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旭 张汇娟 张培智 赵春芝 刘 畅 杨 蕾 刘 静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选择抗逆性强、对种植地区的天气条件适应力强、单株生产力高、经济系数高且品质优良的种子进行播种。
首先应该选择优质地块并进行精细整地。土壤肥沃且土质松软的平川地更适合小麦生长。此外,种植户需要在收获后及时进行精耕细整,保障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结构。翻耕深度一般控制在23 ~25 cm,耕后耙细、耙透、整平、踏实。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的形式来实现资源利用,提升土壤的肥力[1]。
施肥需要维持均衡性,在综合分析土壤综合肥力状况后再进行施肥。种植户需要将有机肥作为施肥的主要肥料种类,同时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针对中高肥力的地块,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 kg、硫酸锌1 ~2 kg、尿素10 ~15 kg、磷酸钾5 kg。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种植户可以选用包衣种子或用药剂进行拌种后再种植。例如,播种前在100 kg 的麦种中加入20%的三唑酮乳油200 ml,同时加入4 ~5 kg 的水进行搅拌,减少黑穗病以及根腐病等的发生。在开春后的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进行播种,有利于形成茎蘖数较多且根系发达的小麦群体。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0 ~30 kg 的范围内,行距约为15 cm,播种深度控制在4 cm 左右,亩保苗大约为35 万株。
4.1 灌水追肥。春小麦开始分蘖大约在三叶期,此时幼穗也开始分化,小麦植株长出次生根,此时小麦对土壤含水量要求比较高。幼穗的发育情况和分蘖数受水分影响,想要实现春小麦增产,种植户需要早浇头水,一般在2 叶1 心期灌头水。春小麦浇二水的时间和浇头水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需要控制在10 d 以内,并在分析土壤保水的能力后确定后续灌溉的时期,确保春小麦不受旱。
4.2 化学除草。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杂草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不利于春小麦产量的提升。针对稗草、狗尾草或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可以用骠马、猛骠等专用除草剂。针对灰藜、田旋花以及荠菜等双子叶杂草,则可以用2, 4 - D 丁酯和二甲四氯来防治杂草生长。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各有优缺点,需要种植户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例如,2,4-D 丁酯灭草效果较好,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温度,除草效果在温度高于15 ℃时最佳,且其具有漂移性,周围的双子叶作物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二甲四氯灭草效果比2, 4 - D 丁酯要差,但是温度对灭草效果的影响不大,不会因风漂移而影响周围作物。
实践证明,双子叶杂草一般用30 kg 的水加入200 ~300 g 的二甲四氯进行喷洒,也可以用30 kg 的水混合60 ~100 g 的2,4-D 丁酯进行喷洒,除草效果好。大多数单子叶杂草的防除一般用40 ~50 ml 的骠马或60 ~70 ml 的猛骠,混合30 kg 的水进行喷洒。骠马可与2,4-D 丁酯或二甲四氯混合施用来清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在喷洒除草剂的时候要在植株生理吸水性最强的时候进行,根据风向和地势进行喷洒,提升灭草的效果。
化学除草也需要掌握时机提升除草效果。一般而言,麦苗拔节前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防治杂草的最佳时期在2 ~4 叶期。在杂草嫩小的时期进行化学除草,效果最明显。如果化学除草的时机选择在拔节后,杂草生长力旺盛,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生长比较旺盛的小麦,为了减少后期倒伏的可能性,可以在拔节期用矮壮素化控。针对长势较弱的小麦,可以在第二水或第三水时追肥,例如亩施尿素5 ~8 kg。
为了延长叶片功能期,种植户可以在小麦拔节期、灌浆期、抽穗期以及孕穗期施肥,一般每亩施用1 g 奇宝以及50 g 小麦灌浆肥,也可以每亩用高钾叶面肥20 g 和植物龙10 ml 混合施用,增加春小麦粒重。为了防治锈病和白粉病,也可以用粉锈宁80 g 或百理通33 g 与大肥王200 g 和植物龙10 ml 混合使用,加入30 kg 水进行喷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