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营造特色探析

2021-12-06 18:48杭进峰林广臻谢燮
广东园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营造

杭进峰 林广臻 谢燮

摘要: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古代城市近郊復合发展的古典公共园林。唐代东湖作为一个城市近郊相对自然质朴的郊野湖泊,沿湖周围营造有可供官民共享的风景建筑。宋代开始,东湖收归国有,大量官方建筑和宅园的相继出现,对东湖的风景空间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针对历史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凝练了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的3个主要特色:城市与湖泊共同演进的历时营造;功能复合、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关键词:唐宋时期;南昌东湖;古典公共园林;历史发展;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1)05-0040-06

收稿日期:2021-03-20

修回日期:2021-06-08

Abstract: The scenic space of East Lake in Nanchang developed rapidly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classical public garden with compound development in the suburbs of the ancient city. It was mainly used as a relatively natural and rustic country lake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landscape buildings along the lake that could be shared by officials and people. Since the Song Dynasty, the East Lake was nationaliz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 buildings and private gardens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enic space of the East Lak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this paper condenses three main features of the scenic space of Nanchang East Lake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continuous creation of the city and lake together, presenting a multifunctional, natural and simple landscape, and the state capital garden shar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Key word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Nanchang East Lake; Classical public garde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南昌地域特点的名句,反映了南昌在古代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水资源。由于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南昌城在古代是沟通南北水路的关键节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繁盛。其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空间特征和鲜明文化内涵的城市风景园林体系。南昌东湖的历史营造反映了这一进程,也是我国古代城湖风景营造的典型实例。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成熟期[1~2],东湖的风景特色也在此时逐步展开营造。南昌城的历史发展作为东湖的背景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各种方式影响了东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演变。从更加宏观的视角代入观察,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影响了南昌东湖的发展演化[3]。

唐代之前,南昌东湖还主要是洪州城外的一个“连通章江,增减与江水同”[4]的郊野湖泊。至唐时,伴随城市发展和经济文化繁荣,东湖的整体风貌初步营建成型,其逐渐呈现出自然风景景致与百姓日常生活相互交融的古典公共园林形象。

1唐代:南昌东湖的初步形成

1.1城市建设与东湖形成

南北朝时期的雷次宗曾在《豫章记》中记载:“东湖,郡城东,周回十里,与江通。”隋代以前,南昌东湖位于城郭外围,以环绕之势流经城池东南面(图1①)。隋唐时城市发展,城郭外扩,东湖被划进城市内部,东湖由此开始建设[5]。

由于南昌城本身地势低,东湖水面在南北朝时期“增减与江水同”,大致与赣江持平。因此自东湖被划为城市内湖以来,城市排水不畅,南昌城的水患也由唐代以前的外患,转为唐代以后的内涝[6]。唐代元和三年(808年),观察使韦丹组织民众筑堤捍江。堤长十二里,设斗门以泄洪,俗称为“南塘堘”(小堤)[7]。韦丹还沿堤栽植柳树,时称为“万柳堤”②。韦丹的建设逐步稳定了南昌城内东湖的水面。

此外,唐代的东湖也是南昌城中重要的农业生产空间。唐代对待山川资源强调“与众共之”的态度,《唐律疏议》中明确,“诸山野之物,己加功力刘伐积聚,而辄取者,各以盗论”[8],对于“施功者”和“辄取者”两种截然不同的立法管制措施,体现了官府鼓励民众通过自身劳作开发自然资源的态度。

杜牧在《怀钟陵旧游》诗中客观地记载了当时民众在东湖上的劳作情景,“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蘭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湉湉。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十顷平湖”的东湖作为南昌城内湖,在功能使用上不仅是供人日常共享游览的城市公共园林,同时也承担了民众生活生产的功能,作为劳作收获的天然水产场而存在。

1.2风景营造的初步展开

伴随唐代南昌城的城市建设发展,东湖空间格局也在此时得以初步形成,沿湖修建了一系列风景建筑和设施,如望江亭、洪恩桥、东湖亭、涵虚亭、孺子台、放生池等(表1,图2)。唐代南昌东湖的风景建筑的使用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望江亭等供士大夫官员等游憩、宴集或迎送客人之用的礼仪性建筑,也有如孺子台、放生池等供民众祭祀、缅怀的纪念性建筑[11]。此外,在唐朝繁荣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东湖畔成为了许多名士理想的卜居场所,明确有历史记载的宅园就有来鹏宅①、陈处士园②、黄氏园林③等。

