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资产,打造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

2021-12-06 09:18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21年22期
关键词:苏式山塘姑苏

吴婧茸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更新,从片瓦遮头到广厦万间,流转更迭。在苏州,以姑苏区为代表的中心城区有许多承载着这座古城历史的建筑群,在岁月长河中它们变了模样,成为了“沉睡的老屋”。而近些年,这些历史遗存悄然变身成为一个个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它们保留着浓厚的吴地文化,也印刻着城市一路发展的时代印记,并为市民们提供了观光休闲娱乐的场所,给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江南文化就像一座桥,连通古典和现代

从干将路转进苏州古城37号街坊内,推开那扇有些重的圆形门,走进双塔影园,正值金秋时节,在微凉的午后,一股股沁心的桂花香扑鼻而来。这里原是清代诗人袁学澜的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个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双塔影园前后贯穿,左右通达,厅室、后楼、斋室、亭阁一应俱全,可晨操夜读,可设宴唱和。

这处典型苏州文人住宅历史遗存,曾经居住着四十多户人家,由于年久失修,渐渐的,居民们都纷纷搬出这里,这里成为了“沉睡的老屋”。近些年,经过一番维护改造后,双塔影园恢复了以往的活力,也依旧高度保留着古典苏州江南文化生活的精髓。穿过回廊,踏过“小姐楼”,记者见到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市吴都学会会长、苏州市房地产业商会会长史建华。他站在窗边告诉记者,如果要拍摄双塔,从这二楼的推窗可以取到最美的角度。

史建华,从东南大学民建专业毕业后,在苏州城市建设古城保护建设领域一干就是三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参与了苏州古城区多个街坊的改造,如今这些街坊已经成为古城风貌的重要载体,也渐渐成为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城市形象,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在史建华看来,城市是生活着的城市,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苏式江南文化那种刚健、深厚、灵秀,且富有创造性,也在不断地向前追,向上走。他认为,现在吴都学会所在的这所“双塔影园”,既可以说是“沉浸式”的文化空间,更可以说它本身便是江南文化精神复苏之地,是这温柔富贵乡里不可多得的体验空间。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要有建筑的传承,历史的传承,还要有人脉的延续。像双塔影园这样的历史遗存,它经过一定的现代化改造,不但满足了现代人基本的居住和使用功能,古人那精致的营造,与自然互通的诗意,特别是人文部分,也都完完全全地被保存下来。”这不仅仅是保护,更带着一种传承。在城市化进程使然的今天,在苏州古城区还有如此一席内敛、内涵、内秀之地是实属不易的。它身处深巷与不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相互辉映,展现着苏州古城的底蕴和魅力。

在史建华眼中,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就像一座桥。这座桥可以连通古典和现代,连通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连通时空和人心。“通过一个个江南文化体验空间,我们可以走过去看古典苏州文化的风景,也可以走过来看现代文明的风景。苏州可以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我希望苏州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沉浸式的空间,将有着浓郁江南文化的苏式生活打包在一起,让老苏州、新苏州,市民、游客共同去感受。”

传递温情的空间,全方位留住乡愁

近日,被定位为江南生活沉浸式垂直街区的 “海市山塘”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开业筹备中,预计再过半个月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海市山塘项目将山塘街原先一家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酒店进行重建,盘活了古城区的闲置资产。作为项目主要创作策划人的朱鎔,说起自己做这个项目初衷是想把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江南精致生活做一个提炼,在苏州这条最具烟火气的传统老街上用当代生活的方式给演绎出来。

在朱鎔看来,要打造一个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选址是很重要的。“既要有历史底蕴,又要有代表性,人情味和烟火气也一个都不能少。”

山塘街一直以来都是姑苏最著名的商业街,“阊门外商贾鳞集,货贝辐辏,襟带于山塘间,久成都会。”“游赏者为盛,当花晨月夕,仙侣同舟,佳人拎翠。四方宦游之辈,靡不毕集。花市则红紫缤纷,古玩则金玉灿烂,孩童弄具,竹器用物,鱼龙杂戏,罗布星列,令人目不暇接。至于红阑水阁,点缀画桥疏柳,斗茶、赌酒,肴僎倍于常价,而人愿之者,乐其便也。”

朱鎔认为,千年山塘的苏式市井生活文化,正是江南文化与古今人文美学的穿越與融合,而“海市山塘”用能留住人的方式和市场业态来呈现、传承与创新。

在“海市山塘”的二楼有一个“苏式茶酒雅集区”,是整个商业体中最具特色的体验空间,实景展现一个风雅繁盛的烟火人间。朱鎔告诉记者,二楼的茶酒雅集区设计了廊桥,以及唱戏台“凤鸣台”。

