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辣椒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21-12-06 13:52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姚慧静潘子旺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干椒红辣椒辣椒

高娃 张冬梅 高振江 姚慧静 潘子旺

(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3)

引言

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已有30a以上的种植历史,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鲁红干椒”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开鲁县于2020年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入选首批“一县一品”扶贫行动品牌农产品。并于2015年举办了全国第十届辣椒产业大会,同时建成500m2以上红干椒博物馆[1]。

红干椒是开鲁县非常有特色的农产品,其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除维生素、辣椒素和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其它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较高外,还具有特别香浓的辣味,被称为“香辣型”,是辣椒中之上品,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近年来,开鲁县把红辣椒产业作为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培植壮大,面积稳定在4万hm2,年产辣椒17.5亿kg。其中,红干椒种植2.7万hm2,产量达600kg·667m-2以上;红鲜椒种植1.3万hm2,产量达3000kg·667m-2[2]。开鲁县辣椒产量占全国的22%,效益4500元·667m-2以上,已经形成了“种植、收购、销售、储藏、加工”完整产业链条。引进蒙椒都、晶山食品等15家红辣椒加工企业入驻该县,实现年加工能力14万t,其中年产红色素0.3万t、辣椒酱系列产品8万t,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开鲁县结合红辣椒栽植、采收、分等、摘把、装运、销售、产品加工需要大量人工的实际,建设了中国北方最大红干椒专业市场,注册成立128家红干椒专业合作社,其中年销售超过25万kg的合作社30多个,产品通过合作社销售达到90%以上。其中,东风镇的红干椒专业市场,年交易量在0.5亿kg以上,产品销往东三省、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红干椒远销欧洲、东南亚10多个国家,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鲜椒和部分红干椒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现已形成了“栽、收、销、加”完整产业链条,确保贫困群众全部进入产业链条,推动实现链上增收、链上致富。

目前市场交易的主要品种有“千金红”、“北京红”、“元大红”、“元大”系列、“金塔”系列、“鲁红”系列等品种。其中,自主培育出“金塔”、“千金红”、“道德红”、“蒙椒”、“北星”等10余种自主品牌的红辣椒种子,打造出“巧厨娘”、“蒙椒都”等品牌。

1 2020年开鲁县辣椒产业发展主要形势

1.1 辣椒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1.1.1 红干椒品种繁多

目前开鲁县经营的红干椒品种有100余种,其中,适合开鲁县红干椒杂交的种子只有10多种。红干椒种子主要有2类,常规种子,以生产干椒为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风镇。存在椒品质退化、品种杂乱、色价降低等问题;杂交种子,多为韩国进口,干鲜两用,产区主要集中在麦新镇、黑龙坝镇等地区。该类品种适宜机械化种植,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但是抗病性相对差,干椒脱水慢,为机械干燥品种,因此发展速度受限制。

1.1.2 生产模式

种植模式以大小垄种植为主,其次为套种,面积有限,与玉米、果树、瓜类进行套种。大小垄种植小行距为40cm,大行距为60cm,垄高15cm,排水好的地块部分仍采用平畦种植。鲜椒种植密度4500~5000株·667m-2,干鲜两用椒种植密度5000~5500株·667m-2,密度大小还和品种有一定关系。

1.1.3 产后加工、营销、三产融合

初、次级粗加工为主,辣椒加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制酱、制粉、制粒为主,辣椒产品主要以干椒和原材料的形式买卖,产品附加值低。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未充分实现价值。辣椒的精深加工基本依赖外来企业,当地龙头企业缺乏引领示范作用,同时缺乏组织管理能力,加工企业无序的竞争,造成市场流通秩序较为混乱。现有市场填补辣椒碱、辣椒素等高附加值的辣椒精深加工品空白仍需花大力气。

目前,初步形成开鲁县红干椒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其是集收购仓储、冷冻保鲜、电子交易、产品展示、物流配送、金融服务、检测检验、商务办公、餐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东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红干椒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入住收购商52家、红干椒经销合作社34个。在生产加工环节,引进晶山食品、蒙椒都等红干椒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10万t,主要产品有媛晶蒜蓉辣酱、巧厨娘辣椒粉、进前佳红油豆瓣等,已进入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超市。在仓储物流环节,培育红干椒专业合作社128个,标准化冷库企业21家,年冷冻保鲜红辣椒10万t,反季销售实现增加值1亿元。

强化信息的引领作用,搭建系列信息平台,如开鲁农牧业信息网、野农优品、东北红干椒专业网站、开鲁农网、开鲁红干椒网等,旨在用好大数据。用信息贯穿引导全产业链的发展,把握行情、跟踪物流、决策生产经营等。并利用简报、广播、电视等载体进行公布,为红辣椒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提供信息,着力引导建立产业联盟,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争得市场主导权。交易中心线上线下年交易量1.5亿kg以上,交易额达5亿元,为开鲁县红辣椒产业做大做强起到关键作用。交易中心的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齐全,农牧民可利用手机APP端实现远程培训、农作物疫病诊断、信息发布等功能。交易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立足开鲁、辐射通辽、销售全国的红干椒购销集散地。红干椒收购季节,51个经营区全部投入使用,各地客商云集,交易活跃,购销企业达100多个,经济人达到1500余人。市场集聚效应带动红干椒深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开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效应明显,形成了种、产、加、销全产业链。