南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植物种类繁多,其植物风景营造也颇具特点。唐时就有大量的诗句歌咏描绘东湖岸边的植物,如刘威写有“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李绅写有“……莲脱红衣紫菂摧。……数株临水是寒梅”。此外,由于东湖与赣江相通,湖水能够不断自我循环,这也使得东湖一直处在生态平衡的状态,虫鱼鸟兽种类较为丰富。同时有众多候鸟在春季因迁徙需经过南昌,在夏季因繁殖而集中于此,南昌的河流湖泊及林地为鸟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场 [10]。

一系列风景建筑和设施的营建以及湖畔动植物物种的繁茂,标志着唐代东湖风景营造的初步展开。

2宋代:南昌东湖的历史转折

两宋时期的南昌城自然环境变化较小,水患依旧是其一大问题,唐时修建的堤坝至北宋时已经崩溃。宋仁宗年间两任知州程师孟、赵概,分别“积石为堤,浚章沟,揭北闸”④“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⑤,督民以石筑堤重修。这是东湖历史上以石筑坝的开始,也成为了宋代东湖风景大量营建的基础条件。此外,宋代东湖水域由“周十里”缩为“周五里”[12],水域面积的缩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湖畔景观营造活动的集中呈现。

另一方面,由于朝代交替的历史原因,两宋时期东湖的功能逐渐由一个供给民众使用的公共风景空间,转向平战结合的军民共用空间。

2.1平战结合的功能转变与官署建筑的兴建

南宋初期,宋室南渡,以临安为行在。江淮地带成为了南宋与金国的主战场,南昌地区处于鄂州(武昌)下游,实际处于战备前线,江防地位陡升。在宰相李纲的提议下,南昌城以其西临赣江的地理位置,被列为沿江六大帅府之一,成为了江西的军事和经济中心[13]。

吴庆洲先生指出,“我国古代城市水系的功能往往是十分复合的,包含供水、交通运输、水产养殖、军事、排水排洪、调蓄防涝、防火、避浪、造园绿化和改善环境10项作用”[14]。战争时期,城市水系往往需要执行军事职能。由于南宋时期金宋之间的对峙状态,江西逐渐成为战船制造中心,政府在赣州、洪州、吉州建立了制船场[15],南昌成为了物资转运的大后方。东湖因其广阔水域被收归官用,并沿湖开始修建大量的官署建筑。

绍兴年间(1131—1162年),庆远军节度使兼洪州知州张澄,将广阔的东湖水域收归官用,作为练习水军重兵的基地,同时还在湖中百花洲上建了百花桥和讲武亭(图3),用来日常小憩①。侯迺慧认为,宋代园林不仅深具普及化、生活化、公共化等特点,也常与政治活动密切结合,从而被赋予“一些严肃的政治意义”[16]。南宋时期东湖的风景功能逐渐转向平战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为战备的功能正是政治意义的体现。

宋代诗人况志宁写有《百花桥》一诗描绘当时的战训场景:“讲武亭前水四流,游蜂飞蝶满芳洲,西风战舰知何处,嬴得斜晖伴白鸥。”现存的百花洲亭碑刻还清晰记载着讲武亭的营建纪事。此外,依托百花洲操练场的设立,宋代东湖边还营建起衙署建筑,作为地方官府办公使用的场所。南宋初至宋末这段时间内,衙署中不断增建诸如云锦堂、卷雨楼、袭香楼、正义堂、志民堂、双桂堂等楼阁建筑②。这些官府机构的不断涌现,标志着南宋时期东湖开始具有越来越强的政治空间特征。

北宋开始,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书院建筑开始大量的营建。及至南宋,理学盛行,江西作为理学大本营,书院在理学的影响下迅猛发展,逐渐从郊野走向城镇[17]。在南宋后期,官营民用的教育机构如东湖书院,也开始出现在东湖空间之中。这是南昌理学文化发展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嘉定初年(1208年),陆九渊弟子丰有俊、袁燮等先后任职于南昌,嘉定四年(1211年),在丰、袁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东湖书院于涵虚阁的旧址兴建。书院计有34间房,其“门庭堂宇,宏丽崇深,庖湢器用,咸备无缺”,是当时南昌城内规模最大、规制最全的大书院(图4)。袁燮还主动奏请帝皇为书院题额,这在当时极大地提升了书院的政治地位[18]。此外,时任江西转运通判胡槻③,委任郡博士刘徐庆亲主其事,并在书院建成后为其征集了十一郡县的图书,还将当时东湖每年的营收和田租资金用于书院的经费开销[19]。当地官员、乡绅的捐资也是东湖书院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20]。伴随宋代东湖湖面收归国有,东湖周边官方政治机构的兴立,地方书院等文化设施的建立,南昌东湖开始呈现越来越强的公共特征。从权属上,此时的东湖属于公共财产;从管治上,此时的东湖是在地方官府的管治之下,特别是由于南宋和金的军事对峙,东湖还附加了军事职能,公共政治开始对其空间塑造施加影响。

