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东省沂南县双堠镇人民政府 彭发田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大面积种植,有的地方,一年种植多茬,土传病呈高发态势。马铃薯土传病主要是由土壤中的病原体在条件适宜时发作,侵害马铃薯的根部或茎部,从而引起病害,不仅影响马铃薯的品质,还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菜农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比较常见的马铃薯土传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黑胫病、黑痣病、青枯病、粉痂病、猝倒病、细菌性萎蔫病及线虫等。加强马铃薯田间管理,防治土传病害,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以轮作倒茬、微生物菌剂调节防治及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做好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
1.马铃薯土传病的成因。重茬连作、施肥不当和土壤线虫侵害等是诱发马铃薯土传病的主要原因。
(1)重茬连作。主要是人为的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侵害该类作物的某些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并连年繁殖,形成病土,枯萎病、疮痂病等病害年年发病。
(2)施肥不当。黑痣病、枯萎病连年发病,与马铃薯生产田大量使用化肥有关。过度的施用氮肥类的化肥,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的生长,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
(3)线虫侵害。土壤中的线虫侵害马铃薯的根系,根系的伤口利于土壤中的病菌侵入,造成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
2.土传病的危害。马铃薯土传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根和茎。如果马铃薯生长前期发生病害,就会导致幼茎腐烂并猝倒、幼苗死亡,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生长后期如果发生病害,马铃薯的品质和卖相会受到影响,产量也会减少三分之一,严重的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土传病一旦发生,防治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病菌能够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种植马铃薯的话,病菌继续侵害,循环连作越来越严重。
3.土传病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如果选择温室大棚种植马铃薯的话,将稻草、麦草秸秆切碎,按照每亩1000~2000公斤的量,拌入100公斤生石灰、15公斤尿素,并施用适量有机肥,耕翻土壤,灌足水,覆盖塑料薄膜,封棚密闭处理20天左右,高温杀菌杀虫。需要注意的是在病区旋耕、播种、中耕培土等机械作业,不同地块间调运时,要彻底清洗消毒机械设备后再操作耕种。
(2)品种处理及选择。为减轻土传病的危害,根据本地区特点和土传病的种类,合理选用抗病或耐病、品质好、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避免种植如夏波蒂、兴佳等对粉痂病及某些病害高度感病的品种。同时也要严防外来病菌的侵害,加强植物检疫,把好种薯关,调运或购买马铃薯种薯时要仔细检查,确保种薯不带病。播种前,要先把种薯放在室内晾种5~6天,仔细筛查去除病薯。切种薯时,需要对刀具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75%酒精或3%来苏水进行浸泡10分钟,或者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消毒,多准备几把切刀轮换使用,避免因切刀污染传播病菌。切种薯时一般以每个薯块40~50克大小为宜,每块上要留2~3个芽眼,有利于薯块发芽生根。
(3)轮作。对同一地块合理进行作物轮作,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的发生,特别是水旱轮作,对防治土传病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取轮作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菌源的侵害。茄科类作物与非茄科类作物至少要轮作3年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马铃薯发生粉痂病,则该地块至少需轮作5年以上,而且最好与小麦、玉米、大豆、燕麦和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能够有效降低粉痂病的复发几率。
(4)栽培技术。采用深沟高畦的方式栽培马铃薯,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水涝灾害。合理密植,增加作物间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孳生。清洁土壤,及时的去除病株并撒施石灰消毒。
(5)施肥管理。加强马铃薯的肥水管理,要减少施用氮肥类肥料,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施有机肥最好,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也可以对马铃薯喷施叶面肥。
(6)药剂防治。播种前,首先要对发生过黑痣病、枯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的土壤进行处理,用喷雾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均匀的喷到土壤和芽块上进行杀菌。马铃薯种薯切片时也要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或者按照100公斤种薯用70%甲基硫菌灵100克进行拌种。结合整地,按照每亩100公斤至200公斤的标准,增施以牛粪为主的有机肥,或者每亩撒施50公斤的生物菌肥。盛花期,如果发生了粉痂病,要按照每亩用300 毫升氟啶胺灌根,从现蕾期开始用药预防,每半月用药一次,一般3~4次为宜,可有效防治病菌的侵害。