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1-12-06 10:13:50邓国平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营养元素稻米秧苗

邓国平

(平昌县澌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巴中 636478)

1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必要性

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十分有必要,这是因为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是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科学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能够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水稻栽培技术的作用,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而且有利于帮助种植水稻地区农民学会使用水稻栽培技术。根据种植地区的环境状况,做到因地制宜来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从而促使稻米高产优质。此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优化水稻种植结构,配置合理的种植资源。

2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2.1 播种与插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播种和插秧均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期在120~150 d范围内,从幼穗阶段到成熟阶段差不多要经历60 d,其它时间属于水稻的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的水稻生长情况决定了稻米品质。水稻种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海拔、纬度地区种植的稻米品质有所不同,播种季节不同,稻米品质也不尽相同,其营养成分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方面有所差异。同一品种的水稻,如若生长期更长,或是其播种时间更早,那么相较于播种时间偏晚的稻米来说,其营养成分更高,口感更好,品质更佳。在播种水稻的时候,需要控制好种植密度,如若种植密度较大,那么便会影响水稻对单位面积内土地营养的吸收,导致其缺乏营养,生长不健康。只有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控播种面积,才能使水稻有充足的营养,满足其生长需求[2]。基于此,为保障稻米品质,在进行播种的时候,可适当提前播种,将种植密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使水稻秧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更好地利用光合作用,充分生长。

其次,水稻栽培技术中的插秧环节也会对稻米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插秧方式的不同、密度的不同,最终稻米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适宜的插秧方式,能够实现水稻增产,获得高品质的稻米,反之则使稻米的产量及品质下降。在进行水稻插秧的时候,密度不可过大,植株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做到顺光开行。如若行距太小,那么便会致使水稻秧苗无法吸收充足的阳光,减少光合作用,影响水稻茁壮成长及稻米营养成分的形成,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精米率不高。目前,插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手插秧。这是最原始的水稻插秧方式,需要控制好插秧的深度。一般情况下秧苗栽植深度不可超过5 cm。稻田的水深度要适宜,不能露出地皮,需保证土壤的硬度达到水稻种植需求,不可过于松软,否则会导致水稻秧苗下沉,或是出现飘苗的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插秧的时候,应当两指横贴地面,以保证浅插的同时,杜绝飘苗。第二种是机插秧。是利用插秧机来进行水稻插秧,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便捷,插秧效率高,而且出苗均匀,可合理使用土地,降低空插率。在使用机插秧方法的时候,需先确定好插秧机的宽度,应遵循由外至内的插秧顺序,外围四周最后插秧。尽量减少补穴,否则会影响秧苗生长。第三种是抛秧。这种插秧方式相较于手插秧来说,秧苗准备量需多出1/10,必须严格控制抛秧的时间。如若稻田土壤过于松软,那么秧苗插入会太深;如若稻田土壤过硬,那么抛秧的苗易出现倒伏状况。一般情况下,抛秧的最佳时间在苗根部入土2 cm左右。需向空中进行抛秧,高度要控制在3~5 m,秧苗根部需垂直于土壤。每完成一次抛苗,应相隔5 m,设置一条宽30 cm的道路,以便于抛苗作业的开展,控制好抛苗密度,使其可吸收到足够的营养成分。抛秧法比手插秧方式的灵活性更高。

2.2 施肥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施肥技术对稻米品质有着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营养成分,如碳、氢、氧、氮、磷等营养元素。水稻中的淀粉含量、纤维含量都与这些营养元素密不可分。碳、氢、氧一般不需要通过肥料来补充,植物体本身就占据了较大比例,主要通过空气和水分来吸收,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则需要水稻从土壤中吸收,但实际种植过程中,稻田土壤中的这些营养元素并不充分,需要通过施肥料来加以弥补。目前肥料主要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为保证水稻稻米品质,减少污染土地,大多数时候都选择施有机肥料,除非有机肥料元素无法满足水稻生长时,才会适当选择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主要指的是动物排泄物,或是植物发酵后产生的有机物,其能够代替化学肥料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虽然化学肥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能消灭水稻种植中的一些害虫和杂草生长,但与此同时残余物也可能被水稻吸收,影响稻米品质,危害人们的食用健康。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施有机肥不仅能够增强稻米的口感,水稻还更容易吸收其中的营养元素。

2.3 灌溉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灌溉技术对稻米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适宜的灌溉技术,合理的灌溉方法,有利于加快水稻的生长,提高稻米品质。在实际灌溉过程中,应当根据水稻秧苗生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控制好水的灌溉量,既要满足水稻秧苗的生长对水分需求,又不可过多,致使秧苗无法存活。在水稻秧苗生长前期阶段,应该合理规划稻田,可设置浅水层,使水稻根系更具活性。与此同时,在进行灌溉的时候,可将适量营养液加入到水中,补充水稻秧苗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使之正常生长。灌溉工作需及时,灌溉量要适度,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探讨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水稻栽培技术,从播种、插秧、施肥、灌溉等多方面,有效探索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努力提升稻米品质,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营养元素稻米秧苗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美食(2022年5期)2022-05-07 22:27:35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稻米香喷喷
农民
诗潮(2019年1期)2019-01-25 01:34:34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44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营养元素
插秧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
应用化工(2014年9期)2014-08-10 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