2.2丰富多样的私园营造

宋代南昌东湖周边不仅有官署建筑的兴建,还有着较唐代更为丰富的私人造园活动。宋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南昌作为南北物资和人流的中转节点,经济社会得到了大的发展。其次,“兴文教、抑武事”基本国策的施行[21]和科举制度,使得宋代涌现了大量的风雅名士,山水风景的文化得到了大发展。此外,宋代相对自由的土地交易制度和“租佃制”[22]的施行,使得沿湖的土地可以被名士们购买。这些大背景为东湖沿岸的宅园繁荣营造提供了历史契机,进一步塑造了东湖的风景空间。

一方面,湖畔宅园营建数量较多。宋代东湖的私人造园活动本身数量较多,名士宅园大量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园圃有:北宋李寅所建,用于李氏父子讲学作赋的 “涵虚阁”;北宋尚书徐禧所建的“羡鱼亭”;南宋贤相章鉴所建的“皆春园”;南宋向巨源所营建的“临湖阁”;南宋张子颜所建的“东园”和其中的“环波亭”;南宋诗人苏云卿隐居所建的“苏圃”等等(表2)。

另一方面,居于此间的文人们则在此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塑造了南昌东湖多元开放的文化性格,使其逐步成为南昌一地的文脉空间。以苏圃为例,苏云卿定居东湖后,在湖心小岛“种蔬织屦以自给,暇则闭门高卧”隐居起来。张浚曾请人拜访,劝其入仕,但苏“运锄而不顾”,最后悄然离开时留下了“自有时人求富贵,莫将富贵污苏公。”从现今的苏圃原址依旧能够一窥当时苏翁的隐居情境,感悟其高风亮节的诗句背后的故事(图5)。又如涵虚阁,接待过晏殊、苏洵、富弼、杨亿等多位文人,晏殊曾以“西对户庭徐孺宅,北传钟梵给孤园”,感概涵虚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高远冰清之韵味。再如羡鱼亭,在徐禧战死后,黄庭坚在亭中悼念亲故,写下了“紫髯将军不复见,空余丛桂绿婆裟”的伤感诗句。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宅园建造数量与公共活动的丰富,东湖成为了能够容纳百家,供名士、官宦交往迎送、吟诗作赋的城市客厅(图6)。由唐及宋,东湖由以自然景致、生活场景为情趣的氛围体系,逐渐转变为宋代宅园百花争艳的氛围营造(图7)。

3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主要风景特色

3.1城湖共进的历时营造

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南昌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联。这个时期东湖与南昌城的环境“进行实时、共进的一种信息置换,以实现自身方式的运行改变”[23],是一种共同演进、相互影响的发展关系。

首先,东湖的基础营建依托城市水患的治理逐步展开。唐代有韦丹组织民力,筑起数十里长堤防东湖水患,宋代有两任知州程师孟、赵概督民分别“积石为堤”“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规模化的石堤形态完善了湖岸。南昌东湖整体的基础设施在唐宋时期的多次水患治理中得到不断的更新提升。

其次,伴随唐宋时期南昌城市的不断发展,南昌东湖的空间形态不断演化。唐代东湖营建工作为其风景格局的成型奠定了基础,诸如东湖亭、望江亭、洪恩桥、孺子台等公共性质建筑的营建,开始塑造东湖初步“一桥二湖”的空间格局,使得東湖风景萌芽[24]。宋代东湖在唐代基础之上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营造活动。此时大量的宅园集中出现在东湖之畔,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南宋时期,官营的漕司衙署、讲武亭、东湖书院的出现,又给南昌东湖带来了不同的功能。历经唐宋时期的发展和演进,宋时的东湖水面已由隋代“周十里”缩减为“周五里”,这正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另一个结果。

