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成崔迪
(1.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街农村经济管理站,吉林 双辽 136400;2.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期间提出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5个方面振兴。只有乡村振兴,民族才能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首先就是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是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要重视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三农”工作的重心将转移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多年来,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和培育了一批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和智慧农业不断改进提高,农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释放了大量农村轻壮年劳动力。2019年,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乡村要振兴必须增强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这些劳动力除了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吸纳一少部分就业外,剩余的大部分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促进提升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土地流转产生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关键,是如何教育培训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要留住乡土实用人才,现阶段农村年轻劳动力、高学历人才外流严重,剩余劳动力多为妇女和留守老人,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所以,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要加强对乡村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育,重点培养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培养一批适应农村现状的专业人才,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按需求方向定向培养,使之能够就近服务农村、带动农村发展,从而提高农民劳务收入。农村劳动力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和劳动密集型劳动,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收入比较低。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工学会一定的技术特长,从而能够从事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在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等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同时,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政府部门、企业和相关培训部门应相互沟通,培养农业人才,打破制约农村人才振兴的枷锁,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吉林省在2021年将重点实施50项民生大事。其中包括进行农村新增就业、农村零就业帮扶工作,建设5个县域、35个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0个电商服务站、500个乡村物流网点。针对困难对象进行帮扶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开展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村,进行2万人(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
现阶段,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年轻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占农村总剩余劳动力的50%以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基础教育的普及,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迁入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同时这部分人群的职业范围选择又较窄,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有限,增加了其再就业的难度,在竞争岗位的过程中没有优势。这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上遇到的主要难题。
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主要是解决剩余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以中、小学文化水平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对教育的不重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没有机会得到职业技能训练,只是靠经验干活,所以只有很少的岗位适合这类人群,并且这些岗位的工资待遇较低,社会保障较差,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
我国对农村发展越来越重视,近几年农村改革也在逐步进行,但部分农村劳动力仍存在封建思想,不愿意承担就业风险。认为外出就业如果工资待遇不高,在此期间又远离家乡,不能照顾家人,得不偿失。所以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没有把眼光放长远,思想较为保守。
据相关调研显示,多数农村劳动力期待能就地就业,或者在家乡周边就业,但当地的就业机会很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有限,使农民不得不去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集中、就业岗位较多的地区工作。部分农民劳动力因远离家乡而选择放弃,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再就业一直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工作信息获取的途径比较传统和保守,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或者去现场招聘会、招工现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互联网招聘发布相关工作岗位的。但我国部分地区,网络普及度还不够,很多农村劳动力虽然会上网,但不会通过网络查看各单位的招聘信息,更不会制作简历,导致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想找到工资待遇高、有社保、劳动强度低的工作很难,因为农村劳动力往往不具备这些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不愿吃苦,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其外出就业的积极性偏低,在家乡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错过了最佳就业的年龄。农村家庭妇女也是再就业的主要群体,由于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就业范围很小,更不愿意外出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增加了困难。
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国内经济转型,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发生了流动。新兴产业对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远远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失业增加。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理念和工作期望值呈现出多元化。现阶段社会发展程度,使新生代的农村劳动力频繁换工作,并且每份工作的工作时间不长,有时还会处于不同时间长短的待业状态。新生代的农村劳动力在换工作时,无论是同一单位的内部工作更换,还是更换其它单位,并不考虑逐步提升某项工作技能,岗位尝试过多,无法累计经验,职业地位提升较难。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稳定,不仅影响其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和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很大因素。
建立健全社会制度,全面推进相关的法规建设,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加强社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能获得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障和教育资源共享保障,农村劳动力有了基本的保障,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劳动力市场也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公平公正,使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自由选择职业,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构建,让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够找到归属感,更有安全感、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政府部门在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上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扶持农民劳动力就业方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政府部门逐步攻克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的问题,财政方面也应给予相应的补贴,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方面得到专项的资金补助,还可以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应的扶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视、网站等媒体发布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信息,同时积极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关制度政策后,要督促落实情况,没有落实的制度等于是一张废纸。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在劳动力市场中没有核心竞争力,当地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用工需求,开展无偿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业产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而相关的职业技术学校还很少,出现用工短缺现象,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还能为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关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持续性,需要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不断鼓励农村劳动力获取新的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竞争能力。
随着网络营销的逐渐成熟,农村劳动力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进行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劳动力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渴望得到农村无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禽蛋类农产品,通过中间商会提高物价,网络直播带货深受广大城市购物者的喜爱。农村劳动力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根据当地的情况推销特产,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线上就业、创业的新模式。当然,这要求农村劳动力要学习相关的运营技能,不能盲目从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吸引群众的眼球,同时也要保障质量,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农村劳动力创业的形式很多,除了在线上,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建立农产品产业链,拓宽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大力鼓励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当地打造第三产业链,通过借助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宿深受城镇居民的喜爱,随着城镇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其对民宿、绿色农产品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绿色农产品、青山绿水的旅游成为当前城市消费者旅游和消费的新潮流。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时蔬和当地特色景点,打造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旅游风情,拉动城镇消费者前来消费,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展经济是基础。除了要搞好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外,还要教育培养更多的服务于城乡的农民技术型人才,提高脱离土地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