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举 李建玲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2015年,日本试图对本国国立大学文科专业实施改革,提出了把面向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此情境下,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系的本科专业很可能面临被取消或转型的命运,这是继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日本文科教育改革主要考虑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供需的结构性不对称、部分高校文科专业招生困难、国际竞争力不高等原因,如果同理工科教育进行比较,差距会更加明显。而反观当下中国的高校文科教育,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合并升本的院校中,很多文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非常低,让社会怀疑这些院校文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高校扩招十多年来,文科教育还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和学生就业困难等难题,这与强大的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以至于2015年底,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说明国家和社会希望高等教育朝着服务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方向转变。高校文科教育供需结构性矛盾表明供给侧出现了问题,进行一轮“提质、增效、创新”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1999年起推行的高校扩招使越来越多的人圆了大学梦,也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一大批专科院校、职业院校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陆续升本而变成综合性大学,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档次。据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调查,1999年以来,新升本的地方院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量的半数以上。然而,我国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却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因为,十多年的扩招主要侧重于规模和数量,增速与质量提升不成正比。从2006年始,学生就业困难、教育质量下滑、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凸显,促使教育部发布了“稳规模、提质量”的指导意见。高等文科教育结构性矛盾表面上是专业设置不合理、招生规模增速和学生就业困难等,根源在于制度、机制及运行模式等改革的滞后。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文科专业设置片面“求全”,重复设置和审批粗放等问题突出。增设专业和申请硕士点不仅仅是为了扩招、增收,还有利于普通省属院校更名以及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近十年来,地方省级院校通常把升格为本科乃至更名为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战略,并在评估指挥棒下推行量化的绩效考核。导致这些学校片面追求招生规模、学科门类齐全、硕士生点审批、硬件设施投入等,而恰恰忽视了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及学生发展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这些高校对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盲目从众倾向问题,重审批而轻建设,致使资金投入、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就业实习、教辅后勤等办学基础条件难以及时有效跟进。比如,很多高校争相设置法律、计算机、英语、工商管理、新闻传播等应用型热门文科专业,但很多毕业生却因能力不足而不得不待业或从事其它行业。因此,专业重复设置和急速扩招不但严重影响教育质量提升,也引发了文科教育的过剩危机。这种现象不但本科教育存在,后来也衍生到研究生教育领域。2016年初,教育部对高校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后,对其中的95个学位授权点发出了“限期整改”的处理决定[3],其中大部分都是应用型文科专业。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很多省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文科专业招生势必会越来越困难。这就使未来的文科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其中,结构性优化重组和质量提升将是我国未来高等文科教育发展的关键。
二是知识型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和满足社会现实需求。首先,从课程内容上看,我国高校文科教育还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和片面注重理论知识传播的问题。单向的、线性的知识传授教育模式通常以教材、课堂、教师为本,注重概念性而缺乏实践性,把能力培养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积累。由于忽视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毕业生在就业中很难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反思创造精神和人格全面健康发展,也容易导致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获得有效发挥,还使师生之间因缺乏良性互动而关系紧张。其次,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整体规划,以至于出现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或单一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双师型人才依然相对较少,还多按照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展开课堂教学的,因而难以把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和人格、道德及价值观完善作为目标而展开教学。忽视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养,没能辩证地处理现实应用同理论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课堂教育手段单一,还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还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过度重视专业基础知识,而忽视专业技能培训,因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根源于学生自我独立意识培养不足,忽视专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所引发的。其三,很多高校的应用型文科专业普遍存在专业性不强、专业口径过大、学科特色不明晰等问题,这就使学生很难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这与学校整体办学定位不明确,缺乏主体自我意识,盲目跟风有很大关系。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忽视了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缺乏思考和问题意识。