总体而言,唐宋时期南昌的城市建设不断影响着东湖的风景面貌和功能特征,东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化特征反映了这种“城市—湖泊”共同演进的营造特点。这种在历史中不断演化的进程,本质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城市居民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25]。

3.2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

“地方千里,水通四路”,南昌城西接赣水和西山,东临鄱阳湖,东湖的风景营建是依托自然山水生态本底的建设,城市山水对其景观营建有一定的加成作用,具有借景关系;此外,唐宋时期东湖的风景营建开发强度较低,从而逐渐呈现出自然朴质的风景特点。

南昌府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水系发达,山水景观资源丰富[26],促成了南昌城与东湖共同构成城湖相融的山水本底关系。南昌城西面有层峦叠嶂的西山和蜿蜒环绕的赣水,东面有广阔的鄱阳湖(图8),城内城外有大大小小湖泊数十处(现今南昌象湖、青山湖、艾溪湖等),星罗棋布,地理环境十分怡人。诗人张九龄就曾在《泛临东湖》中写道“乘流坐清旷,举目眺悠缅。林与西山重,云因北风卷。晶明画不逮,阴影镜无辨。晚秀复芬,秋光更遥衍。万族纷可佳,一游岂能展。羁孤忝邦收,顾己非时选。”寥寥几句对东湖景色的描述,表明了湖畔林与西山在视线关系上互有呼应,存在一定的借景关系(图9)。在城湖相融的山水本底之下,东湖的风景呈现出自然朴质的特点。地理位置及与赣江相通的水系,都为东湖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条件,也促成了花草植被、虫鱼鸟兽与东湖的共生关系。唐诗人李绅的诗词《东湖》中“菱歇罢唱鹢舟回,雪鸳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描绘了生态自然与民众生活的和谐场景,充分体现了东湖自然朴质的环境氛围特点。

3.3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刘管平教授认为“岭南州府园林”一词是指岭南地区内,因城市兴修水利而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风景园林[27],典型如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罗湖、端州星湖等。此外,林广臻还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归纳,指出那些由地方州府的存在而产生,并对其空间进行营造和管治,具有一定城市配套功能的风景园林空间,呈现出具有古典意义的“公共性”和“生态性”特征的园林叫做“州府园林”[28]。在岭南范围之外,还有如杭州西湖、福州西湖、颍州西湖等在此研究范畴内。

从南昌东湖的历史演进来看,其无疑具有州府园林的属性特征,而其在州府园林范畴中又是特殊的。首先,区别于惠州西湖、潮州西湖或杭州西湖等城市近郊山水,东湖的地理位置被城墙所囊括,位于城池内,其特殊的地理也使得水患一直困扰着南昌城。但也正是由于城内湖的地理位置,东湖的风景造园活动更加积极化、丰富化。其次,在规模上,东湖无论是隋以前的“周十里”,还是宋时的“周五里”,与惠州西湖、潮州西湖或杭州西湖的尺度相比还是较小的。

从营造方式上看,东湖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山水基础上,加以人工景观整治,实现居住百姓互动和游赏的空间[29],其风景空间的发展成型是官民共同营建的成果。

首先,官员和民众均参与了营治过程。无论是归隐的文人,还是当朝的政要,如唐代李巽、张廷珪、陈陶之于东湖亭、洪恩桥和陈处士园,宋代苏云卿、张子颜、丰有俊等人之于苏圃、东园和东湖书院等等,都深度介入了南昌东湖的建设,成为其践行个人政治理想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投入。唐宋时期东湖的多次水患治理是由官府组织百姓出力共同完成,奠定了东湖风景环境的基础。南宋后期,胡槻将东湖每年的营收和田租资金用于东湖书院的经费,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官府对于东湖空间的管治。

其次,作为官民共同营建的成果,南昌东湖包容了相对多元的社会活动。唐代东湖不仅是官府政要游憩、宴集的场所,也是民众的祭祀、缅怀场所。东湖中间广阔的水域成为了天然的农业生产空间,用以保障南昌城居民的生产、生活所需。宋代,大量的宅园出现在东湖岸,人文活动也呈现丰富多样化。南宋初期,东湖以其水域宽广的优势,在功能上转变为水军的操练场地,东湖之畔兴建了大量官署。南宋后期,东湖之畔又建设了官营民用的东湖书院。这些指向了南昌东湖实际是一个开放的风景空间。

