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善,胡福良
(1.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2020 级,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养蜂业作为成本低、适合家庭生产的行业,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生产热度,它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建设生态文明也有着重要作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蜂产品种类主要有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等,品种丰富,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其中的蜂蜜作为养蜂业最主要的初级产物,是世界范围内蜂产品生产贸易的主要对象,而中国作为蜂蜜生产大国也在世界蜂蜜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际蜂蜜进出口贸易量第一的国家。
总体而言,蜂产业相关的国际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定比重,同时也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受到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国际间进出口贸易和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动,蜂产业的发展趋势或将有所改变。本文借助于概括总结后的数据(来自FAOSTAT,UN comtrade,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库等途径),通过我国蜂产业的现状和近二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推测未来我国蜂产业和蜂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2020 年我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同时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也有所变化,但养蜂业的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平稳,蜂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也基本稳定,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供给实力。虽然疫情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它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2020 年国际保健食品需求急增,全球市场对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的需求明显提升,中国、巴西等主产国的蜂产品出口大幅增加[1]。同时疫情也使得我国各地蜂农对养蜂业预期降低,导致养蜂热情降温,从而使2020 年蜂产品的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这些生产状况上的变化也将会在蜂产品的国际贸易情况中反映出来。
以蜂产品中贸易量最大的蜂蜜为例:据海关统计,2020 年1~12 月,我国共出口蜂蜜132 469.35 t,同比增长9.62%,出口金额25 404.496 万美元,同比增长8.10%,平均单价1917.76 美元/t,同比增长1%。受疫情影响,2020 年2 月蜂蜜出口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为4 812.6 t,同比下降61.7%,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4 月蜂蜜出口量稳步回升,回到历史同期水平。2020 年1~12 月,我国共进口蜂蜜4 271.63 t,同比下降12.07%,进口金额8 923.06 万美元,同比增长5.31%,平均单价20 889.11 美元/t,同比增长22.85%[1]。就总体而言,我国蜂蜜的进口均价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2020 年的进口均价更是同期我国出口均价的11.02 倍,这体现出我国消费者对进口蜂蜜产品的认可与喜爱,同时高端消费市场也成为了进口蜂蜜在我国主要的消费针对目标。
蜂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我国蜂产品无论是生产量还是出口量都位居世界顶尖,和其他各类畜产品相比,其出口量也远远大于进口量,在出口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我国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各自所占的国际份额之间却存在着一定差距,这表明我国蜂产品出口主要是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在价格上竞争力并不明显。虽然进口量相较出口量少很多,但近年来我国蜂产品进口量也在迅速上升,消费者对进口蜂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蜂蜜是由蜜蜂采蜜经自然发酵而成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因其营养丰富、具备美容养生、防治慢性疾病、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2]。随着蜜蜂养殖技术的成熟,近几年我国蜂蜜产量不断增加,我国成为了世界蜂蜜贸易大国,蜂蜜出口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国家是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等;进口量较以往也有所增加,主要从新西兰、泰国等国家进口。