三是忽视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失衡、脱节现象比较突出,考评制度还有不合理性。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省属院校争相向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迈进,以至于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结构性问题。一般来讲,教学和科研是互补的,不是脱节的,更不存在高低之分。但现实却是教学与科研间的失衡、脱节现象突出,且科研重于教学。这与高校的教育理念、发展定位以及考评体制有很大关系。很多高校具有单一化和等级化的发展理念,普遍遵循由学院向大学升级,由专业型向综合型升级,由教学型向研究型升级的发展模式。从理念到评价机制都缺乏多样化,考评标准也过于单一。追求的常常是大而全,而不是专而精。这就把多样性差异误解为层次性或等级性差异,因而无法凸显自我特色及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高校的自我主体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很容易形成恶性化的盲目竞争,而不是良性竞争。其次,学科建设轻视教学,教学只为考试服务,而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一方面是学科建设量化问题突出,片面地或简单地用论文、项目、奖项数量来评价学科水平,还要看硕士点、博士点、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学科等数量,过多的申评不利于文科教研的长远发展。在评审机制上,还普遍存在只能升、不能降的单向运行逻辑。当然,这不仅与高校的名利化思维有关系,社会评价和社会观念也影响和加剧了高校的不合理发展。其三,学科发展过于推崇短、平、快发展模式,忽视学术积累容易使学者之间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学术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和“大跃进”问题与评价、激励制度有很大关系,单一地把学术成果和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实际利益直接挂钩。以至于很多学者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名利而去做学问,使他们更加不重视教学。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的物化对学科建设非常不利,也使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的事件越来越多。
可以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文科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规模减少和各项投入上逐步改变了长期被边缘化的命运。但是,与理工科相比,文科教育的质量、效益及现实影响力依然不具优势,反而在评价及发展模式上受理工科影响而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和独特性。[4]因此,高等文科教育必须深化改革,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专业性质的独特发展模式。
一是高校应该树立自身发展模式自主权,减少盲目从众发展,坚定不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首先,根据自身状况和特点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评价监督体系。高校主管部门应主动放权,减少直接干预,充分发挥监督、意见指导和服务等功能。减少过多、过细的量化评价体系和评估,减少太多、太频繁的高校排名、学科排名。减少量化评价,重视科研与教学评价均衡化和关联化,把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科专业化与社会化影响看成评价教育质量的重心。其次,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营造并形成宽松的学术发展环境,提倡内生发展机制,而不是“揠苗助长”。在高校内部处理好行政干预、学术科研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重视青年教育者的培养。引导他们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既要尊重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又要避免功利追求和好高骛远。培养教育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避免世俗干扰,重塑高等教育事业他们心目中的神圣性和崇高使命感。其三,在教育水平评估上,推行多元化评价方式。根据不同类别高校实行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在同类高校范围内进行学科评价或比较。比如,无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不同学科专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自行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推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把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影响力评价、同行业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二是重视教学和学科发展,在打牢专业根基的同时增强专业特色及现实应用转化。学生就业水平关键在于本科课堂教学,本科教学依旧是高校建设的重心和基础。本科教育应该以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兼顾高等学术型人才培养[4]。严把研究生教育质量关,在控制规模和数量的同时,优化专业结构,使研究生教育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应用型文科专业要特别强调“双创”要求,通过创新和创业来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把个性发展与创新、创业协调起来。健全高校文科专业实习机制,重视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动、反馈与合作。[5]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教学和科研发展自主权,突出学术评价和现实应用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应实行多元选择机制,凸显特长和潜力开发。同等对待教学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突出学术创新的同时,提升专业的现实应用能力和学生的认可度。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思想,并根据现实需求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缩小、废除或调整部分人文学科专业,以使教育资源转向社会需求较高的领域”。首先,通过限制数量、结构调整来达到提升质量和能力创新的目的。在原则上,地方高校文科建设要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要体现协调、创新、高效发展理念。以学生创新、学科创新为重心,提升社会影响力及认可度。实现通俗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局面。有条件的高校积极探索把一部分文科专业转向通俗教育,比如文学、史学、哲学、法学;一部分文科专业强化应用,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高校文科专业中的传统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强化学术专业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学术影响力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的文科专业进行整改、转型或停止招生,或把专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
