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洌锌
一、刚构桥构造形式
上部主桥采用(70+3×127+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箱梁根部高度7.3m,跨中高度3m,箱梁根部底板厚度85cm,跨中底板厚度32cm,箱梁高度及箱梁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厚度从根部至跨中分兩个直线段变化,分别由根部70cm变至跨中厚度45cm,箱梁顶板厚度30cm,箱梁顶宽13.25m,底宽7m,顶板悬臂长度3.125m,悬臂板端部厚20cm,根部厚75cm,引桥采用5孔一联跨径40m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连续梁桥,桥跨全长为1121m。T梁在桥的横断面上布置为12片,全桥共有180片。
二、预应力钢筋张拉
(1)预应力材料和机具进场要求
1)预应力钢绞线的进场检查:
进场材料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要进行外观检查。
2)锚具的进场检查:
预应力的锚具按设计指定要求选用,锚具进场应进行外观检查、硬度试验、静载锚固试验,其性能要求应符合GB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钢绞线穿束
1)对于长度小于50m的纵向钢束采用成束人工穿束,按设计长度下料后,套上子弹形刚套以减少阻力。
2)对于长度大于50m的纵向钢束先在管道内穿入一根钢绞线与已绑扎好的钢绞线拖头相连,一端采用卷扬机向外拉,另一端,用人工慢慢送入。
(3)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张拉设备检验:因预应力值的准确性对箱梁的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张拉施工之前必须校核,对千斤顶、压力表进行配套校验,校验合格后,配套标定的千斤顶、压力表要进行编号,不同编号的张拉设备不能混用。
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上时应重新标定。张拉机具必须由专人操作。
(4) 张拉
1)预应力钢束和张拉机具
根据设计张拉力的大小选择吨位、行程适宜的千斤顶及与之配套的高压油泵和油表。纵向预应力张拉采用YCW450B型千斤顶,横向和竖向预应力张拉分别采用YCJ26-200型和YCW100B型。
2)张拉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当与梁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达到90%设计强度后,便开始张拉预应力,张拉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使用,并按规定要求定期标定。预应力张拉严格按设计顺序、张拉控制应力及工艺进行。本桥设计为采用三向预应力筋,三向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张拉纵向预应力,再张拉横向预应力,最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底板束、最后张拉顶板束.张拉时必须左右对称进行。
3)张拉流程
安装工作锚 —安装工作夹片 —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夹片—向油缸供油至初始张拉应力—持荷并测量记录伸长值—继续张拉至控制应力—持荷并测量记录伸长值—补拉至控制应力—回油—卸掉工具夹片—卸掉工具锚—卸掉千斤顶—卸掉限位板—切掉多余钢绞线—封锚。
4 )施加预应力
预应力张拉步骤如下:
钢绞线张拉步骤:0→初始张拉力15%P→张拉控制应力30%P→张拉控制应力100%P(持荷2分钟)→锚固
5)防止断丝和滑丝的措施:
1、严格检查锚具夹片的硬度和外观质量。
2、安装锚具前严格检查钢绞线的表观质量,清除锚固夹持段钢绞线表面的浮锈和污物,钢绞线外表蚀锈污物不能有效张拉锚固,易造成滑丝。
3、安装工作锚夹片时,应清除夹片槽中的污物,上紧夹片时,用φ25的细钢管轻敲夹片,确保整束夹片外露长度均匀一致,一般控制在4~5mm.
4、安装锚板前可在锚板锥孔涂少量润滑剂或是退锚灵,以利于夹片跟进锚固和退锚,防止断丝。
5、锚具安装到位后,应及时张拉,以防止因锈蚀而产生滑丝、断丝
6、严格掌握油表读数,准确控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6)断丝、滑丝的处理:
1、在张拉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响声、油压表指针抖动等,张拉完成后检查钢绞线上夹片留下的咬痕,以便及时发现滑丝问题。当断丝或滑丝数不超过规范值时,可采用超张拉方式补足应力,但超张拉值不得大于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80%,如果仅出现滑丝,可采用单根张拉千斤顶进行补张拉;若超过规范值必须卸锚,更换钢束。
2、更换钢束的处理方法:预应力钢束放松。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好,并将预应力钢束在夹盘内楔紧。
7)张拉质量要求
1、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和伸长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实测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不得超过±6%;
2、钢绞线张拉时,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断面钢丝总数的1%,且每束钢束断丝不得超过一丝;
3、在张拉过程中有一根钢绞线被拉断,则该束钢绞线应全部抽出更换,重新穿束张拉;
4、夹片跟进应整齐,每孔两片夹片应跟进一致,夹片外露量不得小于5mm;
5、锚固阶段钢绞线两端的回缩量及锚具变形量之和不得大于6mm。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