1.2 开鲁县辣椒产业经济效益情况

全县4万hm2红辣椒需要240万m2春棚育秧,需要2万户农民参与,催生了庞大的庭院育秧经济。庭院春棚在5月末红辣椒秧苗移栽大田之后,还可以继续栽植其它蔬菜品种或就地种植红辣椒,延伸收益。红干椒产业作为开鲁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到销售、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县3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已经全部嵌入到产业链之中,实现了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目前,开鲁县已累计发放庭院经济贴息贷款800余万元,全县1000多户贫困户在自家庭院扣春棚,育秧苗。椒农育秧和种植红辣椒,纯收益达到6000元·667m-2以上。开鲁县还采用工厂化育秧,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繁育红辣椒秧苗,集标准化、智能化为一体,每667m2节约土地2/3,育苗周期缩短10~15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红辣椒标准化生产。

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辣椒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用“股份分红”模式,结合“三权分置”改革,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工资+年终分红”三重收益,实现稳定增收;“合作社+贫困户+订单”模式。合作社以保护价订单回收贫困户种植的红干椒,利用冷库仓储错季销售,让贫困户“二次分红”,带动3000户贫困户实现种植、分红“双收益”;“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摘椒、分等、掰椒把、装运等劳务,带动贫困群众就业7000余人;“公司+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蒙椒都、人禾斋、晶山食品等生产加工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订单合同,为贫困户提供种籽、秧苗、有机肥料等生产资料,并以高于市场2%~5%的价格回购成品,辐射带动700户贫困户、1600人扩大红干椒种植规模。

1.3 开鲁县辣椒高效经营模式

内蒙古晶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开鲁县工业园区葛洲坝大街1号,国道303线西侧,是一家集辣椒精深加工、销售、出口、储存、保鲜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2013年被通辽市评定为“通辽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被自治区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中国农产品行业AAA信用企业”;2017年红干椒、辣椒丝、辣椒粉、辣椒圈、辣椒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辣椒粉、辣椒酱等调味品的加工、销售;鲜椒冷冻加工、储存及销售。年加工辣椒3万t,带动农户15000户,公司在岗人数有120人,季节性人工为70人。拥有6000m2低温储存库、1400m2速冻车间、精深加工车间4100m2、生产车间5000m2。

公司一直以“诚信、敬业、拼搏、创新”为企业精神,以“消灭化肥为使命,打造一流国际辣椒产业品牌”为企业愿景。其中,年加工5000t红干椒生产线项目于2015年正式建设完工并投产,公司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辣酱生产设备,健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了红干椒从种植、培育、采收、加工、贮存、销售全程可追溯,真正做到了让百姓、让社会放心的产品。公司生产的媛晶牌蒜蓉辣椒酱品质好、色香味具佳,远销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冷冻辣椒销往山东、重庆等全国各地,并主要出口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公司主产品是食品工业的原料,独特的营养成分、较低的产品价格,为当地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带动了当地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辐射面广、影响力大,促进了整个县城的快速发展。

现在国内与四川丹丹公司、北京蓉山公司合作,国际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年产值过亿,年销售额在东北地区位居前列。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保证从收购、加工、流通各环节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民的经营风险,牢固树立“我与农民共兴衰”的经营思想,还利于农、服务于农,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种植效益,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干椒产业链,建设红干椒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每年与农户签订单种植面积1667hm2以上,可带动2000多农户从事红干椒种植生产,年加工5000t红干椒生产线2015年建设完工并投入生产,红干椒就地深加工成为可能,不仅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每年公司还可以多收购农民辣椒产品20000t,大大增加了农户的年收入,提高了红干椒的年产值。