“山塘街以前真的有一座凤鸣台,艺人在此说书、评弹、昆曲,台下人品茶吃酒沉醉其中。我希望每个苏州人进入‘海市山塘’,都能感受到姑苏的美好细节,水街相邻, 桥梁栉比,集市繁华,街市错落的江南文化。”

除了“海市山塘”,近两年爆红的“双塔市集”和“姑苏二十四市集”这些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都出自朱鎔之手。而为什么会做这些,又做得如此出色,朱鎔淡淡一笑说:“因为这里藏着我内心最柔软,最婉转,最诗情的中国梦。”

他表示,江南文化带着一种治愈人心,传递温情的基因,而苏州无疑是这种基因的重要叙述者和书写者,苏式的江南文化更是一种特有的人文魅力和美学精神。相信一个成功的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一定是在外游子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一方诗意乡愁。

触摸精致与典雅,让你我成为江南文化的叙述者和传播者

这个中秋假期,走进渔家村新郭老街,苏式生活十二时辰大型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市民和游客用六十分钟,就能读懂苏州人精致典雅的一天。

原先的新郭老街,破旧凌乱,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暗淡。而新改造后的新郭老街,在仿古建筑群中还原了江南生活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有了生机。如今的新郭老街设有“子时·枫桥夜泊”“丑时·渔舟破晓”“寅时·耕读传家”“卯时·宽汤免青”“辰时·闲情雅趣”“巳时·锦绣绫罗”“午时·不时不食”“未时·茶事雅集”“申时·巧夺天工”“酉时·醉倚湖亭”等主题展馆。这些沉浸式江南文化展馆不仅还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意境,也将头汤面、苏绣吴罗、花鸟鱼虫、茶事雅集等苏式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更有画扇、香炉制作、宋式点茶等诸多互动体验环节。

“苏式生活十二时辰大型沉浸式体验空间整体的氛围感十足,闲坐在古朴小院落听到评弹声还有鸟叫声,在老街上欣赏评弹表演、古典戏法表演和茶艺表演。活脱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前来体验的市民张萍说。

据了解,渔家村新郭老街,正是清代诗人沈朝初那首《忆江南》“苏州好,串月有长桥。桥畔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挂轮高。”中描绘出的苏城风俗图景,这条老街将苏州人刻在骨子里的温柔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

渔家村文化旅游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新郭老街还将加快二三期及考古博物馆和越城遗址公园建设,完善渔家村项目综合基础配套,不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体验江南文化活动。

同样的,在背靠古城墙和盘门三景的苏纶场近日开启了百年苏纶场的“夜篇章”。筹建于1895年的苏纶场,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盛极一时,是当时姑苏城最令人向往的繁华之地。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苏纶场一带渐渐没落,但这里的民国建筑群作为姑苏记忆符号,却记录了江南实业家们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是无法割舍的百年岁月情感记忆。

如今“不夜苏纶场”盘活闲置资源,围绕“记忆、美食、社交、潮玩”四大方向,打造了“忆百年时光”“逛古城烟火”“品江南文化”“赏光影苏秀”四块功能区域。这组兼顾江南文化和时尚国际的民国建筑群为苏州古城增添了新的商业活力,也打造出新的“年轻力中心”,引得央视的《消费主张》特别报道都来为其打卡。

“這个留声机,我在爷爷家的老照片里见过。”市民杨月琴激动地说。在“忆百年时光”区域,苏纶场展陈了缝纫机、留声机、暖水瓶等老物件,讲述了“苏州制造”的恢弘故事,勾起了许多“老苏州”的儿时记忆;在“逛古城烟火”区域,深挖姑苏老字号,既能一站式享受苏式美食,又能细品古城烟火气息;在“品江南文化”区域,落地了文创民国风情街区及苏式生活体验区,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苏式生活的精致典雅;在“赏光影苏秀”区域,根据苏纶场的传统建筑楼体,结合新媒体技术,打造了苏州首个楼体3D光影秀。另外,场内的大下沉广场,也分别改造为怀旧露天电影、潮运动广场、江南小剧场等,同时现场还覆盖“喜马拉雅”有声互动、美食集市、苏式生活典范特装体验馆等近50项特色项目。

近年来,苏州着力规划、精雕细琢,从白昼聚焦到夜色,一个个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古城繁华之风的江南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将江南文化生活聚集其中,成为苏州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新地标,给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了高品质的江南文化体验。

“苏式生活典范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内核。沉浸式江南文化体验空间具体还原江南生活场景,让抽象浓缩的苏式生活精髓可以被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通过苏式慢生活,烘托姑苏人文山水,展现姑苏民俗文化,来过的朋友们都能成为江南文化具象表达的叙述者和传播者。”苏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苏式山塘姑苏
走过御碑亭,踏寻从山塘到虎丘的七里诗意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一城一心,原创歌曲《姑苏同行》致敬苏州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金山廊下 古朴山塘
姑苏情
明代苏式家具设计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七里山塘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