这些年我国专升本院校文科教育整体战略发展在价值理念上存在很大误区,也就是片面追求外在性价值和暂时性价值。很多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的真正含金量认知不明,或着说太注重于暂时的名利。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本科院校意味着要比专科院校档次高,好招生、好就业,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教师收入、学校排名、社会声誉等方面均会提升。简言之,专升本之后,院校的含金量也将随之获得提升,升本背后隐藏着“趋利避害”动机,而并不必然都是教育质量提升后的结果。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所追求的教育“含金量”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有形化、量化,教育的人文内涵急剧贬值。因此,提升专升本院校文科教育质量绝不仅仅是“撤销”就能解决的,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念。首先是要消解教育名利观,提升教育人文内涵。教育质量提升绝不是更名为综合型“大学”所能一次性解决的,国外很多专业型院校虽没更名但却依然闻名于世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主要还得靠个人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根据毕业学校名气或名称来评定。第二,专升本院校太过于追求学校排名和社会名气主要原因还在于利益收入。因为高校招生规模、教育层次都与教师福利待遇、校领导行政级别、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有很大关系,所以升本以及设置文科专业及课程就成为一项名利双收的事务。因而,这一方面说明升本院校在规模扩张中忽视了内涵式发展和长远性发展,另一方面也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性,且在教育资源投入上还存在“三六九等”的不均衡性。此外,家长和学生一般都会根据学校名气、就业率、收入状况来选择专业,专升本院校的文科专业在名气、就业、收入方面根本不占优势。第三,我国教育发展在战略布局和资源投入上应该强调“特色”和“均衡”,而不能搞“同质化”和“等级化”差异。高校文科质量评价不能过分搞等级排名评价,而是应该尊重每一个高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条件性,探索“多元”、“长远”、“平等竞争”型评价机制。“学校发展应坚持‘以我为主’、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一味地按外部评价做发展规范则无异于‘作茧自缚’。” 第四,高校文科建设应处理好社会需求、职业化、专业化、人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学科建设应当主动迎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并以此提升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率、社会影响力。但是,这种观念具有急功近利的弊端,容易导致专业研究的滞后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因此,在升本院校开展文科通识教育和提升文科专业化水平很有必要,应作为一项长远战略来抓。
就业率不应该是高校文科教育的唯一“试金石”,也不是评价专业学科水准的唯一标志。而文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根本在于人才培养,科研、教学都应该围绕“育人”而展开,而不仅仅在于技能传授和学科档次评估。文科教育要实现名至实归关键在于启动“内涵式”评价,其含金量不是能够简单用单一的量化手段来呈现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每一个社会合格公民所应具有的隐性准则。所谓文科教育要“务实”并不意味着要有实用性,以实用主义态度看待文科教育改革将不利于其长远和创造性发展。关键在于那些升本院校要去除浮躁心态,深入探究把文科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人文化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路径。文科专业的冷热也是相对的,有些基础性和特色性文科专业虽然就业不理想,但却依然有其存在人类性和学术性价值。近日,我国人文学者柯小刚指出,“在越来越发达的专业设置和社会分工中,大学精神却在衰落”,“大学人文的厚度真的不能再薄下去了”。可见,当前的高等教育缺的不是技能和知识,而是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精神财富的含金量也一定在获得提升中引领我们时代的价值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是缺乏独立思考被随意摆布的“螺丝钉”,也不是片面追逐名利、目光短浅的、片面发展的人生过客,而是会独立思考且有人文思想的人。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是一个人真正走向独立、自觉、自省,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劳动者。因此,各种舆论也应引导社会需要向多元化和人文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文科教育的人文与道德教化功能。教育主管部门和升本院校也应重新整合文科专业发展方向,并在“扬长避短”中推进资源优化重组。我们应从动态理念出发重新审视重点和优势学科,因为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将会引发“优势”与“劣势”之间的变动,因此对于有特色和有发展潜力的弱势学科也不要盲目砍除。
总之,在解决文科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上,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明确的办学定位理念和发展运行模式。减少低效、重复建设并实现高效与提质是这场改革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强化文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和自主发展来探索和提升内在创新能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二本高校文科教育改革的路向不是盲目压缩或者向职业教育回归,而是坚持分类原则,走通识化和职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生产效率和名利诱惑,而是精神动力、责任意识等人文情怀。文科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抹灭的价值,人文素养是一个民族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因此,在升本院校文科教育中改革中,职业化转向与通识性教育探索、推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技能的掌握上,还体现为想象力、包容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品格、理想追求等方面。凸显技能和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也有利于社会创造力的提升,从而使科学精神真正与人文情怀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