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区村庄旅游开发背景下的环境保护研究——以阿坝县神座村为例

2021-12-07 01:53薛孟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草场牧民环境治理

薛孟春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1100)

旅游开发是近年来许多村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村庄因具有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而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旅游开发通常是通过挖掘村庄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加以打造宣传,形成具有独特旅游价值的旅游地,这是一条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旅游开发也对村庄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村民的身份认同造成了冲击[1],常常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环境破坏问题。在传统意义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为了追求“金山银山”就不得不牺牲“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村庄既要使村民收入增长摆脱贫困,同时也要保持美丽舒适的生态环境,不能为了脱贫就牺牲美好的生态环境。国内对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研究比较成熟,有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治理实践[2],有的研究地方性知识对环境保护的影响[3],还有的讨论外来力量对地方环境保护的影响[4]。其中,讨论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分支[5]。旅游开发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旅游开发可能会帮助当地摆脱贫困面貌,能够拥有更多环境治理的资金,但是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其容易在纷至沓来的游客浪潮中恶化,传统文化也容易在此过程中被商业文化取代,失去自身特色。究竟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实地调查来分析在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某一区域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实践将更加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同时把握旅游开发在环境脆弱地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外来力量介入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参考。

1 调查概况

为了弄清楚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四川省藏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的神座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村庄牧民的收入情况与生活现状及村庄旅游开发与村庄环境保护实践,分析当地实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发展的原因。

1.1 调查点概况

神座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东南部,属于川西北高原草原地区,地处101°18'30″—102°34'15″E、32°18'—33°37'N,距 离阿 坝县 城65 km,距红原机场约55 km,距成都市450 km。神座村平均海拔高度2 900 m,年均气温5℃。村里的产业包括农业、林业和牧业,牧业为主业,主要牲畜是牦牛。村庄面对着由原始森林覆盖着的高山,这山被称为扎布拉神山,也叫作男神山。村庄背靠草地,面对森林,自然景观十分独特。在2006年网易旅游“寻找中国的世外桃源”评选活动中,神座村在众多的风景人文村落中力压群雄拔得头筹[6-8]。

1.2 调查方法

主要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获得资料,包括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

1)深度访谈法。主要通过对村民的深入访谈获取资料。笔者的主要访谈对象包括村干部、村民致富带头人和普通村民。通过了解村庄发展史和个人成长史,了解神座村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藏族牧民生产生活情况。

2)观察法。观察法主要是通过田野观察,获得对村庄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发思考。笔者主要通过在神座村的实地观察,与当地牧民同吃同住,近距离接触牧民,观察牧民生活劳作情况,了解藏族文化,游览神座旅游景点,了解原生态旅游情况。

2 环境问题概况

2.1 环境状况变迁

神座村的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优美-破坏-恢复的阶段。据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回忆,大概在20世纪60年代,神座村的自然环境很好,以现在流经村里面的河为界,一边是草山,草非常的茂密;一边是森林,郁郁葱葱,森林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像獐子、黑熊等,还有很多鸟类。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这位村民退休归来之时,却发现村里的生态环境已被破坏。那时候有50多户人家,几乎是家家养牛,仅是有草场的农户就有40多家。草原环境破坏非常严重,裸露的岩石很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为了增收致富,神座村也曾遇到了一系列与其他地方相似的问题。如生态失衡,藏区自身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加之开山修路、开荒建房,滑坡泥石流不断阻断道路,村庄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超载放牧,为了增加收入,牧民不得不在有限的草地上无限制地放养牦牛、山羊,山羊会破坏草根,对草场危害很大,除此之外过度放牧也没有给牧草足够的生长时间,导致草场退化露出荒土,草料减少,牲畜没有足够的草料过冬,许多牲畜会在冬天死亡。直到后来为了发展旅游,政府大力整治生态环境,神座村环境才有了改观。

2.2 牧民环境意识落后

除了经济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牧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漠也对环境破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在安多藏区佛经有大量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字,但是在当时,佛教的这些宣传大多处在朦胧的抽象阶段,落实不到位,大多数牧民只知保护环境很重要,但是具体怎样落实到行动上,何时落实,大家想法不一。许多牧民生存的环境很差,房前屋后垃圾粪便很多,屋内环境脏乱差,受佛家思想中自我修炼的影响,当地牧民不愿意去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甚至极度抗拒变迁,许多项目进村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牧民的强烈反对。为了适应高原草场生存环境,牧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不合理放牧。没有合理的轮牧规划,牧民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大量增加牲畜养殖,草场被破坏,导致荒漠围村。其次,游牧生活。几百年以来牧民的生活都是跟随着牲畜在各草场不断迁徙,游牧过程中牧民们的生活对周围草场的破坏很严重,草地退化,水源污染,生态破坏,由此导致的地质灾害经常冲毁道路和房屋造成经济损失。再次,随地方便。以前在草原上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帐篷里没有入厕设施,很多牧民都是露天解决方便问题。定居之后,很多牧民维持了原有的习惯,再加之家里没有修建厕所,公厕又远,于是就随地大小便。除此之外还有人畜混住的问题,家庭卫生条件较差。最后,不愿意投入金钱和精力改变,很多村庄基础设施落后,水网不通,电力供应不稳。牧民安于固有的生活模式,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抗拒外来力量干涉,他们认为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9]。牧民收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仅能满足温饱,如遇家庭突发情况,如生病就医、子女入学,家庭一般无力承担,一夜返回极度贫困状态,村民收入长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3 旅游开发影响下的环境治理

