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喜 纪霄峰 张 甲
(1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 河北省体育局摔拳跆中心 河北 廊坊 065000)
近几年来,随着竞技体育项目蓬勃开展,各个省市也在通过完善运动项目机制、增加运动员数量等方式,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事业,以期提升在奥运会、全运会中的夺金点。退役是每名运动员的必经之路,运动员退役再就业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而长期存在。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安置渠道主要有政策性安置、出国就业、留队任教练、进入高校学习、自主择业等。如果把竞技体育名次或奖牌榜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无论在什么项目或领域,处在金字塔尖的运动员毕竟少之又少,而更多的处于塔座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塔尖与塔基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出路问题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另外,由于运动员本身伤病、身无旁技、补偿金数额有限等原因,很多退役运动员的自主择业情况也大不相同。
2.1 建立多层次职业培训指导体系
2.1.1 做好运动员自身心理引导。要指导退役运动员加强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做好未来职业选择的预期心理准备,克服退役后就业的危机感,转变观念,摆脱依赖性。
2.1.2 政府职能方面进一步完善。设立省级、市级专门的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机构,从心理指导、就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咨询等方面,形成信息畅通、服务精准的职业培训指导部门。
2.1.3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扩宽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渠道;还可以通过鼓励和扶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提升对退役运动员机能培训力度,建立起多层次职业培训指导体系,力争扩大对退役运动员培训的覆盖面。
2.2 完善退役运动员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根据运动员现役和退役特点,建立起区别于普通职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机制,使这些保障机制贯穿运动员现役和退役始终,同时应明确运动员、运动队及体育职能部门三方职责。其次,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比如运动员一定比例的工资奖金、政府部分财政投入、企业赞助、体育彩票等,提升保障力度。再次,为了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税收优惠、经济帮助和鼓励的方式促进运动员自主创业。另外,在强制实施国家基本社会保险的同时,鼓励为运动员建立补充保险,提倡运动员进行储蓄性保险及商业保费的投入。
2.3 多举措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
2.3.1 培养既拥有高水平的竞技技能,同时又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运动员,促进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是当前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目标之一。许多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是从青少年开始训练的,甚至更早,而这个阶段也是学习文化知识最关键和最基础的阶段,因此,充分提升文化教育力度,鼓励和引导现役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日后退役后再就业打下基础。当前体教结合、育人夺标等模式都在探索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有推进运动员文化水平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才能为运动员的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 借鉴欧美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选拔、培养模式。以美国为例,美国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是:中小学—高中—大学—奥委会。这种与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相适应,并深深扎根于学校之中的运动员培养模式使美国业余体育蓬勃发展。虽然美国与中国在体育政策、体育管理、体育环境等诸多方面迥异,但是美国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机制无疑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3.3 对于进入高校深造的退役运动员来说,不能使他们的学习流于形式,要真正保证每一位退役运动员在高校期间学到知识与本领,更好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对于在役运动员“挂靠”高校学习的状况,要探索更适合运动员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学历证书的含金量。
2.4 加强宣传,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4.1 充分借助政府、媒体、网络等多方力量,加大退役运动员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的力量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平台和岗位。
2.4.2 随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日益增多,鼓励退役运动员转型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2.4.3 鼓励退役运动员到基层去,例如到基层体校任教、自行开办运动学校等。运动员退役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特长及社会影响力,通过承包体育场馆、经营体育器材、开办健身俱乐部、开办运动技能培训机构等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