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佳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承德 067399)
新时期,我国林业培育行业以及相关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被重视。林业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管理中,应做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病率高,并且会迅速蔓延,这将对森林资源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森林病虫害呈现出高发趋势,给林业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发生面积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给接下来的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2)一般发生森林病虫害,往往后果较为严重,并且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类型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成熟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3)由于受到化工行业、气候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森林病虫害的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短,部分地区每年均会爆发严重的森林病虫害,这对于林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一些林业幼苗,一旦发生病虫害,极易导致死亡。
(4)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逐渐产生了一些新型的病虫害,防治难度明显提升。尤其是四川、山东等森林资源面积较大的省份,当前森林病虫害种类高达1200多种,给森林资源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给接下来的防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业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林业资源。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政策,天然林区采伐、破坏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失衡。近年来,环境治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建设了大量人工林,但与自然林区相比,人工林树种较为单一,抗病虫害能力不强,病虫害问题严峻。此外,纯种林生态系统容易发生生物链断裂等问题,部分病虫害一旦没有了天敌,就会大范围繁衍,进而导致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自然环境因素对林业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的地区更有利于林木生长,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的环境无疑会遏制林木生长。目前,我国的人工林大部分位于气候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还面临洪水、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又以干旱灾害的威胁最为严重,春旱、伏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影响树木生长速度外,还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当前,我国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治理自然灾害,但依旧难以从根本上避免自然灾害引起的病虫害问题。
部分地区对林业保护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生态林保护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森林防护工作量大、难度高,再加之缺乏专业设备,防护工作开展难度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乱砍滥伐等现象依旧存在,加剧了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部分森林管理人员对病虫害防控不够重视,预防观念不强,只是在病虫害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导致病虫害在产生后迅速传染给其他树木,灾害越来越严重。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监测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森林资源展开密切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疫情,并积极展开治理工作,减少损失。基于此,各个地区林业部门要组建专门的林业监测队伍,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的林场定期做好监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健康状况,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展开治理。在监测工作中,如果发现林木资源出现大面积枯死的现象,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取样,进行专业化检验,明确原因所在,并展开针对性的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避免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同时,要充分意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在预防过程中,需要定期普查森林资源,在病虫害的爆发初期将其控制,避免扩散。在森林病虫害监测过程中,要重视对当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建立健全完善的全国、省、市、各林业单位的监测预报体系,并共享监测数据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各个地区森林病虫害疫情状况,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采集与整合分析,建立数据库,为接下来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针对病虫害问题,应提前进行预警,尽快进行病虫害防治规划和分析,充分利用监测系统,采取“3S”(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有害生物防治的动态管理,特别是有害生物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的预测。为了确定其是否会造成危害,根据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是否需要防治,以及防治的最佳时期。但是,在将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应根据各级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预报系统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
无公害防治并不等于不使用任何农药,而是使用无公害农药。无公害农药毒性低,只需较小的药量就能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无公害农药容易分解,对自然环境为害性小。无公害农药一般由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等制成,不同的无公害农药也有着不同的防治效果,应根据病虫害类型、农药性能等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把握好农药使用时机,抓住关键时间点,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用药,建议在病害中心区域、害虫处于低龄期时用药,此时害虫、病害的抗药性弱,对药剂敏感,可以起到更好的用药效果。此外,无公害农药是低毒而非无毒,长期用药也会造成毒素累积,在使用此类药剂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更换用药类型,避免毒素积累过多从而引发健康问题。
在强化森林病虫害预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加强生物治理措施的应用。①植物源农药。相关试验研究发现,苦豆碱在防治松材线虫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大幅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②苏云金芽孢杆菌是我国工业化生产建设过程当中具有较高工业化生产水平的生物农药类型,在松毛虫防治过程当中应用普遍,同时还可以防治其他食叶类的森林害虫;③在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当中,白僵菌应用也非常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可以大幅减少虫口密度,以免害虫成灾,而且在防治蛀干害虫松褐天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可联合白僵菌来对防治马尾松毛虫,可以大幅提升防治效果。
强化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充分落到实处。在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林业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应当对林业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充分落到实处,加强林业病虫害监督和管理。为了更好地对海东地区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必须要将林木生长监测工作充分做好,及时了解与掌握林木生长状况,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成效,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应构建完善的监控体系,科学管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监测实效,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其中,并派遣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如某一区域有病虫害发生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效,减少损失。
森林资源作为我国的绿色基础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与生态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森林造成的破坏巨大,将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意义重大。结合实践对青海省海东地区林业防治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为当地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推动林业事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