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灿
(云南省鲁甸县林业和草原局 657100)
自2006 年以来,鲁甸县牢牢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机遇,依托良好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进程,蚕桑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低峰发展、日趋受益的路子,有效推动了群众持续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现就鲁甸县发展蚕桑产业谈一些粗浅看法。
据史料记载,鲁甸县栽桑养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清朝末期就有人种桑养蚕,民国时期栽桑养蚕已有一定的发展,曾经有人多次从外地引进优良“湖桑”品种在鲁甸种植,进行桑蚕饲养,抽丝织带。新中国成立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初,鲁甸蚕桑曾有较大发展,桑园面积不足100hm2,后因种种原因而停滞倒退。
2006 年,鲁甸县委、政府结合新形式下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决定把蚕桑产业作为全县“十一五”期间的一个新兴产业重点培植。截至2010 年3 月,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00 余万元,引进优质“农桑12”“农桑14”嫁接桑苗600 余万株、杂交桑1500 余万株,改造低产低效桑园126.67hm2,全县桑园面积已达1666.7hm2。建成千亩连片桑园基地2 个,百亩以上连片桑园基地8 个;2009 年全县培训桑农2 万人次,扶持发展小蚕共育户50 户,新建和改造蚕房6万m2间,年养蚕1000 张,产鲜蚕茧20t、蚕农售茧收入达100 万元,400 余户栽桑农户实现养蚕收入,其中:50 户以上栽桑养蚕户卖茧收入突破万元。2016 年全县桑园面积将达4000hm2,新建和改造蚕房21 万m2;建小蚕共育室550 间,年养蚕1.6 万张,产鲜茧610t,蚕农售茧收入达1300 万元,户均年收入4500 元以上。
鲁甸县内适宜发展蚕桑面积大,根据气候区划及自然气候生态类型,参考《中国蚕业区划》,境内属南方中部山地丘陵红壤蚕桑区西部高原红壤蚕桑亚区。按本区自然气候条件,海拔2400m 以下,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地区,均适宜种桑养蚕。“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建设气候条件的要求:≥10℃年有效积温2600℃,年降水量≥500mm,无霜期120d 以上,有条件的地区都可发展蚕桑产业。鲁甸境内除海拔2400m 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10℃年平均有效积温2600℃以下不能发展蚕桑外,其他区域均可发展蚕桑。根据鲁甸县内自然气候、海拔、生态、植物资源,桑、柞、蓖麻蚕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全县区位划分为4大蚕桑区:一是牛栏江流域河谷中亚热带半干旱桑蚕、蓖麻蚕区。县境南部和西部牛栏江河谷,海拔580~1200m,年平均气温16.5℃以上,80%保证率≥10℃的年有效积温4700~5600℃,无霜期340~365d,全年日照时数1344~1632h,年太阳总辐射能量418~481kJ/cm2,年降水量702~1026mm。光能适中,热量资源丰富,是栽植养蚕和发展蓖麻蚕最适宜区域。二是低山谷地北亚热带半湿润蚕桑亚区。县境西部和西北部低山河谷地带,海拔1200~1600m,年平均气温14~16.5 ℃,80%保证率≥10℃的年有效积温3800~4700℃,无霜期282~330d,年降水量1000~1100mm,全年日照时数1547h,年太阳总辐射能量460kJ/cm2,年降水量741mm。三是南温带半湿润蚕桑区。县境中部和南部山区地带,海拔1600~2000m,年平均气温12~14.5℃,80%保证率≥10℃的有效积温3100~3900℃,无霜期225~280d,年降水量800~900mm,局部地区1000mm 左右,全年日照时数1500~1931h,年太阳总辐射能量452~506kJ/cm2。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有1.33 余万hm2荒山、荒地,是发展桑蚕的适宜区域。四是中温带湿润蚕区。县境中部、南部和西北部,海拔2000~2300m,年平均气温10.6~11.2℃,≥10℃的有效积温2670~2934℃,无霜期191~210d,年降水量1076~1173mm,全年日照时数1599~1655h,年太阳总辐射能量456~506kJ/cm2,是桑蚕发展的次适宜区[1]。
鲁甸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民增收必须寻找更多更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蚕桑产业发展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植蚕桑的积极性。
鲁甸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蚕桑产业,利用产业扶贫、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百千万帮扶等项目,给予桑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恒达公司免费提供桑苗、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公司收购等特殊服务,免除了桑农的后顾之忧。
蚕桑制品因其所具有的优良特性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尤其是近年来蚕茧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给栽桑养蚕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国家把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而蚕桑正是经济型和生态型兼顾的产业,可作为退耕还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项目来实施。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广西、云南、陕西、贵州等作为重点省区,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工程建设项目。
在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和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哪一项更好的产业能够替代蚕桑产业在鲁甸县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鲁甸县石漠化灾情严重,广大山区乡镇严重缺水,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既符合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又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因此,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鲁甸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的首选项目。
