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洋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甘肃民乐734500)
水资源一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实施节水策略能够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农田水利节水就是采用科学的节水方法以及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一是低压管道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就是借助管道系统、水泵、配水装置等将水源运输到灌溉地进行节水灌溉。这种灌溉形式造价较低,具有高效节水的优点,且十分便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灌溉中的渗透与蒸发问题,大大提升了农田灌溉的效率,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目前这种灌溉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是喷灌。喷灌基于水泵加压,然后借助管道及终端的喷头对灌区农作物进行均匀地喷洒。这种灌溉形式可有效节约物力、人力,达到均匀喷灌的效果,进而提高喷灌质量[1]。同时,对农田作物周围的气候进行有效改善,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因为不同管道内部结构不同,所以出现的灌溉效果也不一样。其中全移动形式的管道在实际应用中劳动强度最大,但维修保养难度也非常大;固定形式的管道操作较为方便,但前期成本投入较大。
三是渠道防渗技术。这种灌溉技术需要新建防渗渠道或是对已有灌溉渠道进行更新改造,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由此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践证明,渠道防渗技术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灌溉用水的损失,是我国农田灌溉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部分地区在拟定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计划时,规划制定人员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灌溉模式及水质等进行设计,从而无法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也难以确保灌溉规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建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部分地区因为灌溉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导致维修养护工作开展不利,节水灌溉工程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此外,节水灌溉技术投入资金存在差异,资金投入比较大的是喷灌、滴灌等设施,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2]。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能够保障我国用水安全,在保持当前灌溉用水量的基础上,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但在实际应用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却无法有效推广,节水灌溉作业难以得到广泛落实,也难以实现全面覆盖。此外,部分地区没有因地制宜,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够科学,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农民意识不到位、缺乏筹融资渠道等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相关地区应根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资金方面的有效投入,这样才能满足其稳定发展的目标。因此,针对国家拨付的款项应做到专款专用,同时逐步扩大筹融资渠道,如积极争取民间资本等。此外,强化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让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3]。同时,注重成本资金的实际投入,进而推动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节水灌溉的发展规模。
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质量,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水资源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掌握,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工作队伍,对工程开展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找出工程在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再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检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和作用,增强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体使用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为了能够有效推动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要对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发,强化提升节水成效,进而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节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此外,对农民进行节水灌溉的培训教育,增强其节水意识,并将节水技术有效落实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以此增强农业生产水平。
只有将良好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中,才能为灌区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因此,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有效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真正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在合理的管理体系下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灌溉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内容,因此要应用完善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为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确保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