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昊,Soobong Kim
(启明大学,韩国大邱广域 42601)
随着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体育公园逐步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近些年,中国加大了体育公园的建设力度,但由于起步比较晚,没有深度挖掘,一些地方的体育公园虽然已经建起来,但不仅无法创造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甚至无法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1],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对体育公园的设计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体育公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是为人们体育运动提供场所,其内部的体育运动设施齐全,还有各种休闲型的基础设施。在进行体育公园建设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交通,其不仅对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周边的环境。
对于“体育公园”的界定,在学界没有达成共识。国外学者对“体育公园”的描述是:合理利用绿色园林空间,注入体育运动元素,包括各种运动设施、运动场馆等等,让城市居民到这里游憩,在休息的过程中享受绿色生态环境。体育公园中有体育运动的场地与各种设施,为体育训练活动提供场地,还可以举行体育表演活动、竞技比赛活动以及各种全民健身活动等等。也就是说,体育公园作为专类公园,是将运动场地及各种运动设施设置在优美的景观中,在这里可以进行专业训练和各种体育比赛,让更多的居民到这里健身、休闲、娱乐。在建设体育公园时,应该将优美的园林设计为开放性的,让公园中道路与周围的道路贯通,便于人们进入公园中锻炼[2]。
按照体育运动的种类对体育公园进行划分,主要包括田径类的体育公园、水上娱乐类的体育公园和球类的体育公园等等。如果按照所处环境对体育公园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城区体育公园和郊区体育公园。景观基础不同,体育公园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将体育公园建在城区,多采用人造自然景观;如果建在郊外的体育公园,则会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
由于公园的性质不同,所设计的道路特点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即专业性和主题性。
其一,体育公园的道路设计中,是为专业的体育运动设计的。体育公园本身就具有专业性,其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开展专业的体育赛事,以及为体育训练提供场所,这就必然要求道路设计中要体现专业化。无论是在道路设计、施工以及后期投入使用之后的管理中,都需要专业的体育部门指导,建成后要保证道路不会损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其二,体育公园的道路设计中,主题是非常明确的,是为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一个好的体育公园,在道路规划和设计上有很高的要求,可以提供交通便利,同时还可以积聚人流,满足居民徒步运动的需求,突出体育运动文化,形成良好的氛围[3]。人们走在体育公园的道路上,就会受到体育文化的感染,乐于热爱运动、享受运动,以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体育公园具有体育性质,但其本身属于娱乐性质的公园,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将体育元素注入其中,为体育运动提供诸多的便利,使体育公园的道路实现多种功能。在体育公园道路设计中,需要遵循通用化原则、阶段化原则和人文化原则。
3.1 通用化原则 体育公园具有大众性特点,虽然为专业的体育赛事提供场所,但大多数时间是居民健身、休憩和娱乐的场所,所以在体育公园的道路设计中要体现通用性。专业运动的人可以使用,普通的市民也能够接纳,特别是弱势群体,诸如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妇女、儿童都可以在道路上安全健身,为每一类人群提供服务。
3.2 阶段化原则 体育运动对促进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但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身体素质不同,体育运动要分阶段进行。体育公园的功能较多,在道路设计中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体育道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种阶段性,还要考虑到建成后的发展变化问题。如果实际情况不符合设计构想,就要在后期阶段对道路作出适当调整,使道路的性质与周围的体育设施以及人群的年龄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4]。
3.3 人文化原则 体育公园的道路设计要与体育运动建立关联性,将道路设计为跑道,突出其强健身体的性质,即便人们在这样的道路上步行,体育精神也会被逐渐激发起来。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公园中的道路起到了传播体育文化的载体作用,发挥其识别效应,使大众体育的使命得到普及。所以,在体育公园道路设计中,要将体育文化特征体现出来。
4.1 科学设计出入口道路 体育公园主要有4 个出入口:主出入口、次出入口、专用出入口、车辆出入口。日常通道就是主要的出入口,有很大的人流量。所以,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在布局中应与各种交通线路比较接近[5]。体育公园的次出入口人流量相对小一些,但也作为主要的人流分散出口,所以在规划上要合理。体育公园中设置有专用的出入口,如果有大型的体育赛事时,运动人员以及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这里出入,保证工作能正常进行,且不会影响群众的出入,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在体育公园还要设置专门的车辆出入口,做到人员与车辆各走其路,不会相互干扰,维护交通安全。
4.2 体育公园中的道路设计要层次化 在体育公园道路设计中,要将不同功能的道路分开。比如,在主要道路的设计中,要发挥其连接公园中各种设施的功能,并与公园中的主要出入口连接,通常设计为环形路,宽度不足6m,在连接公园的出入口时,需要适当地加宽。次要道路的宽度控制在2~4m 之间,其与主要道路连接,可以发挥分散游客的作用,通过这条道路到达其他的区域[6]。休憩小路的设计更加简单,主要与林荫地连接,顺着道路可以到达水岸边。在体育公园中,对内部停车位的设计通常比较靠近公园周边的主干道。对道路标志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方便人流快速分散,避免过度集中而造成拥挤。
4.3 公园道路的铺设要安全实用 体育公园的各项功能齐全,在铺设公园内部道路时,需要考虑公园内部的建筑元素,同时还要考虑到体育场馆中的设计元素。要充分考虑建筑元素,将道路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个整体,以此确定铺设道路的风格[7]。比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对道路的设计采用直线结合折线的方式,同时与场馆的设计元素相呼应,做到内部主题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4.4 体育公园道路两旁绿植的设计 在体育公园中,建筑和道路是主要结构框架,在道路两旁种植一些植物,可以提升活力,让整个公园充满生机。所以,体育公园中要合理配置绿地植物,最好选择本土植物,成活率高,且能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还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8]。
在种植绿色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园中的土壤性质,还要明确种植场地所发挥的实用价值,既要能够保证体育公园内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还要控制在体育公园建设预算内,以发挥其美观性和实用性。如果种植在不适当的区域,就会对公园的交通造成影响,所以,合理布局道路两旁的绿植非常必要。
中国对体育公园建设的重视,旨在为人们提供锻炼的场所,提高人们身体素质,这也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内容。体育公园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在公园中塑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提供了多功能运动的空间。现在很多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是以体育健身运动为中心展开,其设计中融合了多种元素,除了运动休闲之外,还为康体健美提供了基础设施,人们可以在这里娱乐休憩,同时还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由于体育公园的多功能性,在公园道路建设中考虑到其本身的同时,还要与周边交通要素融合。在设置体育公园出入口时,要注重道路设计层次化,在铺设道路时要多方面考虑合理安排道路两旁的绿植。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景观和各种体育设施之间的道路连接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出入习惯,在出入口的设计中要人性化。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时需要经过全方面地考虑,才能使体育公园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