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国江
中共金塔县委党校,甘肃 金塔 735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重要遵循。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正确认识和发现乡村文化价值,为繁荣创新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坚定文化自信创建优质平台。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基层文化建设“四有”要求,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引领带动,加快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任何一个乡村,只有形神兼备、有灵气、有内涵,才有自己的魂魄,自己独有的特质,才能永葆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曾经一个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扭曲,造成传统文化资源大量流失,县域乡村文化在建设发展中出现好多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认识,更要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盘考虑,健全完善制度措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形成管理科学、措施完善、惠及全民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
积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建设机制,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面提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实村级文化专门人员,给予必要经费保障,负责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开展。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鼓励村民自编自演节目,广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活跃乡村文化,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培养文化人才,发现民间人才,加快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调查摸底、举办各类竞赛、开展才艺展示活动等有效方式发现文化能人,使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能人浮出水面。积极利用县级文化部门业务精的优势和专业化的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方面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对乡(镇)村组文化专干、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切实提高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利用“农家课堂”、农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开展文化活动,利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和易于参与的方式,深入扎实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冬季集中教育和先锋引领示范活动,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宣传人文礼仪规范,塑造群众高尚道德情操。一是突出“真懂”,强化理论武装。大力开展“百名领导上讲台、千场宣讲下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六进’理论宣讲活动”,广泛挖掘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融入老百姓脑海深处。二是突出“真宣”,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保持在公共场所墙面、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设立悬挂宣传广告牌和公益广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民心。三是突出“真信”,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办好德孝讲堂、乡村夜校,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选树培育本土化道德模范、推荐身边好人。通过身边的人现身说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引领乡村形成孝亲敬老、睦邻友好、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加快在乡镇建设新时代文明中心实践场所、平台,把文化作为思想的软性载体和实现手段,不断打造理论宣传、教育、服务平台,坚决守牢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全面提高群众思想认识。一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认真谋划适合本地乡风民俗的文化项目,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夕阳文化休闲圈”“一小时文化服务圈”,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占领群众思想阵地。有效发挥政府和民间不同的职能作用,以能人为引领,通过组建戏曲协会、群艺剧团、艺苑春戏剧协会等文化社团,培育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培育优良社会风气。三是以服务成长为目的,全力打造文化校园。结合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建设,各校创建了德育室、文化作品室、活动室、红领巾广播台等活动室,建起“文明习惯、道德情感、励志惜时”等主题教育文化长廊,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文明素质在行动中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自觉。一是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积极举办每年的春节社火汇演,组织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和节日纪念活动,挖掘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内涵价值,教育群众遵循、发扬、传承优良传统。二是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整合各类社会志愿者团体力量,建立全县志愿者服务中心和乡镇、部门志愿者服务站,注册登记志愿者队伍,构建起各方沟通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志愿者活动体系。三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积极开展“五星文明户”“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和谐团结、健康向上、淳朴互助的乡风民风。
全面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各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乡风民俗,坚决扫除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整治婚丧喜庆中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充分利用乡村文化阵地,在群众中间开展群众乐于接受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贤达能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党的理论政策方针、各项惠民政策、实用技术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老百姓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二是加强村规民约教育。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道德文化公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为主要教材,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项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三是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纲要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家庭典型评选活动,激励群众学习身边典型,能够知荣明耻、见贤思齐,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光荣传统。
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村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场所,以打击封建迷信活动、治理高价彩礼为突破口,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一是移风易俗。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风俗,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和群众大会,制定修改、建立健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制度,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树立文明新风。二是制止高价彩礼。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大力开展婚事新办和“抵制高价彩礼”宣传教育,努力形成文明婚丧喜庆社会新风,推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三是选树典型。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督落实,坚持开展优秀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积极在乡村上下营造团结、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按照群众参与、项目助推、抓点示范、全面整治的思路,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依托,立足村情实际,大力治脏治乱差,美化村庄院落。一是围绕居民区集中整治。将房前屋后作为整体同步整治,清理“三堆”杂物、有序摆放物件,做到前院清爽、后院通畅。建立日常保洁、门前三包、检查评比等保洁制度,完善卫生管理办法约束机制,使环境卫生整治成为群众的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二是围绕公共区域集中整治。将道路沿线和村庄周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十清十拆十改十化”工程,组织农户集中捡拾废旧农膜,拆除残垣断壁,清理渠道垃圾,整修道路边坡,营造良好的乡村风貌。三是围绕产业园区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园区内面源污染,清除杂草、垃圾和畜禽粪便,养殖场污水、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规范养殖户行为,保持场区整洁,确保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特色文化为引领,以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培育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综合性文化旅游企业,强化文旅业态拓展,着力促进乡村文化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乡镇特色旅游资源、民俗风情、时令节会等,提升改造农家乐接待服务水平,引导发展民宿型特色农家乐,创新创建星级农家乐,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精心策划举办元旦春节活动、航天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每年农闲时节的乡村秦腔演出、“送文化下乡”“图书漂流”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乡村核心旅游观光线路、村组道路、美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和休闲采摘园等,兴办农家乐、农家客栈,开发特色农家餐饮、家庭床位,促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建设。
全面开放文化旅游市场,发现挖掘乡土文化传承价值,支持民间组织和个人创办文艺团体,不断创新本土特色文化,大力培养当地文化人才,大力扶持休闲农庄、民俗客栈、民俗餐饮、民俗商品研发等特色小微旅游企业发展,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田园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各类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之中,提升文化产业综合效益。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战略选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本文以正确认识和定位乡村文化价值为出发点,坚持乡村文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加强群众思想道德、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业融合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形式多样的举措,探讨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和方法。文中既遵循了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更突出了乡土味道、乡土风貌,能够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旨在通过乡村文化铸魂工程建设,培育乡村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促进乡村文化新的繁荣发展,坚定人民群众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