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2-06 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融合课程文化

黄 艳 梅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300)

一、 引言

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应贯穿于各个课程之中[1]。高校翻译类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双语文化理解能力和译介能力,因此更需要千方百计、因地就宜地将中华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翻译类课程的特征和优势,实现全方位树人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思维和语言等方面深层次理解,从中习得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的博大精深,并将所学之识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古至今,国内外翻译界关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多纬度探索。

在西方,纽马克指出,“文化反映语言的社会属性”,豪斯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分类并描述了其特征。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ssnett)与美国学者安德烈·勒弗维尔(Andre Lefervere)认为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指出“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文化研究出现了“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根据以上观点,翻译是异质文化不同的话语体系之间的互动,文化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影响着翻译活动。近二十年来,国外学者们不断从文化范式的角度探讨文化翻译,运用了多种理论(如多元文化理论、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将文化纳入翻译研究中,从宏观社会文化视角开展了一系列翻译研究[2]。

在我国古代,翻译的兴起与佛经的引入密切关联,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晋代就有相关论述,如鸠摩罗什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和话语习惯,对原文佛经进行适当删略,唐代翻译家玄奘也有“五不翻”翻译思想,两者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文化因素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及译者认知的能动性。中国当代翻译研究也强调文化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如钱钟书的“化境”和傅雷的“神似”理论重视[3]。在学术著作方面,朱文振、郑诗鼎、李运兴、刘宓庆等学者出版了有关翻译语境研究方面的论著,其中姜秋霞指出,翻译研究出现了“语境范式”,焦点是考察两种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对比和再现的规律,以及社会语境对文本转换、文本对比与对应及对主体转换行为的影响与作用。

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在翻译教学和文化的融合研究上成果颇丰,如:王宏印教授在文化的五个层面中提出“作为翻译对象的文化”;孔慧怡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不少进展都是源于外来知识的冲击,令社会、文化和知识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世界上各主要文化系统的发展都和翻译活动脱离不开。”说明语言、文化传播和翻译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又折射出,我们将翻译放到广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考察,而且吸收相关学科方法来开展研究和实践。在翻译课程教学的文化融合教学改革上,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尝试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如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田廑进行了在文化差异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研究,主要探讨了非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翻译板块教学的改革措施;江西警察学院的倪筱燕针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翻译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以对传统文化的翻译为切入点,探索和分析高校英语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反拨作用;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姜晓红进行了文化差异背景下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思路研究。

由此看出,有关翻译与文化的研究在整个翻译史中从未停止过。在翻译教学中,对文化和翻译的结合也以各种目的、各种形式进行了研究、改革和实践。当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英翻译活动日渐频繁,加之在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大背景下,高校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成为必然。

三、 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实践的作用

中国文化融入式翻译类课程教学在提高翻译学习者的翻译能力的同时,也在发扬中国文化,减弱和消除中西文化隔阂,也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我国璀璨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因而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首先, 此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与英汉翻译的内涵联系。所有的翻译活动都离不开文化,英汉翻译活动离不开双语国家文化,作为中国翻译学习者,更需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与翻译的重要关联性。此课程教学不仅通过基本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提高学生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也通过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自然渗透,使得翻译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而是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更是中国文化顺利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其次,中国文化融合式的翻译教学实践能引导学生意识到翻译与国家的重大关联。纵观翻译史,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译介活动的兴衰,相应地,译介活动也反映着本国的民族命运,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动向。因此,翻译者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感和国家自豪感,不仅要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而且要在翻译活动中时刻铭记国家和民族文化,做中英文化交流的搭桥人,传达中华文化。

总之,通过文化融合式的翻译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增强了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能够在翻译学习和工作中端正态度,用心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将生命的物质存活与精神成长完美融合。因此,高校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建立困境儿童的概念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儿童权利的理论。首先,儿童权利的理论框架,全面概括了儿童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权利,为困境儿童福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涵盖各个方面的理论框架。其次,儿童权利公约涉及的儿童权利都是底线权利。儿童在这些方面的权利受到侵犯,不能实现,直接导致儿童一生发展受阻碍。因此,保障儿童底线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干预的充分理由。第三,中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儿童权利的框架和公民权利的框架结合,可以成为儿童福利各项法律法规制定的法律基础。

