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文明 范新垲
(1.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体育教研部, 福建福州 350002;2. 福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福建福州 350108)
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持续深化,民族传统体育面临较大挑战和冲击,民族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及文化空间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积极弘扬民族传统优良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文化的主阵地,探讨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教学模式,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先是民族性特征。虽然民族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但是受到人类生产条件、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特色和特征亦存在差异,此种差异表现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又会对民族行为习惯、生产生活方式造成新的影响,使得各民族价值取向、思维模态与艺术形式等差异各具特征。诸如在民族体育方面,蒙古族、苗族以及藏族等少数民族均喜爱赛马这项传统运动项目,如蒙古族每年均会举办一场赛马会,而赛马则是民族民间庙会与“敖包”的重点内容。同时,赛马亦是蒙古族新婚礼俗的主要仪式之一,这是传统的赛马习俗的延伸,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特色。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不同的民族中普遍存在,例如武术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项目,是将中华文化意蕴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中,武术运动强调习武先习德、强调尊师重道,而后才是强身健体,中国传统武术凭借其特殊的文化思想理念与运动形式,传承至今并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标志性代表。
其次是传承性特征。众所周知,民族的不断发展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任何人的发展与成长均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人类社会及文明发展至今,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发展史,其中蕴藏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性特征,促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传承性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赛龙舟作为我国端午节的文化运动项目,在各民族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承,部分民族会在相应节日开展具备自身文化特色的延伸体育活动,包括藏族所举办的赏花节、苗族组织的龙船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等。据统计,国家级体育类的非遗项目就包括峨眉武术、八极拳、岳家拳,以及蒙古族象棋等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发展至今,均是因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当中对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再次是健身性特征。一般而言,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锻炼自身体魄,实现强身健体。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中,五禽戏与太极拳等项目均具备较强的强身健体作用。伴随人们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养生、健身运动逐步被民众所重视,而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可以发展传承至今,并未被世人遗忘,主要原因便在于其具备健身性特征。虽然传统体育运动与现代体育运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并不具备民族性特征,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则是两者兼具。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锻炼体魄,还能够深化民众对于本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的认知。
一是高校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体育发展。为积极顺应新时代发展和进步,在高等教育中要引进系统化的组织管理模式,促进教育活动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把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体育教育中,可以促进体育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效传承。一般来说,教育活动均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发展模式上,将民族传统体育和教育活动充分结合,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亦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发展模式上。诚然,在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化和完善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成为主流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文化传承愈发显得重要,民族传统体育亦要顺应新时代环境,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高校作为具有先进科学文化观念与丰富教育资源的人才培养基地,可以有机整合现代化科学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有效传承。
二是高校教育有利于完善民族体育项目。把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教育充分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群体充分呈现自身个性,同时还可以顺应大学生心理特征,为民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在当前,传统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多元文化冲击,导致文化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使其无法实现完整且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如果能促进传统体育项目和高校教育活动有机整合,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序传承。这是因为高校教育属于系统化教育过程,针对所有教育项目均需诸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展开充分研究和分析,从而有效地把文化基因传承性地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同时促进民族体育项目的不断完善。以毽球运动为例,该项运动在国内群众基础较为良好,且被多数高校纳入常规教育学科中,通过体育教师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对于运动项目的持续完善,促进运动技术朝着更为成熟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大型运动会当中常见的竞赛项目。高校作为学生群体发展的主阵地,可以促进原始体育项目逐渐发展成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并被学生群体广泛接受与学习,这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民族传统体育长时间受到游牧与农耕文化深远影响,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与经济转型不断深化,许多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而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改革创新,逐渐成为新时代娱乐化运动项目。此种变革创新可以有机整合现代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是现阶段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新兴体育文化体系项目。当前,多数高校在健美操教育中,均已把传统文化当中可以代表各民族特征的元素引进到教育实践中。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想要实现有效传承和发展,应借助契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方式,让民族体育项目和要素在多元文化交融与冲击下实现科学长远发展。而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引进民族传统项目和要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机会和平台,增强学生们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凝聚力,使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特别是针对部分发展相对缓慢的少数民族区域,此种方式既能够丰富和更新高校教育内容,也可以最大化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无论对民族复兴还是学生发展而言,均具有现实意义。
