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2021-12-07 19:07:31罗俊青唐翠明
黑龙江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胶带移位舒适度

罗俊青,唐翠明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 柳州 545005

机械通气是临床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的重要手段,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建立人工气道最常用方法。谢湘梅等[1]报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因重力作用、胶带受唾液浸润等多种因素,增加了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的风险。气管插管操作中,固定是重要环节之一,临床由于固定方法不当导致气管导管移位、脱管在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占9.7%~43.7%,严重的会致使患者发生缺氧性或窒息性死亡。采用科学合理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不但可以防止发生导管移位、防止口腔、及唇面部损伤等情况发生,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文将近年来气管插管导管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1 新型医用胶布

随着医用材料的研发应用,传统医用胶布因黏附稳定性差,易随外界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已逐渐被丝绸胶布和3M 加压胶带等新型医用胶布取代。吴玉丽[2]比较气管插管采用蝶形3M 胶带固定法和布胶布+寸带固定的效果,胶带固定患者未发生导管移位,皮肤黏膜损伤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刘佩等[3]报道,头面部手术中,在传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3M 高强度胶带,结合粘贴手术巾及医用防护套固定气管导管,导管移位率降低了92.1%。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患者中采用Y 型、或是E 型胶带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均能降低导管移位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郭彩霞等[4],对480 例气管插管患者分组,采用丝绸胶布Y 型+边带8 字固定插管,无移位率提高了7.5%,一人固定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新型医用胶布适用于各种管路固定,但是胶布固定占据患者的口腔容积较大,胶布潮湿易失去黏性导致气管导管的滑出,加之胶布黏性大,胶布撕脱时容易损伤皮肤,且需要人工裁剪,增加了耗时和工序。不同的固定方式主要在导管固定效果,皮肤牵拉破损和舒适度方面有区别[2]。

2 带类固定

2.1 扁带改良固定

高旭华等[5]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时采用两条扁带纱布口罩放置枕部的改良固定法和扁带常规固定比较,改良固定法导管移位率、口腔黏膜损伤及非计划性拔管分别下降了16.3%、12.9%、9.6%。改良固定法,口罩在枕部支撑导管不易拉出或移位。而且扁带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拉紧,导管受力均衡,能较长时间保持原位,同时减少扁带移位摩擦拉扯嘴角损伤口腔黏膜,提高患者舒适度。适用于危重抢救患者。杨婵儿等[6]用扁带穿过止血带环绕双耳后下方,然后用3M 强力胶带固定于面颊部,虽然能降低了导管移位率,增加患者的耐受率,但是此种固定方式辅助较多的胶布,极大增加了患者面部的不适感。

2.2 改良寸带固定

单根寸带因固定方法简单,导管易滑脱,使用改良寸带固定效果好。丁翠芳等[7]比较改良双重寸带固定与传统的胶布固定的效果,改良寸带固定导管移位率降低了27.5%。口腔、面部损伤的发生率分别降低了50%、24%。改良后的寸带固定法,以横8 字双环结固定,固定牢,患者张口自如而插管不易发生移位,而且摆脱了胶布粘贴的不适,也不会造成面部皮肤过敏甚至破损。周丽萍等[8]报道,双系带固定法在导管固定牢固程度、皮肤黏膜损伤方面也优于常规胶布固定法(P<0.05),此法因系带往耳郭上走行,适用于颈部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丁小凤研究报道[9],将寸带改良成四头带,发现改良四头带固定导管比胶布寸带固定移位率下降了46%。

2.3 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

程佳[10]研究报道,将Y 型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气管插管和传统胶布固定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绷带固定导管无移位率、面部皮肤无改变及舒适度分别提高了15%、27%、43%。优力舒绷带透气性能好,有一定弹性,以及低过敏性,加之使用平铺减张法粘贴固定,能够有效的避免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绷带固定松紧适宜,无明显紧绷感,患者口自行张合不受限制,增加舒适感。

2.4 单绳、三绳固定

采用单绳固定气管导管时,患者闭口、张口会对导管造成牵拉,出现上下滑动,影响患者舒适性。岑爱丽等[11]观察口腔癌切除+游离皮瓣修复术三绳固定气管插管,其可提升导管的稳定性,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而且通过应用纱布保护口角,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3 改良式牙垫固定

3.1 双牙垫固定

老年患者由于牙齿缺失,不能有效固定牙垫,容易使插管滑入口腔中,或者被舌头顶出口腔,因此,需要更稳妥的固定。周江生等[12]用双牙垫固定法于老年无齿患者气管插管干预,与单牙垫固定做比较,牢固度、导管变形方面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率降低了3%,尤其是避免全身麻醉重新摆放体位时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康楠等[13]研究报道,采用双牙垫联合2条Y型胶布固定,能够降低导管的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加之2号牙垫中心有孔,利于清理口腔分泌物,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

3.2 口咽通气管式牙垫固定

口咽通气管代替牙垫固定气管插管,具有刺激性小、舒适度高的优点,其更适宜躁动、合作性差患者使用。研究提示,口咽通气管比单牙垫固定导管在牢固度、移位、变形和皮肤黏膜损伤等方面有优势,从口咽通气管空心能有效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冯桂芳等[14]在气管插管成功后,于患者上下牙中间置入口咽通气管加寸带固定,与普通牙垫常规固定做比较,无移位率提高了28%,皮肤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42.5%,此法有效弥补常规固定胶布对患者面颊局部皮肤所产生的刺激,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

