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西县黑土地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07 21:22李英男
奋斗 2021年16期
关键词:黑土黑土地有机肥

■ 李英男

黑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东北黑土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保护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兰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肩负着保护黑土地的重任,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围绕用生物措施解决生态问题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黑土地保护的基本现状

1.地力下降。上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荒时,黑土地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80年代初土壤普查时,全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87。由于土地过度开垦、化肥过量使用等原因,黑土有机质逐渐退化,到201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到3.51,有机质减少了10%左右。

2.耕层变薄。黑土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大致需要400年。黑土表层平均每年都有0.5~1 厘米的土壤被风刮走、被水冲走或秸秆离田时带走,导致耕层变薄。目前的黑土层已由开垦前平均60~70 厘米下降到30~40厘米左右,耕作层只有20厘米左右,如果长此以往将无黑土地可种。

3.水土流失。呼兰河河床平均宽度从1956年的75 米增加到现在的127 米,有的甚至达到150 米。据粗略计算,过去60 多年间,岸坡至少有5100 万立方米土方被冲入河流,加之两岸雨水冲击农田流入到河里的土方,整个河底淤沉土方1000 万立方米以上。仅此一项,河床至少垫高0.6米。

4.理化性质变差。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耕层土壤容重增大(由1.01g/cm3增加到1.26g/cm3),物理粘粒含量增多,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水稳性团粒都有所下降,土质粘重,通气性差,有些地块已经处于“失水、失肥、失墒”的状态。

从原因上分析,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夏秋季高温多雨,雨量集中,年均降雨量在480 毫米以上,特别是近几年降雨量明显增加。2020年降雨量超过了1000 毫米,受暴雨冲刷直接形成地表径流,将大量黑土冲进河流,造成河床越来越高、河岸越来越宽,沿岸的土壤水蚀问题愈发严重。同时,春季干旱,大风天数较多,风蚀对土壤的破坏较大,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另一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对黑土地保护重视不够,早些年开荒破坏植被、有机肥投入减少、耕作方式粗放、农田缺林少树等多种原因,导致土壤有机质越来越低、黑土层越来越薄、可耕性越来越差,严重影响到粮食产量和质量。

二、黑土地保护的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兰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同治的要求,用系统观念推进黑土地保护,围绕水、土、林、肥、种等生产要素,统筹谋划,综合施策,重点用生物措施解决生态问题,推动黑土地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

1.实施“造地插柳”,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造地”就是不占用耕地,充分发挥、利用沟筒子、壕边子、河套子、渠沿子、地头子、路边子、屯头子、坝楞子、泡边子、坐塘洼子等农村的废弃土地。柳树对生长环境要求低、易成活、生长快,而且一次造林长期受益。目前,全县已完成插柳8.15万亩,其中呼兰河两岸10公里护河林建设插柳3万亩,为治河治岸、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生态夯实了基础。一是明确责任目标。县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造地插柳”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了自2017年开始,兰西大干五年完成插柳20 万亩,平原覆被面积由10 万亩增加到20 万亩、森林覆被率提高5.3 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全县105 个行政村废弃地情况各不相同,坚持因乡而异、因村而异,不搞“一刀切”,各乡镇和村屯各有侧重抓插柳,要效益不搞形象,结合“十子”地块零散实际,突出插满插严,不搞盲目的集中连片。三是落实资金保障。为解决村级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在县财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50 万元支持“造地插柳”,向上级林业部门争取资金1956 万元,用于购买苗穗、插柳栽植用工和建设村级苗圃,将柳穗按照需要无偿供给各乡镇和村屯,为顺利推进“造地插柳”提供保障。

