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洋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教师是智慧教育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智慧教育的实施进程和落实效果。《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两高”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1]。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隐性推动力,也是教师信息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助于满足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外在要求和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包括多种能力在内的一个综合体[2]。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教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启发并挖掘学生智慧为目标,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持续改进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改良教学组织管理形式,顺利达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教学综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设备及网络平台辅佐教学实践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掌握和运用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师在熟识、熟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基本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应掌握智慧教室操作和使用流程,熟悉手机和Pad的教学协助功能,了解网络平台在教学资源供应、教学手段革新和教学效果提升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3],从资源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媒体素材、教案、课件、试题案例等教学材料、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专题网站、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等[4]。作为智慧教学的领航员,高校教师应具备糅合多元化媒介、贯通多模态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互联互通的能力,进而打破资源传输的屏障,提升资源利用率。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为达成传递知识、提升课堂效率的目标,教师以网络为依托,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元素实行最优聚合的能力。技术与教育的交互融合充盈了教学设计的内蕴,拓宽了教学设计的架构平台。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地的根本。
信息化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智慧课堂的关联要素实施恰适调控,最大程度上挖掘要素效力,达成最佳课堂效果的能力。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技术优势,营造仿真型学习情境,开展线上、线下双通道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教师根据智慧后台追踪系统的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出客观评价。优秀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高效、高质课堂的重要保障。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5]。
教师满足于固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意识淡漠,自我提升意愿薄弱;信息化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维持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信息化能力的认知欠缺,信息化能力定位模糊;受学科、学历、年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缺位,智慧教室等基础设施资源匮乏且利用率低;学校缺乏完善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培训内容落伍,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学校欠缺有效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标准,教师信息化教学内驱力不强;学校无法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技术支持,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胜任心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科技、经济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距逐渐扩大;学校教育平台的相对独立性影响校际间教学资源的互通,阻断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互助提升的可能性。
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是衡量课堂教学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6]。教学理念是教学认知的集合,指引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教学理念具备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特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兴盛呼吁教育模式的改革与蜕变,而革新教学理念则是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亟需教师提高自我认知,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教师要具备危机意识,明晰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剂,否认信息化、脱离信息技术的支持,势必导致自我专业发展的停滞,影响智慧课堂教学的开展。
教学实践是教学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理念的更新将带动教学实践的变革。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课堂中的落实是教学理念转变的显性体现。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音频视频的采集和剪辑等基本技能之外,还可以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弥补理论知识的缺陷;教师可以参观智慧教室、观摩智慧课堂授课,熟悉并掌握信息化授课的要领;在“云班课”“爱课程”“学习通”“智慧树”等网络学习平台建立课程,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摆脱传统线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束缚,以“线上+线下”模式为切入点,重置教学思路,借助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互助意识;依据智慧课堂系统的过程性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在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实践的改革中,教师顺利完成信息化角色转型,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的优化和重构是系统性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保证。信息化意识的生成和信息化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即至,它是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学校培训相结合的产物。构建系统而完整、长期而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为教师职后再成长、思想再升华、能力再提升提供了机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是从思想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应用,从信息化环境适应,再到信息化技术创新与研究的系统化熏陶与感染[7]。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薄弱点,借助MOOC、SPOC等平台实现自觉学习、自我培训;也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实现智慧生成。信息化教学竞赛是教师快速捕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信息化团队的建设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团队成员主要包括信息处理人员、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人员、信息化竞赛后援人员。
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专家讲座等是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注重理论性和技能性的结合,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同时,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避免培训内容的僵固化、形式化。教师培训可采用线上学习与传统面授相补充的模式,依据教龄、学科、学历等分层次、分批次开展,满足教师差异性需求,节约培训成本。
教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基本素养、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测量。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估机制有助于激励教师深入夯实自身本领,引导教师提升自身竞争力,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当前的教师评估指标过多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和一般教学能力,忽视了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评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归入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的指标体系,激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教师评估主体应秉持多元化原则,学校有关部门、同事、学生和教师本人都应纳入评估体系的主体范围。学校通过完善教师评估机制,全方位、多维度地考察教师教学行为,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亟需优质外部教学环境的保障。构建信息化、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体验,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自信心,增强教师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改善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智慧教学环境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倚赖的所有条件,是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综合体。学校通过变革传统教室,打造适配性、个性化、互通性的智慧教室,搭建集教、学、考、管、评和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安全、高效、泛在的综合性平台[8],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交互,进而达成教学元素的无缝衔接,切实推进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优化,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有形的物理空间,智慧教室应具备可移动桌椅配置、智慧黑板、吊麦、扩音设备、护眼灯、拾音器、红外控制器、空调、摄像机、电子书包等基础设施。熟悉和掌握智慧教室设备的操作流程,巩固并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力是教师落实信息化教学的前提。
集控中心与智慧教学操作平台、智慧终端、移动程序等系统彼此紧密链接,共同构成了智慧环境的虚拟空间。教师可以在智能教学操作系统的辅助下加强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开展任务式、探究式、研讨式、合作式等 “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内驱力。教师依靠实时智能学情追踪系统和学业动态化评估系统,及时掌握学生课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理清教学思路,改善教学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互异性学习需要。教师要重视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持续对现有数字资源进行筛选、补充、更新,增强资源的时效性和适切性,促成资源的丰富与完善、共享与传播。教师可依赖智能考试系统进行试题的发布、回收、检查、分析、反馈,协助学生攻克知识弱项,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增长。教师借助课堂教学评测系统、常态化录播系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最终达成自我突破、自我发展。
由上可见,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有助于唤醒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化资源整合能力,改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得以推进,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
面临信息化教学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要具备落实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意识和信心,并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信息化手段,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借助自主培训、校本培训、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学竞赛等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应创设良好的智慧教学环境,构建多元主体、多维指标的综合性评估体系,激发教师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普遍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