通过测算,第1 年每1hm2桑直接经济收入可达7500 元以上,第2 年可达1.5 万元以上,3 年后可达2.25 万元以上,生产的副产物可以进行再生产,蚕沙可用作肥料或饲料,修剪的枝条可作燃料,也可卖给纸厂造纸、生产纤维板等,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途径。
蚕桑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到2016 年,全县蚕桑产业已达到4000hm2的种植规模,每年桑农可实现养蚕收入7000万元以上,每年企业可实现经营收入904.8 万元,可就地解决3 万以上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因此,将种桑养蚕作为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大力发展种桑养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好的经验和路子。
桑树是产业的根本,没有桑树也就没有蚕桑产业的发展。全县4000hm2桑园中,现投产桑园只有3400hm2,还有近1000hm2老桑园待改造。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部分乡镇桑园种植管理水平、养蚕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程度不高,桑树长势参差不齐,效益不明显,收入差距大。
到目前为止,全县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蚕桑专业组、专业村。现有桑园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桑园经营,60%以上的桑园面积较小,养蚕年收入超过万元的专业大户很少。相当部分农户的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例较低,还没有真正把蚕桑产业当成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没有把蚕桑当作主要庄稼来管理,致使桑园管理较粗放,养蚕的效益不明显,栽桑养蚕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部分部门和乡镇还没有真正把蚕桑产业作为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主要产业来抓,存在重视不够、落实不力、责任不明、作风不实、得过且过和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等现象,对下达的指标任务、优惠政策置之不理,使老百姓错失优化产业发展良机。
由于县级财力有限,桑园水利基础设施、蚕室基础设施和蚕茧收烘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直接影响着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生产体系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蚕农发展仍然主要靠行政推动;科技服务还没有真正形成“技术服务中心+小蚕共育户+大蚕户”的网络,培训、指导栽桑养蚕的技术力量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坚持把蚕桑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不动摇,坚持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协调服务,做好监管,群众自愿参与,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开创蚕桑产业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公司要公开向蚕农承诺,在蚕茧市场行情好时,按市场价格全额收购;在市场价格低时,实行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保护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公司要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力度,帮助蚕农加大对蚕桑的投入,使栽桑养蚕早出效益、多出效益。
一是认真抓好桑园管理、新植蚕桑示范园和低产低效桑园的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蚕桑产量、质量和效益,提升桑园的产量和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蚕的饲养管理,加快小蚕共育室建设步伐,加大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养蚕技术指导,正确引导农户确定养蚕量,促进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加大对桑农的技术培训与管理,建立健全种桑养蚕台帐,形成科学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障养蚕增收。四是建立乡、村、社三级蚕桑发展协会,由群众公开选出协会会长,会长带领群众发展蚕桑产业,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增加科技推广覆盖面,积极引进推广蚕桑大县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做好蚕桑发展的区域布局,避免蚕桑产业的盲目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后劲。
与鲁甸临近的巧家和四川宁南等县,在蚕桑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的发展中,鲁甸县应多组织广大乡、村、社干部、栽桑养蚕群众到巧家、宁南等蚕桑大县考察学习,同时也可采取“顶岗培训”等方式,通过学习、顶岗培训,达到开拓视野、掌握栽桑养蚕技术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学到宁南、巧家发展四边桑、埂桑、路边桑的优秀栽种模式,达到充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增收、生态双赢利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县发展6666.7hm2优质蚕桑奠定基础。
结合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以政府和企业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整合县内各方面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桑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蚕茧收烘设备,配套农户蚕室蚕具设施,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确保蚕桑发展区域,桑农通过养蚕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适合鲁甸发展产业建设的路子,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