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玮
11月12日,内蒙古通辽库伦旗,安家窑村村民清理家中积雪。图/新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刚刚遭遇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截至11月9日12时,当地最大积雪深度为68厘米。历经数日的强暴风雪天气,将通辽居民的生活节奏彻底打乱,使得陆空交通停运、学校停课、商家停业,整個城市似乎被冰冻封印。寒潮共造成通辽市4.6万人受灾,1人死亡,雪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63亿元。
这轮从11月4日开始、入秋以来的最强寒潮,被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为有记录以来的第四强。寒潮还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000多户居民用电一度受到影响。由于冻雨,高铁接触网也出现覆冰,黑龙江省内共58趟列车停运。
近年来,东北、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有所回升,东北地区极端性降温、雨雪天气频现。在全球变暖形势下,华北地区的降雪量与降雪次数也在增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叶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尤其对于华北地区来说,长时间降雪过程以往并不多见。今冬一旦出现极端天气,交通、供电、供暖等生命线工程都可能出问题。在今冬燃煤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无论对南方还是北方,应对极端天气,都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它与海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相对应。“拉尼娜”持续时间一般会将近一年、乃至几年,属于气候范畴。
从1950年到今年3月,全球共发生16次拉尼娜事件,包括1次强拉尼娜事件,9次中等强度事件,其他均为弱事件。10月2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预计今年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由于2020/2021秋冬季节也出现了拉尼娜,今年为双拉尼娜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解释说,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1973年至1975年连续三个冬天都是拉尼娜。1951年至2019年14次拉尼娜事件中,“双拉尼娜”有5次。
但并不是每个拉尼娜冬季气温都偏低。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通常而言,有了拉尼娜事件,意味着有了一个强信号,即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形成局部偏冷天气。但决定冷空气最终是否南下因素是多重的。比如,如果北极海冰比较稳定,融化不那么厉害,就会有利于冷空气在北极上空聚集,与拉尼娜施加的影响相反。
魏科分析说,对于冬季东亚地区而言,影响其气候的不仅有热带海洋,还包括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大西洋、印度洋热力情况等因素。“‘拉尼娜是影响冬季气候众多因子里面的一个,虽然是很重要的一个,但并不是唯一。”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在出现拉尼娜事件的时候,中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中东部气温总体偏冷,季节内冷暖波动大,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该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今年之所以会预测偏冷的底气足一些,是因为今年的拉尼娜和去年不同。去年冬天的拉尼娜从8月开始,11月海水温度降到最低值,之后拉尼娜信号就开始衰减,到了2021年1月中旬,国内气温已大幅回升。也就是说,去年的拉尼娜开始得早,结束得也早。而今年拉尼娜事件大约从10月开始,海温最低值可能出现在12月或1月中旬。鉴于这次拉尼娜的势力范围能覆盖大半个冬天,要到2月中旬,天气才可能明显增暖。
国内一位权威天气与气候学家分析说,今年冬季之所以会偏冷,更宏观的原因在于,全球变暖背景下,暖空气会趁势而上到达北极,使得北极极涡崩溃、变形。暖湿气流和北极海冰融化,令极涡会分裂成两个冷气团。暖空气“鸠占鹊巢”,冷空气被迫南下。两路冷空气一路直入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另一路侵袭北美等地。这也是民众感到近年来寒潮会比以往更冷的原因。
至于目前北极海冰较稳定,前述专家说,“是因为小的、中等体积的海冰都融化得差不多了,现在是更大的海冰在融化,所以就比较慢”。但总体趋势而言,海冰依然在融化。极地冷空气是否南下,也不全由海冰决定。
魏科说,除了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国内外多个预测系统预测中国冬季可能偏暖,并且北部偏暖幅度更大。他解释说,所谓气温偏冷或偏暖,是指将一年里12月和来年1月、2月冬季气温统计、平均计算,与过往三十年冬季气温平均值做对比。按照以往标准和国际惯例,通过将整个冬季气温较常年平均值高出0.5℃或1℃及以上,就称为暖冬,反之是冷冬。他强调说,其实所谓冷冬、暖冬,偏冷、偏暖,只是相比常年平均情况而言,冷冬和暖冬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二者温度绝对差值也就一两度。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解释称,对于官方预报而言,冬季气候预测,就跟夏季暴雨预报类似,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宁肯往严重了报,有利于社会各方提高警惕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
