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绍彬,康怀彬,徐宝成,马红燕,任广跃,王 耀,李琳琳
(河南科技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读研深造的学子越来越多,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仍不够成熟,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
2.1.1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学院先后制定实施了《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等制度。将意识形态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宣传思想阵地、网络意识形态、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等,推进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到实处;并以“院长第一课”“党委书记第一讲”“研究生导师第一谈”“导师有约”等形式,强化意识形态阵地。
2.1.2 开展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优秀党员分享交流会、主题班会和专题报告等形式,将意识形态教育深入人心,切实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1.3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做好网络舆情管理
进一步加强学院网站、微信、微博和QQ群的阵地建设,利用网络空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同时,在各年级建立网络信息员,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
2.1.4 针对重点人群,建立档案,分类引导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研究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等情况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生,并由辅导员及各班心理委员备案,以便随时做好心理疏导和经常性的帮扶工作。
2.1.5 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责任制
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导师主体职责,将课题研究与思政学风建设相结合,做到在指导试验、论文、项目研究中育人,确保学术、科研和育人工作融为一体,使课题组、研究室成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和落脚点[2]。
2.2.1 全面加强思政队伍建设
思政队伍由“全国首批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及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组成,教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16,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等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严格按照思政课“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的要求,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团队合作、开展经验交流和项目建设,加强课堂管理、严守意识形态底线。
2.2.2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食品安全案例》《高级食品营养学》课程中,从社会热点入手,引导研究生提高认识、爱岗敬业,切实理解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严格遵守准则规范,遵守法律法规。
2.2.3 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多项全国农业教指委研究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发表多篇课程思政相关教研论文,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2.4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学院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系统设置课程、加强对课程与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解决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第二,引入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既要重视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也要重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院增设一些跨学科、交叉性、应用型的课程,激发研究生的灵感和创新意识。采用多人授课模式,增加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学习,拓宽课程内容的宽度和深度。构建促进研究生专业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组织开展校规校纪学习、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等,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展迎新活动、院长第一课、书记第一谈、博学大讲堂、导师有约和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研究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学院始终把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党建促发展、以思政见成效。学院按研究方向建立4个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做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管理工作。学院党委近3年连续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教师以身作责,涌现出一批业务水平高、业内影响力强的优秀党员人才,打造了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党员学科梯队。同时,学院从严从实加强研究生党团建设工作,强化研究生党支部规范建设、党员引领示范和党建协同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十九大知识知多少”知识问答、党的基本知识以及纪律学习等一系列党日活动相融合,引导研究生党员坚定爱国主义信念,争做新时代楷模。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院采取如下的措施:第一,利用学校“科大讲坛”和“研究生论坛”等平台,邀请国内外行业知名院士和学者为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进一步加强“学者的学术人生”“导师有约”“博学大讲堂”“百名校友创新创业谈”等活动实效,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新观点、新思路的萌发[3]。第二,通过兄弟高校联合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导师“一对一”精准指导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类竞赛,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学院创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组建科研小组,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调研、认证、申请、研究和结题等整个流程的工作。第三,通过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结题环节,在项目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完善学院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机制,保障学院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的联动,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研究学术文化氛围;建立学院、院研究生分会、班级和宿舍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的动态反馈机制;健全学生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和日常管理的系列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和绩效考核,激发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成立了由研究生会、班级干部、党支部、团支部和挂职锻炼等组成的研究生干部队伍,切实起到服务于学院和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作用。
要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导师和辅导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共同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