四、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实践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融合

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需将课程的专业目标与育德目标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其中,知识传授是基础,是第一个层面的要求;能力培育、素质提高是目的,是第二个层面的要求,这两个层面统一于理论联系实际之中,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看,后者尤为突出。

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翻译史,翻译家及其作品,理解英汉思维、文化和语言异同,翻译相关理论;掌握翻译各语言层面(词、句、段、篇章)、各种文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将之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中国文化教学材料,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翻译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尊重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的融合

中国文化融合式的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应吸收与教学章节相关的各类别、各形式中华文化素材,并将之自然融入到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学资料的选取并不局限于课本,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如从有关历史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箱杂志、权威网络等资源上摘取文字、音频和视频材料,丰富充实课本内容,使人文气氛更具体直观地渗入翻译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翻译史简介中,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中外翻译主要流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原则,更要从中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翻译史和著名翻译家,并强调在中国历史变革期,志从高远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崛起而引进大量西方科技文化作品。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

中国文化融合式高校翻译类课程教学实践过程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在翻译学习过程中,更广泛地了解中国文化,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更自信地传承中国文化,学习态度更端正,翻译实践更用心。根据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翻译教学与文化的润物无声式的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并灵活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有效利用台上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互动。如:课前将单元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的音视频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并提出问题供小组讨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某个文化翻译点做课堂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课后组织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元素相关的翻译实践、资料搜集、口头汇报、PPT演示、心得论文等作业。

以下以《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第一章《翻译绪论》为例,说明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融合式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线上布置作业:介绍一位中国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社会背景、翻译理念和翻译代表作及其特点)。

2. 导入

教师提问采用问题驱动导入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How can you translate “love” or “hello” from English into different language?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通过对各国问候语的翻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对中英文化和翻译关系的兴趣,引入本节教学主题。

3. 内容讲解

(1)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首先,教师采用讲授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利用PPT介绍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中西翻译理论、其社会背景和其特点,及在翻译作品中的体现。在案例分享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至两位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如:玄奘、严复、傅雷),和其历史背景、作品特点和对当时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

然后,教师使用翻译实例,引导学生就其不同翻译版本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

最后,教师讲析,总结翻译的标准,提出翻译家的生平经历和作品与家国命运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在掌握翻译标准时,应避免可能出现的翻译不忠现象。

(2) Translation Practice

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赏析严复的译作《天演论》和其原作的节选部分,并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组讨论:以上译作从哪些方面和细节体现了“信、达、雅”,请举例说明。

4.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关于“中国戏曲脸谱”的节选翻译练习,提醒学生注意:用所学的翻译标准指导翻译实践过程,及历史人物和中国成语的翻译。并要求学生将翻译作品提交至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在下次课前提前了解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为下一章教学内容作引子和铺垫。

(四)教学评价的融合

翻译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文化融合型的翻译教学评价过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科学多元地评价课程教学全过程,结合多元评价形式全方位客观、立体、滚动地评价文化融合的各个教学过程。

首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采用诊断性评价,发放问卷调查,对学生的翻译常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联理解等方面进行摸底,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其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评估文化融合式教学细节,针对每个单元和课堂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如: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布置包涵中国文化方面的作业(如小组讨论、资料搜集、文化素材翻译练习或赏析),教师就每个知识单元的文化融合点进行反复尝试、调整优化、并记录总结优缺点。最后,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考核内容,并将之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检测课程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为新一轮的课程教学优化做好准备。

五、 结语

高校翻译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不仅是课程需要,也是时代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中国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单元教学细节中,而且需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估教学效果,依此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翻译理论学习与实践中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在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融合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融合》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