬季将水排空后妥善保管,待气温回升具备使用条件后继续使用。
农户使用的小电井、储水井等要配备井盖,利用保温材料覆盖防冻,防止井口井台结冰,保障取水安全。
入户PPR管、水龙头冻住后尽可能关闭总阀,排出管中的空气、余水,出现管道冻结现象,要用热毛巾包裹后慢慢用温水浇淋,切忌用火直接烘烤或60℃以上水直接浇淋,以免管道或水表爆裂,也可利用电吹风机来回吹热风等方法进行解冻。
农户长期外出不用自来水时,一定要关闭总阀,及时排空管道内积水,同时包裹室内外水管、水龙头,防止水压变化或设施老化漏水,避免因户内供水设施冻阻传导导致供水分支管冻阻。
为了保证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土办法”“洋措施”“小妙招”,共同做好冬季农村饮水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