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市示范区财政局 任瑞莲
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的落实与推进,我国乡镇地区的经济水平、民生质量都有了极大改善。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乡镇经济管理中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且尤以财务管理方面最为突出。对此,为了保障乡镇地区在优质政策背景下实现稳中求进、持续趋优,我们有必要对提升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展开探究讨论。
财务管理是乡镇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部分,其贯穿乡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并起到预算、分析、约束、规划、管控等多种作用,为乡镇资金、资源的合理利用、安全保障提供基本支持。在经济效益方面,乡镇财政管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功能作用。
首先,财务管理对乡镇经济效益具有规范作用。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乡镇地区表现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存在、同步建设的经济发展特点。对于这三类产业而言,财政性、集体性的乡镇资金资源都是基本且必要的保障条件。此时,若相关部门在分配、发放财政资金、建设资源时不甚合理,将很可能出现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第二产业建设滞后、支撑产业未能形成等,不利于乡镇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对此,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对乡镇财政工作、经济活动加以规范,使乡镇资金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按需分配[1]。
其次,财务管理对乡镇经济效益具有规划作用。乡镇发展具有长效性、持续性特点,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如果仅将经济建设、资金运用的视角置于当下,不但很难收获高水平的回报,还可能引发潜在的矛盾冲突或风险隐患。对此,将全过程管理、预算、风控等财务管理理念付诸实践,能显著提高相关部门工作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使相关人员站在长远、辩证的角度看待乡镇生产活动、乡镇经济效益,进而形成全局化、长远化的决策规划。
最后,财务管理对乡镇经济效益具有把控作用。乡镇资金资源在投用流动的过程中,会面临复杂、多源的风险影响,如人员素养不佳导致资金浪费严重、利用方式不当导致“入不敷出”等。对此,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对乡镇资金资源实施全程把控,有助于实现风险因素的缓解甚至化解,从而确保乡镇资金资源落实到位、流动稳定,为乡镇的经济效益提供稳定保障。
从目前来看,制约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制度对经济活动、工作结构具有重要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若制度体系不甚健全,相关人员将无法持有准确的行为标准、管控依据,其工作结果势必也很难达到理想水平。现阶段,我国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制度不细致、制度不适宜的问题。例如,一些人员在编写政府工程招标制度时,会大篇幅照搬其他地区的现有制度,而缺乏对当地市场、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实际考量。这样一来,便很容易发生招标流程不合理、招标门槛过低等问题,并埋下相应的经济风险。再如,一些人员在编写资金审批制度时较为粗放,未将立项申报、票据归集、流程监管等环节精细、明确地纳入制度要求当中,致使立项随意、“打白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乡镇资金资源的稳定保障与高效利用构成很大威胁[2]。
领导、会计等人员是乡镇财务管理的主体,其素养水平与乡镇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力密切相关。但放眼现阶段,我国乡镇地区的人才建设质量并不理想。一方面,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来自基层的“实干家”,其能力更侧重于生产管理、民生管理等领域,在经济理论、财务技能等方面的认识和储备比较薄弱,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也处于较低水平。这样一来,乡镇现有的财务管理缺陷将长期得不到发展与解决,经济效益的提升也相对缓慢。另一方面,受收入水平、设施条件、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乡镇地区很难吸引到高学历、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才。在此背景下,很多乡镇财务管理队伍存在老龄化、固定化的负面问题。更有甚者,一些乡镇地区财务管理岗位由无资格证书、无工作经验、无学科背景的非专业人员担任。在这些现象的制约之下,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难以走高,经济效益自然也得不到有力保障。
财务管理具有全程性、全面性的管理特点,只有做到面面俱到、统筹兼顾,才能收获最佳的效益回报。但反观当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在财务管理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一些人员缺乏长远性、风控性的工作意识,仅围绕当前的产业资金需求、区域经济状态、现有民生问题进行资金投入或做规划决策。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乡镇的发展速度或收益水平,但很难作用于乡镇经济的长效发展,且无法对潜在的风险隐患作出处理。此外,与时代脱节,也是乡镇管理模式的突出问题。例如,在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仍有很多乡镇部门沿用传统制度,且缺乏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分化,使乡镇财务管理作用迟迟得不到良性发挥。再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仍有很多乡镇财务管理人员采用纯人工的工作方式,缺乏对先进会计工具、先进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与财务管理压力的缓解。
在新时期,保障三大产业同步发展、实现支撑产业重点培植已成为大多数乡镇地区经济建设的主流路径,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负面现象仍大量存在于基层实际中。究其原因,主要与相关人员发展思路存在误区有关。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固守“无工不富”的传统思想,将大力发展工业视为带领群众致富、获取经济效益的最优甚至唯一道路。这样一来,一方面会使得其他产业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或政策支持,严重削弱当地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另一方面,也会形成较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对乡镇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首要举措。一方面,要切实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经济活动制度与实际情况相匹配,严格杜绝照搬、挪用其他地方制度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单位、区域的组织结构、审批主体了解彻查,并逐层进行审批制度的精细化编制,以避免审批环节遗漏的情况发生,将随意立项问题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再如,在建立健全工程招标制度时,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将“施工单位合同估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体现在制度内容当中,以明确招标活动的开展标准,避免财务管理风险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切实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经济活动制度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度,严禁制度健全而流于形式的问题出现。例如,应从制度角度出发,对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报账时间作出限制。一旦存在报账不及时的情况,则需要按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奖金减扣等处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不合格财务管理行为的实施成本,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3]。
积极强化人才队伍,有助于从主体上保障乡镇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一方面,乡镇领导干部应加快转变传统观念,对财务、经济等管理方面提起重视,以发挥出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促成财务管理投入力度的切实增强。另一方面,应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研讨会议、新知传授、技能实训等多种培训活动,全方位强化现有乡镇财务管理队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素养,为财务管理模式、新技术的引进投用夯实人才基础。此外,还应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准入把控,在严格保证财务人员资质优秀、专业出身的基础上,积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为乡镇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经济效益的提升引入“新鲜动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资金资源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电算化、智能化的软硬件设备,为乡镇财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现代化转型提供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财务管理平台等工具,对乡镇地区的资金流动情况、产业分布结构进行全程考量、动态分析,以获得集预算、核算、结算于一体的分析结果,为乡镇经济活动的决策规划提供前瞻性、长远性依据支持[4]。
在开展乡镇地区的经济建设时,要尽量保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平衡,确保资金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需求对等。同时,为了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适当投入资金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工业治理等建设活动,以此间接性地提高乡镇的发展潜力。此外,还应大力扶持支撑性、特色性企业,如特色养殖业、旅游文化产业等,以提高乡镇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并对其他产业形成带动作用。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是乡镇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部分,其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镇资金分配与运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而影响到乡镇整体的经济管控能力、经济发展潜力。在实践中,相关人员要充分考虑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多源性风险特点,做到人才、制度、技术、设施等“多管齐下”,以解决乡镇财务管理优化与经济效益提升的阻碍问题,构建出全程化、全面化、先进化的乡镇财务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