实际上,由于拉尼娜发于热带海洋,对中国的影响总体上比较间接,北美及南美受波及更大。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杨静分析说,对中国来说,拉尼娜对南方影响更大,对北方影响弱些。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对北方气候有着更大的“掌控权”。由于中国北方所处的中高纬度地区都是陆地,陆-气作用更复杂,还有些非线性因素,导致这一区域气候可预报性也更差。相比预测气温,降水预测的难度则更大。
国家气候中心称,在拉尼娜年份,中国南方地区水汽条件会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魏科解释说,当拉尼娜发生时,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气压会偏低,称之为气旋性异常,这使得中国南部地区会刮偏北风。“北风带来的都是干冷的空气,不利于降水”,这从统计层面看有意义,但无法做到每一年都完全对应。2020年,南方冬季确实比较干旱,浙江宁波等地甚至用水紧张。但同样有拉尼娜事件的2008年,南方却出现强降水。多位业内人士称,当年南方出现冰雪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在于印度洋输送了水汽。事实上,拉尼娜对于南方冰雪自然灾害的“贡献”有多大,业内迄今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
杨静分析说,从过往文献资料中来看,90%文章认为2008年初青藏高原地区极度暖,这相当于在陆地上烧起炉子,因而能将印度洋水汽抽过来。今冬,预计高原地区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暖,这是和2008年冬的相似之处。如果海陆间温差大,印度洋的水汽依然可能往中国内陆输送,今冬南方不排除雪灾的可能性。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预测消息称,明年1~2月,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信息称,预计明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今冬,东北地区北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北多南少是拉尼娜年统计学上一个基本特征。杨静团队也预测认为,今年1月偏冷,风场又是南风,会给华北地区带来更多水汽输送,有降雪增多的可能性。
前述天气与气候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华北地区降雪量增加的趋势已维持了10年,今后将继续维持这一态势。未来华北地区出现极端降雪的天气也会增多。在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中,今年中东部地区偏冷,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华北地区。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国范围内都出现极端冷事件。2020年11月17日至23日,东北地区出现强雨雪天气过程,局地降温超过14℃,造成铁路大面积停运,吉林30万用户断电。2018年1月24日至28日,中国中东部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这是当年入冬以来国内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一次寒潮过程,江苏、浙江、安徽等14省(市)近900万人受灾。2016年1月下旬,一场“Boss级”寒潮来袭,广州出现1949年以来首场降雪。此轮寒潮除了暴雪,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等地还出现了冻雨天气。
11月10日,吉林白城街头的积雪。图/人民视觉
冻雨看似比暴雪的危害小,但落到输电线上后,会结冰将电线包住,这样列车受电弓取电流受阻,只能降速运行甚至停驶。冻雨结冰后,还会与积雪一起,压塌高压电塔,压断输电线,造成电网瘫痪。这也是2008年初南方冰雪自然灾害大范围断电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叶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北方一旦长时间下雪,会造成道路上雪的堆积。一方面,保障交通顺畅,及时除雪、铲雪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保障供电、供暖也是核心任务。2008年初冰雪自然灾害后,南方电力基础设施的容灾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北方设施设备是否有了升级,应对类似极端天气,是否有相应预案,都应仔细检查和研究。
接下来的初冬季节,由于气温还没有降到足够低,北方依然不排除出现冻雨的可能性。根据杨静团队的预测,明年2月气温偏暖,尤其对北京这样的中纬度地区,也有可能出现冻雨。与长时间下雪的东北地区相比,华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在防冻、抗积雪的工程设计标准上也较低。当下,由高压输电线组成的铁路接触电网虽然可以利用电流热力融冰或机械除冰,但由于技术所限,应对极端天气,接触网除冰仍是世界性难题。
叶涛还建议,对北方农村牧区、半农半牧区来说,应修筑、加固保暖棚圈,备足牲畜所需草料,避免牛羊因积雪过厚,无法找到食物,饥饿冻死。同时,也要避免羊群因为过冷,相互压在一起,形成“羊上垛”,这会让母畜流产,牲畜被压死。
在魏科看来,与其讨论整个冬季是不是暖冬和冷冬,更应做的是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与整个冬季偏暖并不相悖。即便全国偏暖,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间段依然可能会出现极端冷事件。相应地,在今冬能源供应紧张形势下,能源储备紧张程度不取决于三个月平均供应情况,恰恰取决于“某一次寒潮过程有没有准备好”。
叶涛认为,虽然降雪不会像地震或台风对于人的生命或者财产造成更为即时性的破坏性伤害,但城市的生命线保障工程务必要做好。从2008年初冰雪自然灾害至今13年,“我们是不是已经汲取了当初的教训,再出现百年不遇的灾害性事件,我们是否不会出问题,我觉得是存疑的”。
曾担任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的王振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永远不要在自然灾害面前说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只能假设各种场景,多做预案,给予明确授权。这样地方政府和基层在应对灾害的时候就不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