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玉祯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大众对于畜牧产品的安全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在保障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安全化生产目标,需要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对此方面的内容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动物疫病种类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为防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确保畜牧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结合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阶段的相关情况,通过对防疫工作水平的逐步提升,基于安全生产理念采取更加完善的防疫措施。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有效措施
引言
动物防疫工作已经成为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加大对动物疾病的控制力度,并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等方面的工作,避免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干扰,充分的彰显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为畜牧行业的长久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掌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重点
为了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结合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现状予以全面分析,保障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实现对动物防疫工作体系的严格管控,针对防疫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予以深入探讨,进一步彰显出基层畜牧兽医在动物防疫工作当中的职能和作用。
(一)疾病防治
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期阶段,需要设置统一化的疾病防控目标,确保各部门防疫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的遵循畜牧行业的疾病防控目标要求,定期针对动物的疾病情况予以调查,保障调查作业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再根据动物疫病的实际发病原因、发病的具体部位以及整体的蔓延程度等方面的内容予以分析,打造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确保措施在执行阶段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动物疫病防御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基层动物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研究
对于不同形式的发展状况来说,基层动物防疫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疫工作基本要求,但实际所形成的工作体系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就需要相关防疫工作人员能够结合不同形式的发展情况,对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实施效果予以综合性的分析。同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实践经验,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积极的学习新型的防疫技术,在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执行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实施水平。
(三)健康体检
对基层畜牧兽医来说,需要在规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定期对动物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健康体检作业的有效落实,结合实际体检阶段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加以记录,保障记录结果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兽医能够对规定区域当中的基层动物健康以及身体水平具备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当动物生长到某一阶段时,还需要及时的开展疫苗注射等方面的工作,以此为基础有效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在规定区域的内部促进基层动物的健康成长,避免受到疫病等问题的不良影响,从而阻碍了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
(四)技术人员的配备
在执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目标能够得到顺利达成,需要保障技术人员在配置阶段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此,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要求,定期组织动物防疫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保障培训作业的有效性与完善性,进一步推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兽医工作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
(五)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基层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来说,在设置的过程中具有复杂化的特点,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的仪器和设备。为此,在推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逐步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各项防疫工序能够得到顺利进行,还需要结合日常的防疫工作经验,为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另外,对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部门来说,需要在开展防疫工作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对防疫现场予以合理的布置,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畜牧养殖户的动议防疫意识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基层居民来说,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知识水平和文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若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加强,那么在开展畜牧养殖作业的过程中,则难以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定及时的为家畜注射防疫疫苗,导致动物防疫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为此,需要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提前开展,在日常的畜牧养殖作業实施过程中,避免由人体或者其他物种所携带病变问题,对家畜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二)需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防疫技术
在防疫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病毒的整体抗性能也得到了有效加强,为了确保防疫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并达到延缓病毒蔓延速度的目的,需要针对畜牧防疫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防疫工作的实施效率。一方面,针对畜牧行业当中所采用的饲料产品和养殖模式进行分析,利用生物技术对畜牧养殖方法进行创新,并研发出新型的饲料产品。例如: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对畜牧饲料产品进行改善,使其中具备充足的营养物质成分能够充分的满足生物的生长需求,使牲畜在食用相应数量的饲料产品之后,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发育水平,并强化牲畜的抗疫功能,从而有效提高畜牧行业的总体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基层畜牧行业相关疫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地区的疫情产生情况进行分析,若此类地区的疫情发生概率普遍较高时,可以对相关物种的基因予以提取,再利用DNA克隆技术对物种基因分子的整体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物种的基因特点对防御技术进行优化和改造,通过培育基因生育的物种,能够使其在降生时就具备先天性的防疫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疫情的传播,进一步提高了畜牧行业的生产能力。
(三)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投入力度
结合现阶段的基层防疫工作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所引入的兽医职业工作人员其收入水平尚未得到有效提升,且该类职业在部分地区难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致大多数农户在开展畜牧工作的过程中不愿遵循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开展注射作业,从而为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此,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设置专项资金,并将其投入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实施阶段,为技能培训工作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基层兽医职业工作人员能够定期参与经验交流会,并在会议当中明确意识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实施要点,充分的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另外,在开展经验交流会议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招聘优秀专家的方法,与基层畜牧兽医职业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在高效化的沟通和交流基础上,及时的帮助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解决日常当中的工作难题,使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能够具备充足的企从业经验,从而采取相互配合和相互指导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仅如此,还可以设置专项的奖励资金,对防疫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评比,从而为企业提供精神或者物质等方面的鼓励,使其能够为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在畜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革新前景,为了提高畜牧行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执行力度,打造健全化的防疫体制,实现对人员的合理化配置,提高基层畜牧兽医职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即使的解决在防疫工作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优质的防疫措施,使畜牧行业能够朝着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1]何朋.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水平的措施探讨[J].畜牧业环境,2020,(06):61-62.
[2]张志锐.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2020,(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