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 武园月 彭扬
摘要:在当今社会,贫困一直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坚持着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探索出了旅游扶贫等多种脱贫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彻底摆脱了贫困。
关键词:脱贫攻坚;旅游扶贫
前言:贫困,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不止是在中国,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被各种各样的贫困问题所困扰。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重要突破。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贫困人口连续七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了551万人,越来越多的人拜脱了贫困人口的帽子,越来越多县摆脱了贫困县的标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
1、旅游扶贫中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之所以能够在脱贫攻坚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能够取得令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成绩,归根结底离不开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个贫困地区都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发展的脱贫之路。比如可以将本地特色的农作物向外输出,引进新的产品,或者也有通过本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来发展旅游业脱贫的。而通过乡村旅游来脱贫的一些地区,在很多方面也是有着相同之处的,所以这些地区可以在乡村旅游扶贫的前提下探究共建模式。旅游扶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发掘本地区的旅游潜力,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从而达到脱贫的作用。在发展旅游业时,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地区由于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导致了本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该要完善好当地的基础设施,首先在交通方面,应该要完善好当地的交通网络以及对外的交通线,能够使得游客方便到达。其次在住宿的方面,如果是新建酒店,那样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不利于脱贫任务的进行。所以可以借鉴一下目前城市周边逐渐兴起的民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可以更好的带动当地居民的收入。在饮食方面,现在的人们更加追求绿色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所以在这些地区可以采取农家菜的方式,游客可以直接从菜地里去采摘自己想吃的绿色蔬菜。这样做也可以让游客亲自动手采摘,从而吃的更加放心。
2、旅游扶贫中的宣传问题
旅游扶贫的重要一点就是当地有没有适合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一些地区虽然有条件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本地对外交流不通畅,导致了游客对于本地旅游资源了解较少,所以前来游玩的游客也就较少。在遇到这些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办法去大力推广本地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也就会导致出第二个问题就是前期宣传费用过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当今迅速崛起的短视频平台来宣传。比如前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丁真,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等,只是通过几个较为简单的视频,不仅为当地的旅游资源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而且也为当地的财政节省了宣传支出,可谓是一举多得。
3、旅游扶贫中如何避免暂时性脱贫
一些贫困县在发展旅游脱贫的过程中还会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在短期内将旅游资源集中到一个贫困县,在当地脱贫之后再将这些资源转移到其他贫困县继续发展,这样做只会做到暂时性脱贫,而后又会导致当地居民继续陷入贫困。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持长效发展,宁可走的慢一点,也要避免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再返贫。所以在对贫困地区开发之前,就要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产业发展,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对潜在风险规避的目的,更好的使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发挥,保持更长久的活力,最大限度的为当地居民增加收益。
4、旅游扶贫也应注意环境保护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掉环境效益。在环境扶贫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但与此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在一些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可能还保留有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文化古迹,有些文化古迹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对于一些历史研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在发展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发旅游资源,更要对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结语:我国的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是中国人民能够看到,世界人民也是有目共睹的。而旅游扶贫等扶贫措施不仅造福着中国人民,也对世界上其他贫困地区的人民起着先锋示范作用。旅游业的从业门槛较低,收入也相对客观,所以也得到了很多地区的采用。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去忽略了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充分利用旅游等第三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好环境,不能在获得经济效益之后再转而投入大量资金再去保护环境。旅游扶贫的目的在于脱贫,精准扶贫重在解决稳定脱贫。
参考文献:
[1]基于“家庭农场”模式的赣州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郭蓓.南昌大学2014
[2]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下的赣州土地整治戰略研究[D].李芳.江西农业大学2014
[3]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和方法探讨[D].陈式松.南京林业大学2008
[4]赣州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格局分析及预测[D].黄翔涛.江西理工大学2015
[5]赣州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姜贤根.贵州大学2009
[6]赣州市违法用地问题及其对策探讨[D].廖坚.江西农业大学2013
[7]赣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分析[D].刘爽.江西理工大学2020
[8]赣州市“赣南客嫂”输出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D].彭磊.江西理工大学2010
[9]赣州市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刘翔.江西农业大学2012
[10]赣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刘洋洋.江西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