四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把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高校教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体育具备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精神,使学生们在体育运动当中,深化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和传播,借助体育运动不但可以传播与传承文化,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族团结。中国由56个民族构成,各民族的体育运动在文化传播和传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发展民族传统项目,不仅能促进民族体育项目的广泛传播,而且也可以深化学生们对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一是民族体育教学过于重视体育活动的利益价值。众所周知,求价意志是每个人均具备的意识,该意识为所有活动均烙上了价值的印记,而价值是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因素。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对于其教育价值的偏差定位,对教育指导理念造成了直接影响。一直以来,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活动而言,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现实中常常被过于简单化理解,仅仅被简单地界定为狭隘课程范畴。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目标当中,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摒弃了民族传统体育自娱、感悟与修身等和谐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竞赛锦标与利益追求逐渐成为一些高校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工作的主导思想,导致学校逐渐成为单纯的优秀运动员培养场所,而民族体育的文化传承作用逐渐被淡化。
二是民族体育教育内容体系缺乏合理性。现如今,部分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所选择的教育内容,普遍以竞技类武术教育为主,以少数民族的运动会体育项目为辅助,整体结构较为单一化,实用性有待提高,并未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群体身心特征。与击剑、攀岩、柔道以及跆拳道等现代体育课程相比来说,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课程的开发相对落后,包括藤球、抢花炮与珍珠球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均缺乏有效开发与整合利用。另外,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亟待提升。例如,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若想成为专业能力过硬且综合素养较高的体育教师,不但要长时间进行武术实践锻炼,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武术文化素养。据相关调研表明,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武术文化造诣不高的问题,且具有专业武术背景的体育教师数量较少,这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是教育方法过于注重技术性。在文化传承背景下,部分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方法选择层面,割裂了文化多元化的整体价值,过于注重技术性教学,而忽略文化教育和传承。以武术教育为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武术教育和体操教育逐渐处于同等地位,成为单纯的肢体语言教学,其中蕴藏的浓厚中华文化内涵逐渐被丢弃。同时,夏练三伏和冬练三九的武术基本功要求,以及枯燥繁杂的武术动作,使得学生在武术学习中难以掌握要领,也难以获得明显成就,这一挫败感导致学生逐渐对武术项目产生畏难心理,虽然对武术具有热爱的态度,但是对武术却难以产生练习的热情。理论和技术的割裂、套路和散打分庭,掌握套路的体育教师难以胜任散打项目教学,而掌握散打技能的教师难以有效完成相关套路教育的问题,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文化传承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要明确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准的教育观念。众所周知,优秀的民族文化均具备其特殊价值和作用,珍视并传承此种文化,是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传承文化内涵的本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知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属性,即其首先隶属特定的民族优秀文化语境,而后才是体育活动。在民族传统体育具体教育中,技术传承应为文化传承而服务,是以积极的文化情怀看待体育教育和文化传承,还是以简单的肢体语言描绘民族体育,所产生的育人效果完全不同。换句话说,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体育项目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深厚,不可局限在单纯技术方面的体育学习中,还要注重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培养。比如,八卦掌是以《易经》为基础,根据人体生理结构与器官组织基本原理,模拟其基本形态,象征其适宜的含义,而拟定身型、手型以及步型等各部象形,犹如八卦的不断循环。其效法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以往来不息、乃成一圆这一运动形式为基准,重视气血加速运行,科学改变人体基本生理结构,实现人体的生克制化与生理发展,这映射了先人们质朴的养生观及宇宙观,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若只是简单采用体操式教育理念和模式,明显是不符合其要求。所以,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实践中,学校与教师均应明确以文化传承为基准的教育观念,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促进体育技术教学为体育文化教育服务。
其次,要重视彰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特色。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普通体育项目相比,其更为重视文化传承,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要在重视彰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特色的同时,落实文化传承及发展。现阶段高校设置的民族体育课程具体包括四类:较为重视技术的武术类项目,包括八卦掌与太极拳等;较为重视养生的健身类项目,包括八段锦与五禽戏等;较为重视民俗的娱乐性项目,包括踢毽子和舞狮等;少数民族特殊的体育项目,包括博克与木球等。多样性的体育项目各有特色,充分呈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性。所以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针对相应体育项目,择选适宜的教育形式,进而全面彰显民族体育教育特色,落实民族体育精神及文化的有效传承。比如,在武术类项目教育中,体育教师应着重讲析武术蕴藏的文化与哲理,强化武德教育,使学生们明确习武先习德的重要意义,将尊师重道深入内心,进而实现学生过硬心理素质及道德素养的培育。具体来说,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们普及“四两拨千斤”与以柔克刚等哲理,进而对学生群体三观带来正向影响和熏陶,引导其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蕴藏的优秀文化精神。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面向学生讲解以静制动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调节自身心理压力,在快节奏生活环境下放松心态,从而以乐观、沉稳的态度面对源于生活与学习中的挑战。
再次,要积极挖掘创新民族体育教育的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并非简单地习得文化知识,其关键在于不断创新,从而实现知识的增益。高等院校应切实发挥教育团队高文化素养与科研优势,不仅要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还要落实创新创优工作。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其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逐渐健全了蹴球竞赛规则,促使古代蹴球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全新生命力,同时亦为其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诚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发掘和传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民间蕴藏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借助深入发掘和整理,可以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及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高校教学和科研也应主张原生态的健康观念,让民族传统体育实现本源性回归。民族传统体育已然刻上千百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印记,民族置身的生态自然条件与其逐渐生成、发展的万物和谐观念,促使民族文化传承产生集体共识。反排木鼓舞与赛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早期都出现在祭祀与自然崇拜等活动当中。传统体育当中的许多项目,都具有原始文化活动及其对应的要素。利用盛大的体育实践活动呈现节庆氛围,进而通过节庆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在一定限度上推动全面健身发展。因此,在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积极创新民族体育教育资源,也是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不断提供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必须精准界定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和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教育资源,建设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兼顾技术发展和文化传承。高等学校应基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核心旨归,融合民族体育教育实际,建设体育技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兼并的教育模式,为国家体育文化发展及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