2.实施秸秆堆肥利用,及时还田提升地力。近年来,兰西县坚持以秸秆循环利用和转换升值为核心,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堆肥利用为主导,在秸秆综合利用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截至目前,完成堆沤肥4200 堆,综合利用秸秆150 万亩。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落实落靠秸秆综合利用责任,把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等具体工作任务落到人头、落到地块、落到村屯、落到机械作业户、落到企业,切实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发挥群众参与秸秆利用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与村屯干部、经纪人、农户之间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积极性,让万台机械响起来、让千名干部动起来、把百村群众带起来,集全县之力破解秸秆利用这一难题。三是强化技术指导。在标准上,选取地头适宜位置,建设长度为135 米、宽度为4 米的标准化堆沤肥点,用挖掘机刨出0.4~0.5米深坑,取土用于堆肥覆层,每堆可消纳周边350 亩地玉米秸。在生产上,采取一层秸秆、一层粪肥和腐熟剂、一层覆土模式从下往上依次堆积,堆积四层2.4米高。腐熟剂由县里统一采购,由乡镇直接发放到堆肥主体。同时,对农村畜禽粪土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

3.实施科学耕作模式,有序推进黑土地养护。从推广科学耕作模式入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守耕地保护底线,扎实推进黑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一是推广科学耕作养护土地。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推广免耕作业方式,鼓励开展碎混、翻埋还田作业。几年来,安装免耕播种机监测设备560 台套,玉米秸秆免耕覆盖还田面积90万亩,碎混、翻埋10 万亩。二是实施农业“三减”养护土地。引导农民自觉购买和使用节能喷头,降低了农药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到2020年,农药用量减少到583.73 吨,年用量减少21 个百分点。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每年累计推广配方肥施用面积120万亩。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回收处置率达到100%。农业“三减”面积达到80 万亩。三是通过增施有机肥养护土地。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促进生态平衡,2020年全县施用有机肥50万亩150万吨。

从近年来黑土地保护的实践看,主要体现三个方面效益。一是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实施“造地插柳”,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效解决了风蚀、水蚀等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耕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为实现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秸秆堆肥经过一年发酵腐熟,每堆秸秆可产出秸秆有机肥600 吨,还田2000 亩地,每亩地可减少化肥用量30%。如果连续5年使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可活化土壤、补充微肥、促温壮苗,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升0.5%,地力条件将明显改善。二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造地插柳”为例,全县105个村平均每个村废弃地2000亩左右,柳树3年为一个采伐周期,平均每个村年采伐600 亩,亩产出2000 元,每年每村都将有100万元以上收益。另外,通过开发碳汇产业,每个村每年可实现碳汇经济效益10 多万元。三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造地插柳”、秸秆堆肥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了村级积累,村级党组织有能力为群众办更多实事,提升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可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调动农民参与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增强了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黑土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黑土地保护是长久之计,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把黑土地保护纳入国家系统性战略工程,坚持不懈抓,久久为功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黑土地保护良好局面。

1.加大生物措施保护力度。与工程措施相比,生物措施具有操作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参与。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把“造地插柳”、秸秆堆肥、保护性耕作等生物措施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因地制宜,实地实种,对多年受灾严重的地块,可以变成林地、草地、稻地,实现护坡、治沟、治碱的目的。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动黑土地保护立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土地利用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及耕地使用者的义务,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做到依法管土、依法护土。对不同区域黑土地和不同质量耕地,采取差异化保护措施,使立法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

3.严格落实黑土地保护责任。围绕黑土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污染加重等突出问题,细化耕地保护责任,坚持“谁用地谁保护”,建立“田长制”,严格落实经营主体和地方政府两个责任,使每一块田地、每一分土地都有人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局面。

4.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免耕、轮作、深翻等种植模式,推进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农业“三减”,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抓好果菜优势产区、秸秆资源富集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区有机肥资源的利用,让黑土地保护与农民收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直接相关联。

5.实施工程项目用地黑土剥离。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可探索实施黑土表层土壤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确保物尽其用。通过健全土壤剥离、存储、交易、利用工作机制,做好被剥离出表土与土地整治项目、低产田改造、苗床用土、城市绿化等工程项目对接,使优质的黑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猜你喜欢
黑土黑土地有机肥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黑土地上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