1.4 品牌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已享誉国内外,开鲁县被评为通辽市首个国家级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拥有红干椒地方标准体系、生态原产地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认证”,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红干椒博物馆,“开鲁红干椒”已经注册为开鲁县地理保护品牌,成为开鲁县的一个重要标志。建设21家标准化冷库,年冷冻保鲜红辣椒10万t,反季销售实现增加值1亿元。扶持34家红干椒专业合作社发展,其中30家合作社年销售超过50万kg以上,销售量占原椒销售总量90%。拥有“道德红”、“蒙椒”、“北星”系列红干椒自主种子品牌10余种;建立东方红667hm2绿色标准化溯源示范基地,辐射带动6670hm2标准化种植,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灌溉模式、统一农药控制、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的“六统一”标准,实现红干椒生产全程可追溯,红干椒绿色农产品认证达到30万t;拥有晶山食品、蒙椒都食品、大连吉锦等15家企业,年加工能力14万t,其中辣椒酱系列产品8万t,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以上。伊赛肉牛熟制品牛肉辣酱的上线,为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增添活力。打造“巧厨娘”、“蒙椒都”等品牌,促进红辣椒产业向保健品、医药中间体等高端方向发展,争创自治区著名商标,推动红干椒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加快现有品牌资源整合,强化品牌宣传。深入挖掘开鲁红辣椒的食用、文化、休闲等潜在价值,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建设红辣椒博物馆、红干椒科普教育等农业特色景观、节庆会展等结合,打造通辽周边城市居民假期短途出行的首选地。目前,已实现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6亿元。同时借助国内主流媒体,加大辣椒文化、辣椒产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开鲁红辣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开鲁县辣椒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开鲁县由于种植红辣椒历史长达60a以上,近2a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4万hm2左右,预计2021年红辣椒的种植面积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限于加工企业、市场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增长条件尚不成熟,产量也不会有较大变动。产业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出口量可能有所减少,主要以国内自销为主。

2.1 辣椒产业风险判断

2.1.1 产业融合链短

开鲁县红辣椒多数处于初始供给阶段,精深加工少,农业资源转化率不高,没有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资源高效配置的结构布局,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水平整体偏低。

2.1.2 产地市场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有隐患

产地市场建设滞后。产地市场数量少,建设标准低,缺少预冷、保鲜、冷藏等设施,分级、分选、包装、装卸多是人工完成,生产、交易信息采集不全面,不能满足生产、经营、消费者及各级政府的信息需求,难以形成公开、公正的交易价格。一些经营主体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致使个别品种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生产经营散户多、规模小、生产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污染因素复杂,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高,给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1.3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有条件不足

科技部门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推广应用的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多数地区以常规品种为主,优良品种少、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结构单一,竞争力差。在发展辣椒产业过程中,在原料生产上还没有严格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生产技术执行标准来指导生产,辣椒产量变化大,稳产没有绝对保障。辣椒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消化不足,缺乏深度挖掘辣椒在医疗行业和生物制药方面的意识和团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2.1.4 品牌建设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存在着组织松散、品牌多而不良等现状,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虽然已获得“开鲁红干椒”地理标识认证,但未充分发挥品牌的价值和效益。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薄弱,辣椒产品同质性强、品牌差异化定位差、品牌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人才,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接受度不足。

2.2 规模化、品牌化

开鲁县已培育出“道德红”、“北星”系列10余种自主品牌红辣椒种子,打造出“巧厨娘”、“人禾斋”等品牌。创建国家红干椒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东方红绿色标准化溯源示范基地,红辣椒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趟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1年将继续创建品牌,同时做精加工产品,走自主创建的道路。

2.3 政策关注度、政府规划

制定《开鲁县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发展庭院经济“3+X”实施方案》,鼓励贫困户利用“方寸地”发展红辣椒产业。结合全县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大力鼓励红干椒种植户发展节水工程,通过财政补贴、项目倾斜等方式,对自筹建设节水工程的椒农给予政策扶持。2018年,椒农自筹建设节水工程2万hm2;2019年,自筹建设1.3万hm2;2020年,自筹建设6670hm2;预计2021年针对自筹建设节水工程的椒农给予6670hm2政策支持。

3 存在的问题

红干椒是开鲁县一项特色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是,十几年来该县部分红干椒种植一直采用一家一户分散式种植,特别是秧苗的培育和移栽,仍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不仅费时费力,还加大了成本投入,限制了红干椒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采用标准化育苗,实行机械化生产是开鲁县红干椒发展的根本出路,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增强抗倒伏等逆境。膜下滴灌技术省地、省肥、省水、省电、省工、增产增效,和传统的灌溉方式比,每667m2省地14%、省肥30%、省水60%、省工3个,均增产65kg·667m-2,增效600元·667m-2以上。整体机械化程度低,扩大生产规模难度较大。开鲁红辣椒加工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分类、掰棒、去筋等基础工序对劳动力需求大,加工旺季常出现用工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加工企业规模的扩大。近2a,部分企业、合作社带头使用移栽机、植保机、收割机,或选用采摘机等机械化设备,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工艺不付、出苗不齐、机械手能力有限、大型机械少等问题,目前尚未大面积普及。

4 展望

开鲁辣椒产业产品以原材料为主,深加工产品比较少,品牌化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变,人们对辣椒类产品的质量、种类及安全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因此,对于开鲁辣椒产业而言,推广新技术,全面加强辣椒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开鲁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产业突出、产业融合、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较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出口交易基地是最终的出路。

猜你喜欢
干椒红辣椒辣椒
辣椒也疯狂
红辣椒
镰刀菌引起的红干椒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浅谈红干椒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德州地区干辣椒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