3.3 新型改良式一次性牙垫固定

一种新型一次性牙垫,其主要由两个半本体构成,固定时,将导管卡入两个半本体之间,其中一半的本体包括吸痰管腔。孙国巨等[15]报道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此改良牙垫对导管的固定效果好,固定导管操作时间短,安全,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3.4 双注射器式牙垫

将注射器前端乳头和针筒两侧凸缘修剪平滑,用寸带将有活塞注射器和已固定的气管导管及空心注射器缠绕后打8 字结固定。范华等[16]报道,双注射器牙垫口腔活动度减小,其限制了牙齿的过度用力,保护牙齿,气管插管左右各一能更好地支撑、固定插管的作用,同时可以从空心注射器引流口腔分泌物,适合躁动、咬管患者。

4 无牙垫直接固定

临床上对于气管插管时间较长的患者,插管在口腔活动度大,采用无牙垫直接固定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很重要。金润女等[17]将96 例经口气管插管随机分组,观察采用去牙垫胶带一侧口角固定法,发现患者牙龈指数最低,口腔黏膜损害程度最轻,损害部位主要在口角处,可以用水胶体贴或安普贴保护两侧口角处皮肤。万君等[18]对50 例去牙垫前后气管插管固定的患者,运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价,去除牙垫后用丝绸胶布固定,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显著提高(P<0.001)。缪国璧等[19]观察直接将导管“Y”型固定于患者嘴角与将导管紧贴牙垫固定,“Y”型固定于嘴唇中部比较。结果显示,口腔黏膜、牙龈损伤的发生率下降了30.4%,由于无牙垫固定法导管材质相对较软,对局部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小,不会对牙龈及口腔黏膜造成很大损伤。此方法适用于无牙齿的老年患者和清醒能配合的患者。

5 气管插管固定器材的选择

5.1 分体式气管插管固定器

适用于俯卧位通气、临床麻醉及急危重患者抢救中。经口气管插管成功后,将插管从固定器开口处穿过,将咬合板置入患者口腔内,拧紧螺帽,将固定带绕颈一周用尼龙扣扣紧。陈如福等[20]采用Thomas 导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和胶带固定做比较,结果显示,固定器固定操作时间、导管移动、口腔、面部破损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P<0.05)。Thomas 固定器的结构类似新型插管固定器,需要螺钉,借助锁扣、固定带等对导管固定,固定效果可靠;谭荷艳等[21]使用改良防护固定器取代牙垫固定导管,保护导管不会因为患者咬扁而影响气道通畅。多项研究[22]还表明,气管插管固定器比胶带法固定,不但在牢固度、移位、变形和皮肤黏膜损伤等方面有优势,固定器还可以避免胶带固定易刺激皮肤,诱发溃疡、皮肤破损等风险的发生。有研究[23]还提到,导管固定器,当前设备费用较高,难以在临床大范围推广,因此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还是以传统的改良固定方法为主。

5.2 一体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一体式导管固定器主体结构由外固定体、内固定体、以及包括锁舌、锁体定位部组成。此装置将固定器和气管插管嵌合成一体,固定器体积小,对患者口腔和面部的刺激和损伤减少;定位部保护口唇和避免移位;搭扣锁结构可以实现一卡到位有效固定导管的作用,使用时根据导管的型号选择相对应的气管插管固定器,适用于烦躁的病人,也可使用于镇静和清醒配合的患者[24]。

5.3 自锁式固定器固定

梁燕[25]研究报道,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与传统医用胶布固定相比,导管移位率及耐受度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而且固定器患者无非计划性拔管发生。连春鸯等[26]将F 型欣皮固导管固定装置的单耳带扣改成双耳带扣,配双层软布制作成横、纵向并排连接带,固定导管更加牢固,适宜不同脸型的患者使用。然而自锁式固定器,固定效果虽然良好,由于固定后会紧贴口唇,使用时间长可出现口唇部缺血坏死等,不适合长时间置管的患者使用[32]。

5.4 口插固定器

刘姗姗等[27]观察比较口插固定器固定法、工”型胶带固定法和寸带固定法的效果,发现口插固定器移位率、口腔及周围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工”型胶带和寸带固定法(P<0.05),更换装置耗时也短于“工”型胶带和寸带固定法(P<0.01);口插固定器适用于重症的病人,固定效果好,结构简单,拧螺丝的方式不易受患者分泌物或轻度躁动的影响,固定耗时短,防咬设计减少对口腔的伤害,而且口插固定器无需胶带或系带固定,减少了对患者面颊部的伤害。

6 小结

目前临床上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主要以新型医用胶布,带类,改良式牙垫,无牙垫,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方法为主。每种导管固定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应充分掌握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新的研究进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方法,加强巡视和观察,随时调整和妥善固定,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防止其移位和脱管,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舒适度。

猜你喜欢
胶带移位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纸胶带随身笔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胶带有故事
童话世界(2018年20期)2018-08-06 08:57:50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简易胶带座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