拒绝改变,牧民们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环境破坏愈加严重,经济上也愈加落后。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神座村获得“世外桃源”桂冠的时刻,这一网络评选活动开辟了神座村的网络声誉。为了发展旅游,乘胜追击,神座村开始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优美的环境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只有环境好了,游客才能真正多起来,牧民的生活才能真正发生改变,在不需要通过破坏生态而脱贫的时候,牧民走出了越发展越破坏的恶性循环。现在的神座村,目之所及已经没有了牲畜,村庄两岸一片郁郁葱葱,草场已经有了一条供人行走的羊肠小道,没有了大片裸露的荒漠;村庄原始森林里修建了一条供游人行走的石板小路,古树高可参天,树林里随处可以听到鸟鸣,河水清澈透明,没有污染。村子内部干净整洁,卫生设施齐备,道路硬化,没有泥泞。

3.1 常规治理

神座村位于高山峡谷之间,虽有“小香格里拉”的美誉,但外界知名度不高,旅游名声无法打响,旅游开发这一条发展路径刚开始没有被村民和当地政府官员接受。随着世外桃源的桂冠落户神座村,神座村的美誉在网络上打开了通道,为了把神座村打造成人们心中真正的“桃花源”,环境保护成为了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为了使神座村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匹配,吸引游客前往,神座村大力进行了环境治理。2000年以前,农业占地面积相当广,但是水土流失很严重,荒漠几乎快要包围村庄。在2000年左右,神座村开始进行退耕还林工作。当时的要求是森林草场要达到规定的面积以上,开山毁林行为必须得到控制,但是退耕还林之后农牧民的替代产业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相应地,就会有一些牧民回到毁林种地、养牛毁草的老路上,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了旅游发展这条新路之后,牧民们有了退牧还草后的替代产业[10]。环境治理好了,游客就会源源不断地来到村中观光旅游,牧民有了经济收入,放牧得到控制。在2006年之后,神座村加大了退耕还林的力度,花费了大笔资金恢复森林草场植被。因为村里的草场一直归集体所有,没有承包给个人,所以草场恢复后,为了保护生态,发展旅游,村里规定,靠近村庄的大部分草场一律不准放牛,违规者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将森林和草场的功能转移到生态修复和旅游观光。

3.2 宗教影响下的环境治理

藏族人民几乎全民信奉佛教,主要拥有藏羌两个少数民族的阿坝县亦是一个信奉佛教之地。目前,在仅6万多人的阿坝县就有40多座寺院,囊括了藏传佛教的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葛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觉囊派及伊斯兰教,因其浓厚的宗教氛围,故阿坝县有小西藏之称。同时,这里僧人众多,全县6万多人几乎全部信教,故也称“众神之地”。阿坝县查理乡神座村也是一个典型的笃信佛教的藏式村落。神座古寨附近有两个影响较大的寺院,即查理寺和扎噶寺。在重大节假日,方圆数公里的信众都会来到查理寺中听僧侣讲经。逢红白喜事,僧侣也会来到村委会外的大广场给信众讲经。僧人会在这些时候号召大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神山圣水。除了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会号召信众采取切实的措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每个月的22日,当地人都会自觉走上山或是在村里捡拾垃圾,这一习惯就是受到当地僧俗的影响。

3.3 地方风俗下的环境治理

藏区拥有很强烈的神山圣水崇拜,主要表现为当地牧民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树木赋予神圣意义并且通过节日去纪念它。对神山的崇拜形式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煨桑。煨桑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是宗教场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桑”是藏语,其本意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在藏区,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烟。煨桑仪式帮助参与者净化心灵,同时也为山水等自然景观赋魅。通过煨桑,村民们获得了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他们会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去保护这片土地。曾经为了生计,许多村民不得不毁林开荒,但是一旦山水被赋予宗教意义,那么村民会自发遵守保护环境,不会随意去破坏。除此之外,村干部也会利用民间信仰教育村民修复生态,保护环境。

4 总结思考

旅游开发对于偏远落后的地区的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也对人们的思想、宗教文化和各种社会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生计方式在旅游开发的浪潮之中被颠覆,为了发展旅游业,人们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些环境保护的措施都是在旅游开发的驱动下进行的。在旅游开发的动力推动之下,当地村民投入金钱和人力参与环境治理工作,藏族僧尼借旅游之名宣传环保理念,形成环境保护民俗,当地人自己也借助在千百年来形成的神山圣水信仰来强化自然环境的灵性,增强人们的环保理念。但是在调研中笔者也发现,当地所承受的环境压力与一些旅游热门地相比较弱,如果旅游宣传导致大量游客来到藏区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仍然是个未知数,藏区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猜你喜欢
草场牧民环境治理
祁连草场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牧民歌唱冬奥会
新草场有多远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商人买马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雪峰下的草场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