最后,东湖的风景内涵反映了南昌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孺子台为例,东汉名士徐稺以“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精神传颂后世,其故居在三国、西晋、隋等多朝都有过兴修或毁败,唐宋时期也仍重建孺子台以纪念其人[30],直至今日依旧能够从当代孺子亭公园看到其遗留下的痕迹。徐孺子作为东汉名士,其故居能够在不同朝代被世人所尊重,实际指向的是东湖的风景内涵,其反映了对南昌历史文脉的传承。

4结语

毛华松认为,宋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有着明确的政治、经济取向,是地方政府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综合性载体[31]。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和营造特色,反映了这个特征。

东湖在唐代之前是南昌城外相对原始的郊野湖泊,在唐代开始转化为城内以自然、生活为主题特色的公共园林景观。北宋时期,岭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南北人员物资往来日益频密,南昌城作为沟通南北水路的关键节点,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的南昌东湖湖畔涌现了大量的宅园,公众活动及风景空间的使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南宋时期,由于南昌城独特的战略位置,东湖又逐渐转向平战结合的功能。从历史发展来看,东湖在唐代形成基本格局,在宋代处于转折时期,开始转化成城市近郊功能复合的风景空间。

综上,本文认为,南昌东湖在唐宋不同时期的营造,实际都反映了其风景演进和南昌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东湖是依托自然生态本底的风景营建,南昌官民对其风景空间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官民的共同营建,使东湖呈现出功能复合的使用特征,反映了东湖是供给官民共同使用的古典公共园林。

注:图1改绘底图资料来自参考资料[5];图2、6~7由作者整理绘制,资料整理自参考文献[10]和明代陈弘绪的《江城名迹》卷三·证今(一)·东湖;图3~4来自清代阿应麟的《南昌县志》卷首·图绘;图8整理自清代于成龙、安世鼎的《江西通志》卷一·图考;其余图片由作者自摄自绘。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2]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

[3] 王丹丹. 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6.

[4] 郦道元. 水经注[M]. 陈桥驿,校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611.

[5] 魏嵩山. 鄱阳湖流域开发探源[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84.

[6] 晏雪平. 历史时期南昌城排水系统及其变迁——兼及南昌城内及周边河湖的演变[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2):95-101.

[7] 欧阳修.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5629.

[8] 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M]. 刘俊文,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2:369.

[9]范涞.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万历)新修南昌府志[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10] 周斯羽. 南昌滨河绿道植物景观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14.

[11] 吴斌生. 南昌市古代园林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37.

[12] 彭适凡. 再论古代南昌城的变迁与发展[J]. 南方文物,1995(4):86-98.

[13] 庞辉. 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3:111.

[14] 吴庆洲.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J]. 灾害学,2012,27(3):111-115+121.

[15] 陈文华,陈荣华. 江西通史[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357.

[16] 侯迺慧. 宋代园林及其生活文化[M]. 台北:三民书局,2010:146.

[17] 吴为. 本土书院文化在南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8:12.

[18] 张劲松. 南昌县古代书院述略[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5):107-111.

[19] 王咨臣,彭适凡. 南昌东湖书院[J]. 江西教育,1982(7):56.

[20] 李科友. 略谈南昌东湖书院[C]//闵正国,主编. 中国书院论坛[3].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86-193.

[21] 董慧. 两宋文人化园林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7.

[22] 王能应. 中国经济史上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77.

[23] 崔柳,李雄. 共時性、历时性时空观于风景园林学设计研究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14,30(9):63-66.

[24] 吴斌生,戴坤利,刘纯青. 南昌东大湖古典园林的建构与发展[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0,39(2):54-59.

[25] 李珏. 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分区控制方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6.

[26] 王齐. 明清南昌府公共园林调查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9:17.

[27] 刘管平. 我国三大传统景园之比较[C]//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 北京: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2000:8.

[28] 林广臻,陆琦,刘管平. 岭南州府园林概念的缘起与启示[J]. 广东园林,2018,40(1):40-44.

[29] 王绍增. 城市绿地规划[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

[30] 曾海,曹珺. 关于徐孺子墓遗址之浅见[J]. 南方文物,2017(3):278-283.

[31] 毛华松. 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5:233.

作者简介:

杭进峰/1995年生/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00)/专业方向为建筑设计

林广臻/1986年生/男/海南万宁人/博士/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510640)/副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谢燮/1991年生/男/广东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000)/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营造
素雅自然
意在轻闲
美丽可持续
我国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浅谈宋代宫廷乐与民间音乐的联系
洗水soft fab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