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2021-12-06 13:30:37苏良焱何海源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免疫学仪器设备实验课

苏良焱,何海源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2.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4.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属于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该学科要求临床医学检验系的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免疫学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应用免疫检验基本技术在临床实践、疾病诊断、治疗指导方面的能力,突出培养具有扎实基本理论知识和突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临床医学检验人才[1]。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传递理论知识做得比较全面,但实验课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内容、形式还需要改良优化。同时由于地域经济条件限制,实验室设备存在老旧、不齐全、数量不足等问题,故未能开展全面的实验课教学,部分实验是靠单一的、抽象的讲述型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增加学生学习理解难度,面对日新月异的免疫检测技术只能死记硬背,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重视优化改革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速免疫学与检验实验内容知识体系,增强完善免疫实验室资金投入升级设备配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需求,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1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优化

1.1 优化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内容

根据基础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实验内容,使知识点向临床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的权重[1],改变以往实验项目单一教师讲授,突出实践技能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2]。课题组针对性讨论并改良教学大纲,理论与实验课比值应达到1:1,其中理论课50个学时,实验课50个学时。医学免疫学与检验的实验内容应根据临床实际病例设计全面的系统的多模块检验实验技术,整合囊括免疫组化、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凝集反应、标志物免疫测定等经典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几大基础实验。同时摒弃缩减那些纯理论、验证型实验,或在科研、临床应用中淘汰的实验,如沉淀反应等[3]。通过拓展对病例的分析和实际运用,以培养学生突出实践技能为主线,帮助学生熟悉临床需求和实验技能操作的流程,从而巩固与提升理论学习的记忆理解,充分彰显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系培养中的独特性。

1.2 优化实验课堂的评判

在以往的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后,学生机械式地照搬实验参数、数据完成操作步骤得出结果,结果与预定结果不吻合就为了成绩修改实验结果。这种传统的验证型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思维。教学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的过程,在授课中让学生回归实验主体的地位,自由选择仪器设备,学生在自主能动的过程中犯错,教师方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给予及时指正,学生在犯错后深刻反思,获得独立操作的能力、分析结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临床工作遇到的问题展示出较高的应变能力。修订实验考核成绩评判方法,建立规范操作成绩、分析问题的成绩、解决问题的成绩、书写实验报告的成绩、设计实验方法的合理性、知识灵活运用程度等多元化综合实验考核评判,教师综合权衡给分,全方位提升医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从本质上避免学生偷懒抄袭的现象。

1.3 加强与医院各科室及各临床实验室的交流学习

学校附属医院的大实验室,如儿科实验室、血液科实验室、心血管研究所等,因为临床检测的需求,免疫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拥有当今市面上较为先进的免疫检测设备,如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二代测序仪、电子显微镜等,这些先进的设备已经成熟应用到各种临床科研工作中。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教研室购买全部如此昂贵的仪器并不现实,所以增强教研室与临床实验室的沟通,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组织学生到各大实验基地见习各种先进的免疫检测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开阔眼界。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避免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4]。

2 实验室的教学条件的优化

2.1 优化更新仪器设备

对比免疫检测在现实生活中的飞速发展及高校扩招人数几何数增长,高校受地方财政影响,免疫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稍显落后,不能满足当下实验人数和教学的需求。普遍性存在仪器设备数量不足问题,人手一份,两人用一套,甚至一组人用一套,存在损坏严重的仪器仍给学生使用,甚至临床早已淘汰的老旧仪器仍在广泛使用,如胶头吸管、称量天平等,造成实验效率低下。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保障[5],高校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申请政府加大免疫实验室资金投入,统一引进充足的、同一批次的、质量好的先进仪器设备及耗材,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仪器、实验耗材,如移液枪、枪头、电子天平、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水平电泳仪等,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待浪费时间。

2.2 优化实验室教学配置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免疫技术、免疫检测设备层出不穷,教研室大型设备实时更新换代不切合实际,所以适当提高实验室硬软件设施、电子多媒体资金投入,应用现代多媒体互联网手段将新的高精尖的免疫技术、免疫设备通过5G视频播放、AR虚拟场景的模式,直观便捷地传递给学生。电子多媒体的展示远比文字、图片的展示更为形象生动具体有趣,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该实验操作具体过程细节、注意事项,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趣味的、直观的、活泼生动的数字化动态模拟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自主重复观看、模拟操作,大大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率[6]。

随着实验室新的仪器设备功能更加复杂和精密,加上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腐蚀、易燃的试剂,如果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维护和保养工作,很容易损坏仪器设备准确度和精度。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如果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核查管理,容易引发学生安全事故。所以应当为实验室配置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并熟识电子多媒体相关知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他们在协助教师准备实验耗材、设备、试剂的同时也能正确使用、维护电子多媒体设备,并定期统筹专业技术人员校正仪器设备,维护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每个仪器的固有误差,让学生操作更加精准,教师更容易准确评判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

2.3 生物安全的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对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常常忽略生物安全性,所以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实验室管理规范,教学工作前应进行实验室管理规范并强调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强调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洗手、实验用品和生活用品摆放的位置、出现意外情况等应及时汇报[7]。同时应给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柜上超净台、通风橱等设备。电泳实验中SDS凝胶、荧光标记实验中的荧光标记物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危害性,涉及此类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试验品的实验操作时,要求学生在生物安全柜上进行操作,减少气溶胶吸入和皮肤间接接触,这是保护学生的一道重要屏障。构建实验室安全体系,保障实验室安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8]。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在以后临床检验科或者科研的工作中难免碰到患者的标本含有乙肝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甚至有毒的试剂时,方能避免不必要的职业暴露及感染。

3 结论

随着临床免疫检验技术应用的日益发展,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理论、实验操作渗入各个学科,本文从课堂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实验室配置出发,提出了加快医学免疫学与检验实验课教学的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采用多元化教学[9-10]、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考核制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优化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采用以上方法后,在保护学生物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他们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此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在日后持续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研究、完善,以最优化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明日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免疫学仪器设备实验课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水利(2020年12期)2021-01-18 05:59:02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2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