下面从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RCA)3 个维度来考察,并且和世界其他蜂产品贸易大国进行对比,统筹分析蜂蜜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2005 - 2020 年,我国蜂蜜市场占有率均维持在10%~20%区间内,呈波浪式起伏状态,总体较为平稳,但和20 世纪90 年代的市场占有率相比有明显下降。而在同一时期,世界其他蜂蜜出口大国——阿根廷、印度和墨西哥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变化,阿根廷总体呈下降态势,印度和墨西哥总体平缓、稍有起伏。总体而言,我国市场占有率仍高于上述国家,在世界蜂蜜市场占有率这一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一般来说,TC 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 时,其在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TC 指数为0~0.3 的时候,有微弱的竞争优势;0.3~0.6 时,有较强竞争优势; 0.6~1 时有极强竞争优势[1]。2011-2020 年,我国蜂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呈下降态势,并在2020 年处于“较强竞争阶段”区间,低于同时期的阿根廷、墨西哥和印度,但在国际上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RCA 指数分为4 个水平:极强的竞争力、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等竞争力,竞争力较弱。RCA 指数分别为以下4 个阶段:大于2.5、位于1. 25 和2.5 之间、位于0.8 到1.25 之间、小于0.8[2]。5 个国家的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数据基本与贸易竞争力相同,我国位于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区间,总体呈下降态势。10 年前我国蜂蜜出口的优势主要在于价格低廉,而近几年随着蜂蜜价格上涨,价格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这导致我国蜂蜜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所下降。
从历年来我国蜂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数据的走势来看,我国蜂产品丧失了曾经的部分优势(例如:价格优势、技术优势等),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有所下降,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些机遇与挑战。
4.2.1 技术需进行转型升级
由于我国养蜂业历史较为久远且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长期稳定,许多蜂农在养蜂时仍然采取家庭养蜂的传统模式,养殖的方法在亲人或师徒间代代相传,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规模小且机械化水平较低。然而在需求旺盛、技术发达的新时代这一模式已逐渐落后于社会的脚步,非常需要国家给予支持、蜂农学习相关科学专业知识来帮助蜂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我国养蜂组织和相关协会等可以积极举办国际交流会议,和德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交流养蜂技术的进步新方向,提升蜜蜂养殖技术的规模化、高效化。
不仅如此,多年来我国蜂农的养蜂经验多靠实践积累,部分方法并没有合理的科学技术支撑;而中国也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难题,蜂农平均年龄逐渐增大,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由于薪资待遇等问题),这导致养蜂业人才短缺,需要政府推出一些切实符合年轻人才利益的政策来吸引、鼓励人才,并且对他们进行现代化养蜂技术的培训,提供相应的先进设备,提升蜂产业的科学化生产。
4.2.2 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以消费量最大的蜂蜜为例,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非成熟蜂蜜进行浓缩加工后的合成品(这不符合蜜蜂天然成熟的本质特点),同时也出现一些携带残留农药和有着掺假问题的低质量蜂蜜,导致蜂蜜的普遍质量参差不齐,市面上的蜂蜜泥沙俱下。同时在生产流程方面,我国对危害物的处理手段也不够规范,许多质量问题亟待解决,甚至某些产品检测标准也不符合国际前沿标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不信任中国的产品,从而使得我国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我国经济。因此,国家需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蜂产业的生产与贸易,将不同质量层次的蜂产品进行划分定价,并且严格查处掺假蜂蜜等低质量蜂蜜,规范蜂产业市场秩序,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蜂产业行业链,推动我国充分发挥出蜂产业的行业优势。同时要鼓励企业达到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产品精细化生产等方面“零问题”,提升蜂产品质量,在国际上拓展高端蜂产品的新发展道路。
4.2.3 国内蜂产品企业的竞争问题
养蜂业作为依靠自然而生的产业,其发展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这导致地区间资源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资源无法进行统筹配置,因此蜂业的发展程度也逐渐两极分化。同时,同行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描述不符、恶意贬低同行产品等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导致行业内部互相打压,严重影响养蜂业集体竞争力的提升。面对这些情况,政府应该联合全国蜜蜂行业的相关协会和组织进行协商安排,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行业竞争准则,将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助推我国蜂产业进步。
4.2.4 世界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虽然我们身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与贸易紧密相连,但近几年反倾销和打贸易战等潮流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其中,我国蜂蜜频频遭遇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惩罚性关税等障碍的阻拦,贸易问题遭遇了极大的挑战。贸易领域中的问题不仅事关我国的经济安全和资金流转,同时也事关每一位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其颇为重要。在政府和其他国家、组织积极协商的同时,企业也应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拓展自己的发展新路径,通过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来开发新市场,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驱动力。同时针对某些国家对我国蜂产品质量的异议,政府也应倡导国际质量监督体系标准,严格要求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最大程度地减少蜂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